【新興領域/2025.10焦點】2025第三季全球健康醫療投資趨勢與美國政策新浪潮解析
儘管面臨美國關稅、監管與醫療政策不確定性的因素衝擊下,2025年第三季次級市場的生技醫藥類股表現強勁,包括美國NASDAQ生技醫療類股指數(NBI)與中國A股及香港醫藥股都是漲聲不斷。2025年第三季全球健康醫療一級市場的鉅額投資也呈現「量穩值升」走勢,擺脫第二季投資驟降的陰霾。川普政府在10月宣布針對沒有在美國設廠的外國製藥品牌與專利藥課徵100%關稅,又擬推動打擊手段防堵中國正在崛起中的創新藥對美之商務拓展(Business Development, BD),勢必對近期陷入投資衰退的醫藥領域帶來衝擊。本文整理了2025年Q3最新健康醫療投資與併購數據,洞察次領域投資表現、重大投資與併購交易案例,並剖析美國政策環境如何牽動全球健康醫療生態鏈之布局,協助新創與投資決策者掌握產業發展脈動。
一、2025年第三季美國次級市場生技類股的投資掃描
《重點》次級市場回暖!第三季NASDAQ生技醫療類股指數(NBI)勁升15%,中國A股及香港醫藥股也呈現大幅上漲走勢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貿造成衝擊,但近期美股持續創新高,連上半年一直與股市上升趨勢無緣的生技醫療板塊,終於在第三季看到上升動能。NASDAQ生技醫療類股指數(NBI)累計至2025年第三季的指數漲幅為13%,其中第三季NBI相較第二季成長15%,超過整體NASDAQ綜合指數11%的漲幅,與NASDAQ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相當。若與2025年4月8日的低點來比,至今NASDAQ的NBI已上漲三成。市場分析認為是醫療生技產業繳出的第二季財報數據相當亮眼,帶動生醫股的資金回補跡象。其次是因近期美國FDA加快對新藥審核的速度,一些備受期待的新藥獲得批准上市,再加上生醫產業的併購升溫與AI賦能醫療題材正夯,投資人情緒轉變,重新評估生技類股價值,並樂觀看待生技股前景。除美國外,中國A股及香港醫藥股大幅上漲,部分次級市場領域如CXO(研發委外)、創新藥板塊尤為亮眼。
二、2025年第三季與前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領域鉅額投資分析
《重點1》2025Q3健康醫療鉅額投資件較上季回升,投資金額意外出現大幅成長的走勢
台經院FINDIT研究團隊整理Crunchbase投資資料庫,篩選健康醫療領域IPO前在私募市場單筆獲投金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股權交易,雖然2025年4月在美國川普總統推出加徵關稅與啟動232條款的藥品調查行動下,不確性風險迅速讓2025年第二季全球健康醫療領域鉅額投資件數由第一季48件下降至30件,投資金額由99億美元幾近腰斬至51億美元。所幸第三季鉅額投資交易件數回升至39件,較上季成長三成,但仍略低於去年同期的40件。在投資金額方面,第三季健康醫療投資金額為102億美元,幾乎是第二季51億美元的二倍,也是自2022年第一季以來睽違已久的破百億數字,主要因美國專業藥房管理公司Shields Health Solutions獲投35億美元大型投資案件的推升。
累計2025年前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鉅額投資為117件、252億美元,投資件數與去年同期相同,投資金額則是上升17%。交易規模中位數為1.4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40億美元相當,但低於全球整體鉅額投資中位數1.65億美元,顯示健康醫療領域雖然是投資人青睞的熱門領域,但近年來投資的規模仍相對偏小,反映疫後健康醫療企業估值持續下修的行動。
《重點2》「數位醫療」次領勇奪2025Q3健康醫療領域鉅額投資金額冠軍寶座,「生技醫藥」鉅額投資力道明顯下滑
在2025年第三季全球健康醫療39件鉅額投資案件中,生技醫療18件(占比46%)最高,領先數位醫療(8件、占比21%)與醫材器材(8件、占比21%)。不過,在第三季的鉅額投資金額的冠軍寶座罕見由「數位醫療」以50億美元奪得,主要為Shields Health Solutions超大募資案件(35億美元)的貢獻。生技醫療以32億美元居次,雖高於第二季24億美元,但第二與第三季的生技醫療領域的鉅額投資金額仍為2024年以來最低的兩季,投資力道明顯下滑。
《重點3》2025年前三季「生技醫藥」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齊退,而「醫療器材」成長最高
在2025年前三季全球健康醫療117件鉅額投資的次領域分布中,以生技醫藥的55件最多,其次是醫療器材24件、數位醫療22件、診斷/工具7件、其他領域9件。相對於去年同期,僅有生技醫藥次領域鉅額投資件數衰退25%,其餘領域均成長,其中,又以「醫療器材」成長118%最高。
至於2025年前三季鉅額交易的金額以「生技醫藥」99億美元領先,其後依序為「數位醫療」79億美元、「醫療器材」45億美元、「診斷/工具」13億美元、其他領域16億美元。其中也是僅有「生技醫藥」次領域投資金額衰退21%,跌幅略低於投資件數。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前三季「醫療器材」年增率高達219%,主要因醫療器材有眼科設備製造商BVI Medical與馬斯克創辦的腦機介面技術研發新創Neuralink分別獲投10億美元、6億美元,使得數位醫療投資金額大幅成長,金額占比上升,也擠壓到生技醫療金額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8%下降至39%。
《重點4》美國在全球健康醫療鉅額投資版圖具壓倒性領先地位
在2025年第三季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前三大均為美國、中國與加拿大,其中美國占比分別高達72%與82%,具壓到性優勢領先群雄。2025年前三季來看,美國依舊是重點投資地區,以63%與69%比重獨占鰲頭。值得關注是加拿大過去非健康醫療鉅額投資的領先群國家,2025年前三季共有5件鉅額投資,其中以心房顫動(AF)治療系統開發商Kardium獲投2.49億美元最受矚目。
三、2025年第三季與前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領域值得關注的投資案件
《重點1》2025Q3全球健康醫療領域前十大投資案件,由美國專業藥房管理公司Shields Health Solutions以35億美元領先
2025Q3全球健康醫療領域前十大投資案件入榜門檻為2.16億美元,美國有8件,加拿大與的德國各有1家入榜。至於次領域分布則相對平均,生技醫藥有4件(包括:中樞神經疾病療法、基因療法、Cart-T療法、自體免疫疾病療法)、數位醫療亦有4件(包括:專業藥房管理、AI健康福利平台、腎臟照護科技、醫療系統AI平台),並拿下募資金額前兩大,其餘醫療器材與其他各有1件。若依獲投輪次來看,僅有兩筆是A輪,大多是D輪之後或PE輪,不少是已具有臨床實績或經過市場驗證的成熟營運模式,顯示投資人朝安全的後期階段進行投資布局。
1.美國專業藥房管理公司Shields Health Solutions獲得保險巨頭注資35億美元進而獨立發展
Shields Health Solutions是一家美國的專業藥房整合公司,成立於2012年,專門為醫院和醫療系統設計、啟動和管理專業藥房項目,以解決複雜疾病(如腫瘤、罕見病)患者藥物獲取困難的痛點。該公司透過將專業藥房管理軟體嵌入醫院和診所,提供藥物管理、臨床藥師支持和支付網絡協助等服務,目標是使患者更容易獲得治療藥物。該公司在2018年被美國連鎖藥妝巨頭沃爾格林(Walgreens)的控股公司收購,並在2022年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在2025年9月2日美國保險巨頭Cigna旗下的健康服務部門Evernorth向Shields Health Solutions投資了35億美元,這項投資使Shields能夠獨立發展,並專注於拓展其專業藥房服務。
2.企業健康科技與福利平台Judi Health啟動品牌升級,並完成F輪4億美元募資,加速AI驅動的健康福利平台建置
Judi Health原名為Capital Rx,在2019年成立之初,開發醫療福利管理軟體,打破毒品價格的所有隱藏成本,一戰成名。目前擴大業務項目,向企業提供雲端平台的企業級健康服務,並協助醫保第三方(私人醫療保險公司以及專門管理處方藥的藥物福利管理者(PBM))推出醫療索賠管理服務,或是進行藥品理賠處理、資料交換、藥品目錄管理、預先授權和患者工具等營運。Capital Rx在2025年9月啟動了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Judi Health,以反映其由「藥物福利管理」擴張至「全方位健康福利技術服務商」定位,協助雇主設計並管理契合其獨特需求的健康福利計畫。擴大後的業務項目包括:Capital Rx將繼續作為業界領先的PBM營運、Judi Health™ 為全方位服務健康福利管理平台,透過Judi Care™將藥房、醫療、視力和牙科福利的統一護理導航與統一的索賠管理和相關工作流程相結合,使雇主和計畫成員能夠透過單一解決方案輕鬆管理所有健康福利。最後,Judi®是該公司專門打造的企業醫療保險計畫(Employer's Health Plan, EHP)。Judi Health在2025年9月23日宣布完成4億美元F募資,由Wellington Management、General Catalyst領投,累計獲投達5.88億美元。
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靶向新療法開發商MapLight Therapeutics完成D輪3.725億美元募資,並於9月底在美國Nasdaq掛牌
MapLight Therapeutics是由神經科學家在2018年創辦的生物製藥公司,利用其創新的電路療法(Circuit therapeutics)發現平台,開發針對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的靶向療法,以解決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其平台結合了光遺傳學(Optogenetics)、單細胞轉錄組學(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和STARmap技術,從而能夠在神經迴路層級識別新的藥物靶點,並開發出精準的治療方法,目的在治療阿茲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難治性腦部疾病。該公司的主導計畫ML-007C-MA是M1/M4毒蕈鹼激動劑ML-007與週邊作用抗膽鹼能藥物的口服組合,旨在激活中樞神經系統受體並減少副作用。
MapLight Therapeutics在2025年7月28日宣布完成 3.725 億美元的超額認購D輪募資,由Forbion和Goldman Sachs Alternatives共同領投,Sanofi、T. Rowe Price、Avego BioScience以及Novo Holdings、5AM Ventures和Blue Owl等現有投資者參與跟投。這些資金將推動ML-007C-MA完成精神分裂症和阿茲海默症的2期試驗,探索其他適應症,並支持管道計畫。值得一提的是,MapLight Therapeutics在2025年9月19日在美國Nasdaq IPO,也為低迷許久的生醫領域IPO注入強心劑。
4.Kriya Therapeutics完成D輪3.2億美元募資,為2025年基因療法最大一筆的募資金額
Kriya Therapeutics在2019年於美國加州成立,是一家專注於開發一次性基因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其核心優勢在於整合了基因療法平台,涵蓋了從基因編輯、病毒載體工程到大規模生產和臨床開發的完整流程。該公司致力於將基因療法從罕見病擴展到更常見的疾病,目前研發中的項目涵蓋神經病學(如視野萎縮、三叉神經痛、局灶性癲癇)、代謝健康(如1型糖尿病、MASH)和眼科領域。Kriya Therapeutics在2025年9月10日宣布D輪籌集3.2億美元,為2025年基因療法最大一筆的募資金額。由Patient Square Capital和Premji Invest共同領投,將支持Kriya正在開發的用於治療視野萎縮、1型糖尿病和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等慢性疾病的基因療法的臨床試驗。自2019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已籌集超過9億美元,除了A輪8,050萬美元外,B、C、D輪都是破億美元的鉅額投資,為投資人青睞的基因療法新創。
5.必治妥施貴寶(BMS)與貝恩資本共創自體免疫疾病生技新公司,完成A輪3億美元資金
作為大型製藥公司雄心勃勃的成本削減計畫的一部分,百時美施貴寶公司正在剝離其自體免疫疾病藥物部門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並獲得貝恩資本領投的A輪3億美元支持。這家尚未命名的新生物技術公司將專注於從BMS獲得許可的五種藥物,其中三種藥物已進入臨床階段。其中進展最快的是阿菲美托倫(afimetoran),一種TLR7/8抑制劑,目前正在進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2期臨床試驗;以及BMS-986322,一種口服TYK2抑制劑,已成功完成中期斑塊狀乾癬臨床試驗,但此後停滯不前。緊隨其後的是BMS-986326,這是一種IL2融合蛋白,目前正在進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和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期臨床試驗。這家新生物技術公司還將擁有BMS-986481和BMS-986498的所有權,BMS稱這兩項藥物是「分別針對IL18和IL10通路的兩種已進入1期臨床試驗的生物製劑」。
6.以科技驅動、提供整合式腎臟照護服務的Strive Health完成D輪3億美元股權投資與2.5億美元的債權融資
Strive Health在2018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成立,是一家以科技驅動、提供整合式腎臟照護服務的公司。Strive Health的價值導向護理模式是利用「CareMultiplier™」平台、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協助慢性腎病(CKD)與末期腎病(ESKD)患者進行早期診斷、預防以及全程照護。該公司提供從早期介入到透析支持的全方位照護,並透過與醫學專業人士、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的合作,打造完整的腎臟照護生態系統,最終目標是透過價值為基礎的醫療模式,利用人工智慧及早識別腎病患者,並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提供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並降低醫療成本。2018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已與眾多醫療保健提供者和付款人合作,還與商業健康計畫、Medicare Advantage付款人和Medicare合作,為美國50個州的145,000多人提供服務。Strive Health在2025年9月在D輪籌集2.5億美元股權投資與2.5億美元的債權融資。該公司將利用新資金加強合作關係,拓展服務,並擴大人工智慧驅動工具和分析的應用,以優化其腎臟護理模式。
7.加拿大新創Kardium宣布募資2.49億美元(3.4億加幣),用於推出創新型心房顫動治療
Kardium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心房顫動治療技術的加拿大公司,其開發出一種用於治療心房顫動的先進系統Globe Mapping and Ablation System(簡稱Globe脈衝場系統),該系統具有一個精密的導管,配備了122電極陣列及先進的軟體,能夠實現快速的肺靜脈隔離、高解析度的標圖以及在心房內任何位置的消融,所有程序都可以使用單一的導管完成,為心臟電氣生理學家提供了一種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該公司在2025年心律學會年會上公布Globe系統的關鍵臨床研究PULSAR的臨床數據,展現了Globe系統的顯著療效,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1年內無房性心律不整發生率為78%,且與設備相關的主要安全事件為0%,令人印象深刻。Kardium在2025年7月2宣布已在新一輪(PE輪)募資中獲得超額認購,籌集2.49億美元(約3.4億加幣),由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卡達投資局(QIA)、MMCAP、Piper Heartland Healthcare Capital、Eventide Asset Management和Eckuity Capital等新投資者領投,現有投資者也參與投資。成立迄今累計獲投為4.7億美元。新一輪新資金將用於申請Globe系統的監管審核,並進一步擴大其生產設施和產能。
8.Ambience Healthcare運用GenAI重塑醫療流程助力醫護專注照護,完成C輪2.43億美元募資
Ambience Healthcare是一家專注於文件、編碼和臨床文件完整性(CDI)的領先環境人工智慧平台,以其領先業界的環境紀錄技術為基礎,已發展成為領先的端到端平台,提供涵蓋整個醫療照護流程的文件、編碼和臨床工作流程支援。目前,它支援超過100個門診專科、急診科和住院專科,產生結構化及合規的文檔,從而提高臨床品質、減輕管理負擔並提升收入週期績效。該平台由專有的AI推理模型提供支持,這些模型專為處理現實世界醫療保健中細緻的監管、臨床和營運需求而設計。Ambience目前已被美國各地領先的醫療系統採用,包括克利夫蘭診所、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和紀念赫爾曼醫院。在高複雜度專科、急診和住院部等文件負擔最重的領域,Ambience的採用速度最快。在最近的KLAS評估中,Ambience 獲得了97.7的客戶滿意度評分,在產品品質和反應速度方面獲得最高分。Ambience Healthcare在2025年7月29日宣布完成2.43億美元C輪募資,以擴展其醫療系統人工智慧平台。本輪投資由Oak HC/FT和Andreessen Horowitz(a16z)共同領投,現有投資者持續參與投資。
9.德國領先的門診骨科護理平台Ortivity,獲得2億歐元(約合2.34億美元)的新資本注入
Ortivity由一群頂尖醫生(包括Reinhard Wichels博士和Apheon)在2022年於德國慕尼黑創立,在過去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德國最傑出的門診醫療平台之一。該公司在德國三個區域(巴伐利亞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巴登-符騰堡州)設立100多個醫療點,提供全方位的骨科服務,包括診斷、麻醉、手術、預防和術後護理。Ortivity的醫生合作模式以及對臨床卓越的重視,使集團成為值得信賴的現代門診基礎設施提供者和建造者。在2025年8月25日,由創辦人兼最大股東Apheon引入了新的投資者-瑞士私募股權公司Unigestion,該公司向Ortivity投資2億歐元(約合2.34億美元),從而獲得了少數股權。這筆新資金將用在德國全國推廣其以醫生為主導的模式,逐步將德國骨科市場轉變為現代化的門診模式。
10.Dispatch Bio獲得2.16億美元A輪資金,用於開發實體腫瘤治療
Dispatch Bio成立於2022年,是由非營利機構帕克癌症免疫治療研究所(PIC)與CAR-T先驅Carl June博士合作成立的新創新公司。基於實體瘤免疫療法中的關鍵挑戰-缺乏特異性腫瘤標靶和免疫抑制環境,該公司目標是打造可廣泛應用在實體腫瘤的「通用治療方法」,即利用病毒載體遞送一種名為「Flare」的新型通用抗原,該抗原能夠精準靶向腫瘤細胞,同時中和腫瘤的抑制環境。這使得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清除癌細胞,而不會損害健康組織。在2025年7月23日宣布完成A輪2.16億美元募資,由ARCH Venture Partners和PICI等創始投資者以及百時美施貴寶、賓州大學、史丹佛大學和亞歷山大創投公司共同出資,主要用於推動Dispatch Bio的治療候選藥物進入首次人體臨床研究,預計首個計畫將於2026年進入臨床。
《重點2》2025年前三季健康醫療領域前十大投資案件-罕見由醫療器材新創(BVI Medical、Neuralink)雄踞前兩大寶座
2025前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領域前十大投資案件中,最大一筆為35億美元,第二大為10億美元,入榜門檻為3.51億美元。比較罕見的是前二大非生技醫藥領域獲得,而是數位醫療與醫療器次領域。獲投金額第一大為美國專業藥房管理公司Shields Health Solutions獲得保險巨頭注資35億美元進而獨立發展。排名第二是美國創新眼科手術解決方案與設備製造商BVI Medical(10億美元)。第三名有兩家,分別是馬斯克共同創辦的腦機介面新創Neuralink(6億美元)與英國AI輔助藥物發現和開發新創Isomorphic Labs(6億美元)。第五大為義大利獨立整合式診斷服務平台Bianalisi的4.88億美元入榜。
第六大為英國專注於肥胖症和其他心臟代謝疾病創新療法的Verdiva Bio(4.11億美元)、第七大為企業健康科技與福利平台Judi Health(4億美元)、第八大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靶向新療法開發商MapLight Therapeutics(3.725億美元)、第九大為AI輔助腫瘤藥物開發Pathos(3.65億美元)、第十大為將活細胞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應用於藥物發現Eikon Therapeutics(3.51億美元)。
四、2025年第三季全球重要的健康醫療併購案件
FINDIT研究團隊根據Crunchbase M&A資料庫,盤點出2025年第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領域M&A金額在10億美元以上者,共計17件。其中金額高於50億美元共3筆,分述如下:
1.製藥巨頭Merck以100億美元收購生物製藥公司Verona Pharma
美國製藥巨頭Merck於7月9日宣布,將以約100億美元企業價值收購英國生物製藥公司Verona Pharma,交易採全現金方式支付,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完成。Verona Pharma專注心肺疾病藥物研發,以其創新藥物Ohtuvayre(ensifentrine)為核心產品,該藥於2024年6月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維護治療,是20年來首款具有雙重抑制磷酸二酯酶3和4作用的吸入劑,結合支氣管擴張及非類固醇抗發炎雙重療效。此次收購旨在強化Merck心肺疾病治療產品組合,拓展呼吸領域的創新藥物開發和商業化能力,以應對未來產品線多元化需求並降低對癌症藥物Keytruda的依賴。
2.Genmab斥資80億美元收購抗癌新星Merus專攻雙特異性抗體腫瘤
Genmab在美國時間2025年9月29日宣布擬以80億美元全現金收購荷蘭Merus的所有股份,這項併購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初完成。Merus是一家腫瘤學領域的生物技術公司,專門開發創新的雙特異性(bispecific)和三特異性(trispecific)抗體療法。Merus的主打產品petosemtamab正處於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其獨特的EGFRxLGR5雙特異性抗體有望在頭頸癌領域成為首屈一指的治療選擇。根據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發布的第二階段資料顯示,該藥物的整體反應率和中位無惡化生存期均遠高於標準治療。Merus目前正在進行兩項第三階段試驗,預計在2026年可獲得初步結果。儘管此收購規模超出市場預期,但專家認為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機會,能為Genmab增加了一項潛在峰值銷售額達30至40億美元的新資產。此外,Genmab預測petosemtamab在2029年前將帶來至少10億美元的年銷售潛力,為未來幾十年的收入成長鋪平道路。
3.印度製藥巨頭Aurobindo Pharma擬以最高55億美元收購捷克仿製藥製造商Zentiva
消息指出,印度製藥巨頭奧羅賓多製藥(Aurobindo Pharma)已成為收購捷克布拉格仿製藥製造商Zentiva的領跑者,該交易預計以50億至55億美元(約43,500-47,900億盧比)的價格從Advent International手中收購。Zentiva是一家跨國製藥公司,其總部位於捷克布拉格,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多種高性價比的藥品。其產品包括仿製藥、生物類似藥以及非處方藥(OTC)。此次競購如能成功,將意味著奧羅賓多製藥在國際市場上的策略性定位和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將成為印度製藥公司在國內外進行的最大規模收購,超過2014年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共以32億美元收購Ranbaxy股份的交易,以及Biocon Biologics以33億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美國Viatris全球生物仿製藥業務的交易。
五、美國藥品關稅與藥價政策動向掃描
《美國關稅措施動態》
美國總統川普在2025年9月25日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將對所有品牌或專利藥品徵收100%的關稅,除非藥廠已在美國設立或動工興建製造廠。此政策旨在促使藥廠將製造基地移至美國,對臺灣生技業而言,出口衝擊有限,但進口藥品可能受影響。根據衛福部盤點,國內有214項專利期內的進口藥品,其中75項列為「不可替代必要藥物」,預料將直接受到新政波及,屬不可替代,已在韌性特別條例預算中編列準備金因應。
《美國藥價政策》
美國提出的藥品定價改革源自新發布的「最惠國藥品政策」(Most Favored Nation Pricing,MFN)行政命令,美國政府將根據其他醫療先進國家支付的相同藥品的最低價格來設定藥品價格,川普總統在8月31日已經發函給17家知名藥廠要求在60天內降低在美國的藥品售價,預計這項行政命令可能改變全球藥品價格與流通策略。17家藥廠包括:艾伯維(AbbVie)、安進(Amgen)、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禮來、默克生技(EMD Serono)、基因科技(Genentech)、吉立德(Gilead)、葛蘭素史克、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默克、諾華集團(Novartis)、諾和諾德、輝瑞、雷傑納隆(Regeneron)及賽諾菲(Sanofi)。
2025年9月30日川普總統宣布與輝瑞達成協議,輝瑞自願對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保險計畫的處方藥採全面降價策略,並計劃以「最惠國規格」(most-favored-nation, MFN)的優惠價格推出全新處方藥,以獲得未來三年的藥品關稅豁免。同時,輝瑞承諾未來三年在美投資700億美元,擴充本土生產與研發設施。
六、中國創新藥的商業拓展BD創新高,川普政府擬採打擊防堵措施
《中國新創藥BD》中國創新藥在2025年的商業拓展(BD)活動強勁,全年總額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在國際間新藥的商業拓展BD(Business Development)交易早已存在,在創新藥領域中,所謂BD交易是指「license out」(授權輸出),即創新藥企業將早期研發的藥物項目授權給海外藥廠進行後續的臨床研發和上市銷售,並從中獲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買方通常是手握充沛現金流的知名大製藥企業,賣方通常是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創新藥物開發企業。近兩年BD賣方越來越多地來自中國創新藥企業。根據中國華福證券在2025年5月27日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中國創新藥BD交易總金額從92億美元提高到523億美元,首付款金額從6億美元提升到41億美元。2025年初至今,創新藥出海交易總金額已達455億美元,首付款已達到22億美元,全年有望創新高。在BD交易中,腫瘤領域仍占據「半壁江山」,例如在2025年5月20日,三生製藥(3SBio)宣布,與輝瑞(Pfizer)就其自主開發的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達成全球(不含中國大陸)授權合作協議,輝瑞為此支付了12.5億美元的首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准和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分成,總交易金額高達60.5億美元,刷新中國創新藥首付款紀錄!除此之外,5月份包括石藥集團、信諾維、成都國為生物、靖因藥業等企業,均官宣BD交易,首付款在1,500萬美元到1.8億美元不等。在今年更早前,聯邦制藥也將UBT25授權給諾和諾德,首付款2億美元;復宏漢霖將HLX13(抗CTLA-4生物類似藥)的海外權益授予Sandoz,交易金額為3.01億美元。
《美國新政劍指中國創新藥出海》川普總統擬考慮嚴格限制中國新藥、臨床試驗流入,美中生技角力升溫
在中國創新藥BD成功出海後,未來恐將對美國生技醫藥產業構成生存威脅,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主張採取果斷打擊措施。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討論對來自中國的藥品實施嚴格限制,擬針對中國創新藥推出新行政命令草案,包括嚴格審查美藥企購中國實驗性藥物交易、限制使用中國臨床試驗數據、增加關鍵藥物進口限制等。此消息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反應,多家在美上市中國製藥企業的股價下跌,也將衝擊逐步成長的中國創新藥BD活動。
七、結語
雖健康醫療產業面對各種不利因素衝擊,但NASDAQ生技醫療類股在第三季出現補漲行情,NBI較第三季上漲15%,若較2025年4月8日的低點來比,NBI已上漲三成,主要受惠於財報數據相當亮眼,一些備受期待的新藥獲得批准上市,再加上生醫產業的併購升溫與AI賦能醫療題材正夯,投資人情緒轉變,重新評估生技類股價值,並樂觀看待生技股前景。
至於健康醫療的一級市場方面,2025年第三季全球健康醫療鉅額投資件較上季回升,投資金額則意外出現大幅成長的走勢,主要有一筆高達35億美元的大型投資案拉升所致。累計前三季鉅額交易件數與上年同期相同,投資金額則是上升17%,呈現「量穩值升」格局,未完全回到疫情時的高峰。
展望第四季,雖利多消息有降息政策、研發突破與併購熱潮、臨床數據釋放與產業估值修復等,但不利因素包括:美國藥品監管與醫療政策不確定性,加上川普10月起進口藥品課徵100%關稅,迫使藥廠投資美國製造。又擬對中國創新藥的海外商務拓展祭出防堵措施,使得美中科技戰將新闢「生技醫藥」角力戰場,勢必也對中國醫藥新創造成影響。
參考資料
- 「BD交易成系統性退出機會?一級市場創新藥投資預期「變暖」」,財聯社,06/11/2025,https://reurl.cc/gYqjE4
- CMoney研究員,「Genmab以80億美元收購Merus,癌症治療新突破引發市場熱議!」,美股放大鏡,2025年09月29日,https://to.findit.org.tw/87rflc
- 「賽諾菲前子公司面臨55億美元收購交易」,新藥情報編輯,2025-08-23,https://www.zhihuiya.com/news/info_10629.html
- The Cigna Group, “Evernorth Health Services Announces Investment in Shields Health Solutions”, Sep 02, 2025, https://reurl.cc/5RAl8M
- Amit Chowdhry, “Judi Health: $400 Million Secured To Transform AI-Based Health Benefits Platform”, Sep 25, 2025, PULSE 2.0, https://reurl.cc/RkZ4We
- Amit Chowdhry, “MapLight: $372.5 Million Series D Funding Raised For Developing Therapeutics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ul 30, 2025, https://reurl.cc/0WrD36
- Kriya Therapeutics, “Kriya Announces $320 Million Series D Financing to Advance Pipeline of Gene Therapies for Chronic Diseases of High Unmet Need”, September 10, 2025, https://reurl.cc/9nKrZO
- James Waldron, “BMS hands 5 autoimmune drugs to new spinout backed by $300M in Bain-led funding”, FIERCE Biotech, Jul 29, 2025, https://reurl.cc/Omy0pv
- nuja Vaidya, “Strive Health snags $550M for AI-driven kidney care”, TechTarget, 09 Sep 2025, https://reurl.cc/Y3AOe0
- Kardium, “Kardium Announces $250M (CA$340M) Financing to Launch Innov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ment”, 07/02/2025, https://reurl.cc/LnkbZX
- Ambience Healthcare, “Ambience Healthcare Announces $243 Million Series C to Scale its AI Platform for Health Systems”, Jul 29, 2025, https://reurl.cc/MzlAxv
- apheon.com, “Apheon brings onboard Unigestion as partner to continue development of Ortivity”, Aug 25, 2025, https://reurl.cc/Qav9KO
- Amit Chowdhry, “Dispatch Bio Launched With $216 Million To Develop Solid Tumor Treatments”, Pulse 2.0, Jul 24, 2025, https://reurl.cc/bmOn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