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落地專區

新加坡

1. 高科技農業(垂直農場、植物工廠):

新加坡因土地有限,逾九成農產品仰賴進口。為提升糧食安全,政府於2019年提出「30·30 願景」,目標在 2030 年讓本地農產品供應三成營養需求(20% 蔬果、10% 蛋白質)。政府正規劃撥出更多土地發展高科技農業。臺灣憑藉光電產業基礎,近年在垂直農場及高科技農業表現突出,成為新加坡重點考察與引入對象。但需留意,新加坡政策聚焦於平價、貼近民生的蔬果,而非高單價市場。

2. 半導體等電子業:

新加坡電子業對經濟貢獻巨大,半導體產值占 GDP 8%。新加坡具備完整的產業鏈與解決方案,涵蓋研發、製造、IC 設計、供應鏈管理、物流與總部設立,吸引跨國企業進駐。政府積極打造世界級電子製造與研發中心,並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亞洲第一。近年亦重視高附加價值的研發設計服務,持續吸引外資投資。

3. 資通訊產業:

新加坡積極推動「智慧國」以應對人口老化與城市化挑戰,提升生活品質與競爭力。智慧國三大主軸包括建設可信賴的網路與感應器基礎設施、推動電子化政府與應用服務、以及強化資安與人才培育。政府設立六大能力中心,涵蓋軟體、資料科學、物聯網、地理科技與網路安全。依「2025 資通訊媒體總體規劃」,大數據、物聯網、5G、資安及沉浸式媒體等九大新興科技為重點,對於臺灣資通訊業者具有相當優勢,我國產品及相關服務業均具有競爭力。

4. 電子商務:

新加坡物流業者如 SingPost 已協助臺灣電商拓展星馬市場,藉其成熟物流網絡將產品輸銷東南亞,掌握東協新興消費商機。此舉對星國物流業者可拓展跨境電商物流商機,對臺灣業者則有助於產品外銷。隨東協電商環境成熟,臺灣除與星國物流業者策略合作外,製造業者亦可加強與新加坡電商平臺合作,提升對臺灣產品的採購與市場能見度。

5. 區域總部:

新加坡為亞太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最具吸引力城市,截至2023年底吸引逾4,200家企業設立區域總部,領先香港、上海、東京等。其優勢包括透明法規、低稅制、東南亞門戶地位、連結中印橋樑、優質人才與生活環境。相較部分東南亞國家法治與政治不穩,新加坡更具安全性。我國業者可先於新加坡設立總部,或與星國業者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商機。

 

資料來源:貿協全球資訊網

商情資訊係FINDIT團隊蒐集以供參考,以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惟本平台無法確保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請讀者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