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透過自駕車定點趴趴GO讓民眾習慣自駕科技的存在,新加坡開始布局自駕船
美國城市拉斯維加斯、底特律、丹佛等則開始試行自駕接駁巴士,行駛城市某一區的固定路線,每趟載運10人或更少的乘客。紐約市、奧蘭多等城市也即將在幾個月內與May Mobility、Optimus Ride等業者合作推出服務。其中拉斯維加斯已獲得美國運輸部(USDOT)「善用投資促進發展」計畫補助530萬美元,未來在醫院區和市中心轉運站之間提供接駁。
歐洲部份,德國漢堡市正在建造一個9公里的數位化測試平台,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測試,預期在2020年完工,該市的交通號誌也在持續更新,以確保現有的道路裝置能配置車聯網發展。為了使大眾出遊更安全,不僅是要讓車聯變得更智慧化,城市道路也需要升級,讓車輛可以和道路裝置連接,實施數位化管理。英國則有3個地方議會與2013年成立的AppyParking合作數位化、高解析度街道路緣限制地圖的製作與管理軟體工具,以支援未來智慧行動與智慧城市的交通與停車整合管理系統。
新加坡一直是亞洲國家中較為積極布局自駕車的國家,除了自駕車外,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宣布斥資990萬新元成立一個創新實驗室,預定從2021年開始運作,其重點之一便是要讓該國港口為日後自駕船的到來做好準備。MPA已擬定了五個與自駕船有關的專案,並將與多家公司合作,包括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和Keppel Singmarine等,專案總規模達到720萬新元。同時,日本三井集團和英國勞氏集團亦會加入,共同推動全球最大的自駕船導航計畫。
(二)電子、晶片與車電大廠下注自駕車之眼,德系車廠搶布5G私網
Apple正尋求比現有技術更小、更便宜、更容易批量生產的光達,並打算建立更新的高規格,據《路透社》消息指出,Apple已將與至少 4 家公司進行談判,尋找下一代LiDAR的可能供應商。外界預期蘋果將可能自行研發光達及軟體系統,並從其他業者購買車輛測試,甚至可能直接放棄汽車市場,轉為提供LiDAR系統。
Pioneer、Canon 4月也宣布締結共同研發契約,將攜手研發使用於自動駕駛的LiDAR,預計在2020 年秋天後進行量產。這個合作案將融合 Pioneer 的小型化、數位信號處理等車載機器研發相關的技術,以及Canon擁有的光學先進技術,早期實現可用於高度自動駕駛車的小型、高性能的LiDAR。
Intel於4月證實其矽谷創新中心的自駕車團隊已裁員數十人,並稱此為「重新調配資源」的策略,以減少公司內部業務重疊,未來將把資源投注在支持旗下無人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的成長。2017年大砸153億美元,收購總部在以色列的自駕車技術解決方案商Mobileye;Mobileye員工數已從收購之初的600人增加逾1倍以上,去年底還收購了LiDAR開發商Eonite Perception。
Toyota已和Blackmore和Luminar等多家光達新創合作,但豐田研究所(TRI)自駕部門資深副總尤斯提斯表示,豐田仍持續評估其他新的感測技術,希望能透過市場競爭評估各項技術的優劣。
德國汽車業者如BMW、Volkswagen及Daimler期望未來能夠不依賴德國營運商的5G基礎網路設施,避免將數位轉型的工作託付予營運商。主要因素在於,汽車業者希望自行確保、負責自身的數據資訊安全與網路可靠性,避免工業間諜與駭客攻擊等情事發生。其中,BMW更已向德國聯邦網路局(Bundesnetzagentur)提出自建5G私網的意願。根據現行德國法規,針對專屬區域性頻段並未有明確的授權規範、流程與定價條例,而全國性的5G頻譜拍賣則將於2019年初舉辦。因此,諸如汽車製造業者或其他有意部署5G私網的廠商,仍須觀望後續頻譜釋出狀況。
Waymo去年已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推行自駕車付費搭乘服務的Waymo,稍早確認將在美國汽車產業重鎮底特律生產旗下對應Level 4規格的自駕車,藉此兌現今年1月對外宣布將於密西根州設置產線量產車輛的承諾。除了Waymo,包含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也在近期宣布將在底特律建造全新Jeep車量產線,而福特方面也確認將會在弗拉特羅克設置驗動車產線,同時預期會在密西根州西南處增加額外產線,預期將使密西根州增加更多就業機會,以及更多經濟成長動能。
(三)投資人關愛的眼神落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
-
Toyota、Softbank和Denso於4月19日共同投資了Uber的自駕車集團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ATG)10億美元,為其帶來了約72.5億美元的估值。顯見未來幾年間自駕車的龐大市場機會,吸引許多大型汽車公司以合作的方式,同時進行技術開發與載客市場的佈局。
-
4月11日,崑崙萬維全資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擬以自有資金5,000萬美元投資自動駕車解決方案公司Pony.ai。目前Pony.ai已實現全套自動駕駛系統自研發,並在廣州推出中國首支常態化營運的無人駕駛車隊,並接受公眾試乘體驗。Pony.ai也獲得了北京T3級別自動駕駛路測牌照,T3牌照是國內目前頒出的最高級別路測牌照。
-
4月10日,成立於2016年的AutoX宣布獲得了由東風領投的數千萬A輪投資,同時AutoX將聯手東風打造可大規模量產的前裝L4全無人駕駛的商用車型。AutoX 提供超級機械視覺軟體,對硬體的要求非常低,只有數個消費級攝影機,不需要LiDAR、超聲波裝置、或者差分GPS定位系統,硬體成本不到50美元。而在效果方面,這個解決方案即使在光線不佳、天氣不理想情況下依然可以有效運行。
-
成立於2017年的遠程遙控自駕車公司Phantom Auto於4月18日獲得了由美國風險投資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的1,350萬美元A輪投資,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以物流業務為主的自動駕駛和遠程操作技術研發。該公司一直在與無人駕駛公司、物流企業等進行合作,最終希望能夠實現,人類駕駛員可在千米之外的地方,遠程操控無人駕駛汽車。
-
與台灣光寶合作的安智汽車於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由乾融資本獨家投資。本輪投資將主要用於ADAS產品的量產落地、更高階智慧駕駛產品的技術研發。
-
2015年成立於特拉維夫的Otonomo,是一家雲平台供應商,將服務供應商和軟體開發者與數百萬計的聯網汽車聯結起來,其於4月7日獲得SK Group與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的1,000萬美元C輪投資。
(四)台灣20至34歲青年購買自駕車意願最高
按警政署2017年統計,我國死亡車禍有94%起因於「駕駛人過失」,自動駕駛興起,或能解決安全問題。據PwC「汽車工業的未來」調查報告顯示,67%的20~34歲的青年有意購買自動駕駛車輛,其比例較35~54歲者的57%、55~64歲者的50%還要高。
本月國內自駕車發展主要集中在測試,科技部及國家實驗研究院與繪圖晶片大廠NVIDIA在4月18日與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台灣自動駕駛車產業發展,並於台灣首座封閉式自駕車測試場域「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進行技術應用合作。藉由NVIDIA在車用AI平台上的優勢,讓台灣車用IC、車載資通訊與車用電子等相關業者,能運用並整合NVIDIA的軟體技術和硬體設備,為全球汽車製造商打造完整的自駕車生態系,NVIDIA將能為台灣自駕車產業注入更多動能,打造更加完善的自駕車生態系。
新竹市政府則與工研院共同合作,共同簽署「自動駕駛車輛實驗運行合作備忘錄」,計畫以台灣自造的自動駕駛車輛,開入新竹南寮漁港,成為開放場域試運行自駕車的全台首例。南寮漁港內有許多交匯路口,加上交通基礎設施完備,在非假日和離峰時段很適合做自駕車測試場域。
目前台灣各地方政府雖積極爭取建設自駕車實驗場域,但許多場域均面臨場地不夠寬闊、或是測試條件不夠複雜的困境,面對這個問題,建置智慧交通系統的景翊科技公司,與鼎漢國際工程顧問,以政府專案形式共同開發「自駕車模擬平台」,導入PTV Vissim及PreScan兩大軟體作為技術核心,建立各場域的數位雙胞胎,未來將供國內外自駕車業者使用。
參考來源
Engadget、東森財金新聞、聯合新聞網、科技新報、DIGITIMES、KKNews、投資界、雷鋒網、自由財金、癮科技、新通訊、工商時報、科技網、每日頭條(張嘉玲摘要整理)
網址:
https://reurl.cc/xWO64、https://reurl.cc/ep6MR、https://reurl.cc/Q2ja0、https://reurl.cc/R2j9z、https://reurl.cc/7Eebl、https://reurl.cc/L2pQ9、https://reurl.cc/R2j2z、https://reurl.cc/8eWeb、https://reurl.cc/qovj3、https://reurl.cc/nyv8l、https://reurl.cc/9x3ln、https://reurl.cc/bqd3X、https://reurl.cc/kkbqq、https://reurl.cc/9xAaV、https://reurl.cc/69486、https://reurl.cc/0Q0Nx、https://reurl.cc/qoAEy、https://reurl.cc/2N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