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談到「AI新創投資的浪潮與價值」,作者團隊最終還是協助AI新創找到投資人願意投資,表示企業價值是被投資人認可的。既然投資了,而且也知道獲投企業的弱點在哪,因此計畫團隊除了嘗試領投人資源及資金投入之外,另外透過計畫機制,導入更多資源來強化企業優勢(或是補強弱勢),是原本寫這篇文章撰寫的目的。然而,根據作者在跟案的過程中,發現新創企業要能夠如預期成長,是需要小心呵護的。這樣說雖然很奇怪,但作者發現要創業成功,不僅僅是整體性的商業邏輯策略必須是對的之外,還有很多執行上的細節裡隱藏著魔鬼,只要有所疏漏,就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一、鎖定目標客群與輪廓描述
透過顧問帶領,第一次進場跟獲投企業討論的,就是找到企業的目標客群,在思考運用既有客戶輪廓可能會因此受限,透過「顧客價值主張」概念,從客戶端角度探詢需求,盤點出來後,再進一步思考商品服務的特性與價值,是否能夠解決客戶的痛點及達成客戶的任務。以鼎○集團為例,主要產品為ERP系統,當有特定市場需求時,就會將市場規模與潛在客戶找出來,進行新產品規劃評估,才會真正投入資源進行開發。
當然,如果進場輔導,只是談策略工具的運用,似乎不夠貼近獲投企業的實際運作狀況,因此亦針對目前企業的業務對象清單,進行一連串討論,期望透過在已交易或是未能成交的個案上,找出目標客戶的一致性,並且藉此審視整個業務開發、接觸、提案、報價及成交的流程,找出提升企業成交機率的金鑰。透過一連串的業務檢視,發現若僅擁有AI技術與平台,缺少垂直落地的產業知識,也無法有效拓展業務。因此目標客群的訂定,除了鎖定垂直產業應用的終端客戶之外,會以具有產業經驗的系統整合(SI)經銷夥伴為主,養成夥伴使用AI技術平台發展整合方案的作法,讓夥伴能掌握可以解決客戶痛點AI方案為主要核心優勢。
二、客戶痛點任務與商品服務價值
後續進場,顧問持續進行目標客群的客戶輪廓描述。獲投企業自述,為了聚焦,將以SI廠商作為目標客群,持續推廣AI方案、提升AI自動化設備與智能化系統,雖然可以讓SI廠商的客戶感受到產品價值提升與吸引人才等效益,但對SI廠商而言,可能產生的痛點包含導入AI耗時費力、缺乏AI專業、缺乏AI人才等。因此,獲投企業必須提供,除了AI技術平台之外,其他相對應的配套措施,包含AI訓練平台、AI模型庫與API串接整合等,透過顧問諮詢服務討論解決SI廠商痛點,藉此得到產業領域知識等。
以某智慧水務客戶為案例,該公司近幾年進入到IOT與AI技術,以提升競爭力。認為公司現主要重點在於導入適合AI運用工具,以整合AI-IOT方案,推論公司痛點在於未有相關背景工程師,使異業領域整合不易,最終任務希望能夠達成具有競爭力提升與服務增值的效益。而獲投企業產品包含AI建模驗證平台、資料整理清洗、模組軟硬體整合,透過AI顧問服務、平台迭代與客製服務,達到AI領域知識、專業工具軟體供應服務。
三、業務開發與收款作為
然而,回到業務推進檢討時,則就更貼近到獲投企業所遭遇的問題。
首先談到客戶分級定義,包含成案機率高、有策略性目的、願意投入比較多資源者為VVIP客戶,原則若客戶有下PO時,成案率訂在80%,其他比重則由業務主管自行判斷,但調整時必須要有標準性的判斷點,才能讓企業的資源投入在最有價值(或者是最接近成交)的客戶。
而在收款條件上,通常分三期,包含訂金、交貨與驗收三期款。但一般軟體公司訂金,通常都無法認列收入。建議後續可以溝通會計師或客戶合約內容,將產品規格等相關條件作為第一期款支付條件。這不僅僅只是影響到財務數據的呈現,在未來與客戶端有爭議的時候,也會被當作已支付費用是否要返還的依據。
而在現金流量控管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掌握資金何時會有缺口,這會與營收預估準不準確,有很重大的關係;其次在於收入認列原則,及認列收入之後,實際現金流入是否能夠有效掌握。在應收帳款管理部分,會開始將發票日期、累積天數與付款條件進行勾稽,才能較好去做追蹤控管。收款日應在簽約時就明列出來,依每家客戶作帳時間而有不同,應該在簽約時就可以掌握,以利未來追蹤預計匯款日期。而在帳齡已超過180天以上,是否在會計原則應該就要認列呆帳。
面對拖欠帳款,或是無法結案現象,應該要思考問題在客戶端、企業端,判斷是否有解決機會,解決的成本會不會遠超過收回的款項?針對合約內容,顧問認為缺少更具體的權利義務關係,包含交付內容標準、付款條件、延遲或是缺失的法律責任等。另應設計多少價金以上需要資料來佐證,假設金額較大,包含需要與客戶售前訪談紀錄、專案範疇、顧客交付資料、甘特圖、提案、工作說明書、合約等;另外每次進場都應該要進行簽字確認,以防止未來發票開立及驗收的爭議。
寫到這邊,似乎是小小出賣了作者團隊協處的對象。但之所以鉅細靡遺地整理(其實這篇文章真的很難寫,遠遠超過之前寫文章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原因在於作者相信,這不是只有這家AI新創企業的問題,而是一般的新創企業,在面對客戶時,可能會忽略,或是不得不為的困境。這也是呼應作者一開始提到的,新創企業要成功,如果不是天生天養(在浪頭上),那麼就需要英明睿智的領導(創業楷模),不然就是要群策群力的呵護(完整生態系),才有機會長大。
作者與其團隊介紹:
- 作者為新創總會工作小組團隊,負責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及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投資委員會」業務推動。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2.0」為帶動民間資金共同投資中小企業,除投管公司之外,另外邀請加速器及策略性投資人(CVC),採共同搭配投資方式,促進投資國內中小企業。
- 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投資委員會」-針對新創團隊或潛力投資個案做專業的評估或予以輔導,使其能有效媒合適當的投資團隊,提高創業成功的機會;建立產業互動平台,創造產業垂直整合機會,讓投資者與被投資企業互蒙其利;結合創業楷模資源,擴大總會在創業投資、輔導領域的能量與影響力。現行共計150餘位海內外創業楷模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