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4.04.22

【新創園地專欄-黃沛聲】臺灣新創前進美國,美東或美西如何選擇?

今年與合作夥伴單位協力在紐約建立了加速器專案,輔導臺灣的新創團隊進入美國市場,並媒合投創雙方,在過程中提供經驗與當地資源,及適當的資金支援。或許臺灣人常看到的是關於矽谷創業環境的分享,不解何以瞄準美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看到的美東創業環境和機會。

  今年與合作夥伴單位協力在紐約建立了加速器專案,輔導臺灣的新創團隊進入美國市場,並媒合投創雙方,在過程中提供經驗與當地資源,及適當的資金支援。或許臺灣人常看到的是關於矽谷創業環境的分享,不解何以瞄準美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看到的美東創業環境和機會。

 

臺灣新創前進美國,美東或美西如何選擇?

  華人常關注的美國創業環境是美國西岸,注目焦點通常都在矽谷一帶。不過美西跟美東,各自擁有非常不同的創業環境及市場規模,基於臺灣新創角度,應該要如何評估選擇?我以四點角度分析做為參考:

1.產業契合度:

矽谷以科技創新見長,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業和創業者。對於 ICT業者、軟體、應用程式開發等領域的臺灣新創而言,矽谷無疑是一片沃土。而美東,尤其是紐約、波士頓,則在金融、媒體、時尚、醫療等領域優勢突出。臺灣創業團隊應根據自身所處的產業,選擇最契合的創業生態環境切入。
2. 市場潛力:

美國西岸和東岸都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但市場特點不同。近年矽谷更關注 B2B 的企業市場,而紐約則在 B2C 的消費市場方面優勢明顯。臺灣新創應根據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客群,權衡兩地市場的潛力和可行性。
3. 資本環境:

矽谷擁有全球最活躍的創投生態,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相比之下,紐約的創投環境十分不同,華爾街為傳統金融中心,以二級市場為主直接創業投資,在近年政府有意引導下發展迅速,成為全美第二大創業城市。臺灣新創應根據自身的融資需求和發展階段,權衡兩地的產業及投資機會、成本,評估機會。
4. 人才資源:

矽谷匯聚了全球頂尖的科技人才,但人才爭奪、成本也異常激烈。紐約則擁有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庫,涵蓋了金融、媒體、設計等各個領域。臺灣新創應根據團隊的人才需求,評估兩地的人力資源稟賦。

  相較於美西,美東市場更是值得臺灣創業者探索的處女地。2022年,紐約市的GDP已達到2.1兆美元,隨著紐約創業生態的加速崛起,以及亞洲創業者群體的不斷壯大,我們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臺灣面孔,活躍在紐約的創業舞台上。

 

瞄準美東市場的優勢

  臺灣新創團隊近年來嶄露頭角,憑藉著深度的技術實力,在全球創業舞台上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就我的觀察,臺灣新創團隊進入美東市場,至少有三個獨特優勢:

  首先,臺灣新創團隊擁有紮實的技術底蘊。臺灣在ICT、半導體、生物醫療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產業基礎,培養了許多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這些優秀人才不僅掌握著前沿的技術know-how,更具備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臺灣新創團隊擅長將前沿技術以經濟的方案轉化為成熟的產品和服務,這正是紐約等美東城市所需要的產品執行實力。

  此外,臺灣新創團隊還擁有不可忽視的成本優勢。相比美國新創於研發期動輒幾百萬美金的預算,在臺灣之研發預算可說性價比極高。再加上臺灣於硬體製造之健全供應鏈體系和高效互動的產業聚落,研發中心放在臺灣,可使產品開發及量產成本效率大大提高。這意味著,若有同等的融資能力,臺灣新創團隊可以走得更快更遠。

  其次,在幾個垂直產業中,臺灣也有技術上及資本市場之優勢。例如半導體、醫療、文創,於美國當地使用成熟技術的業者,也都漸漸認同臺灣的技術高度,較容易開始市場與技術之合作。

 

如何佈局美國東岸市場?

  然而,即便有上述優勢,發展美國市場還是有非常大的挑戰,臺灣新創要成功佈局美國東岸,需要在戰略規劃和執行落地上做足功課:

  1. 深入瞭解市場,做好切入準備。紐約是一個高度成熟和競爭激烈的市場,切入市場的成本可能是臺灣的十倍。臺灣新創必須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及設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標」,深入研究當地市場環境,洞察用戶需求和痛點,瞄準切入點。無論是B2B還是B2C商業模式,都要基於當地的產業特色和消費習慣,量身打造適合的解決方案,而非簡單的快速複製。尤其,若只有臺灣市場之經營策略、成績,在美國投資人及策略夥伴面前,不構成吸引力,也就無由達成募資。雖然經營成績與募資總是相伴相生,但成功的創業者總是能先做出成績,這必然有賴對市場的深入暸解。
  2. 強化在地資源連結,快速融入創業生態。紐約擁有全球最活躍的創業生態之一,匯聚了大量的創業加速器、投資機構及創新資源。想要經營美東市場,必然要主動接觸這些資源,積極參與當地創業社群活動,與潛在的合作夥伴和投資人建立聯繫。有志美國市場的團隊必須建立美國據點,有人在地,有登記公司,才能經營當地資源。這也是我們在紐約打造加速器,協助臺灣團隊的主要原因。
  3. 聚焦核心技術,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技術創新是臺灣新創的看家本領,也是立足紐約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臺灣團隊應該聚焦自身的技術優勢,垂直的細分賽道,做出差異化的產品體驗及商業模式,來贏得市場。在創業時,「技術」不等於「產品」,創業最終追求的價值,主要還是來自於產品的銷售,來自於通路、商業模式的優化,純技術不足以自行。在這點上,臺灣團隊通常犯了過於重「技術」而輕「營運」的毛病,面對美東這個新市場,無論在臺灣是否已有成績,仍然需要重新打造產品、商業模式,才能創造出企業的價值。
  4. 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釐清當地法規法律。美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有著嚴格的法律體系,包含專利、商標、著作權或營業秘密等範疇。臺灣企業應編列資源與可靠的外部顧問協作,確保其創新產品或服務不侵犯他人權利,同時也鞏固自身的價值。尤其,在某些特殊產業,例如新藥研發、醫療器材及涉及工業電腦等專利及特許執照是必要的商業模式,這類許可幾乎就等同於公司所有價值,這類預算及執行不能輕忽。

 

把握美東市場機遇,放眼全球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新格局,我相信臺灣新創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紐約這個創新高地,將是臺灣新創夢想啟航的好選擇。憑藉著堅硬的技術實力、優良高素質的人才,若能配合積極的在地化執行,以及逐漸成形的資本支援,臺灣新創應能在美東市場有顯著的成績,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