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2.12.19

【2022.12 ICT科技動態】權威研究機構對2023年ICT趨勢預測綜整

2022年經歷動盪不安的一年,持續的疫情、通貨膨脹、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為全球總體經濟帶來新一波的挑戰,如何透過科技投資抵擋經濟與通膨帶來的衝擊將是2023年ICT市場的觀察重點。本文綜整國際權威研究機構,近期對2023年ICT科技趨勢預測與看法,提供新創與投資人參考,藉以掌握先機。

 

一、Gartner 2023年十大策略性技術趨勢

Gartner在2022年10月底發布企業機構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策略性技術趨勢。Gartner 研究副總裁Frances Karamouzis 指出:“為了在經濟動盪時期增加企業機構的盈利,首席資訊官和IT高級主管必須在繼續加快數位化轉型的同時,將目光從節約成本轉向新的卓越營運方式。Gartner 2023年策略性技術趨勢圍繞優化、擴展和開拓這三大主題,這些技術能夠協助企業機構優化韌性、營運或可信度、擴展垂直解決方案和產品交付並利用新的互動形式、更加快速的回應或掌握機會進行開拓。”

Gartner進一步表示:“但在2023年,僅僅提供技術還不夠。這些主題受到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期望與法規的影響,而這會轉換成使用永續技術的共同責任。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企業機構每進行一項技術投資,就需要抵消它所產生的環境影響,並且需要使用永續技術來實現‘默認永續性’這一目標。”

2023年重要策略性技術趨勢包括:

  •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永續性貫穿2023年的所有策略性技術趨勢。在Gartner最近的一項調查中,執行長們表示環境和社會變化已成為投資者的三大優先事項之一,僅次於利潤和收入。這意味著為了實現永續目標,企業高級主管必須加大對滿足ESG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的投資力度。為此,企業機構需要新的永續技術架構來提高IT服務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透過可追溯性、分析、再生能源和人工智慧(AI)等技術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同時還要部署協助客戶實現其永續目標的IT解決方案。

  • 開拓

元宇宙(Metaverse)

Gartner將元宇宙定義為一個由透過VR/AR的物理和數位現實融合而成的集體虛擬共用空間。這個空間具有持久性,能夠提供增強沉浸式體驗。Gartner預計完整的元宇宙將獨立於設備並且不屬於任何一家廠商。它將產生一個由數位貨幣和非同質化代幣(NFT)推動的虛擬經濟體系。Gartner預測到2027年全球超過40%的大型企業機構將在基於元宇宙的專案中使用Web3、增強現實(AR)、雲端和數位雙生的組合來增加收入。

超級應用程式(Superapps)

超級應用程式是一個集應用、平臺和生態系統功能於一身的應用程式。它不僅有自己的一套功能,而且還為第三方廠商提供了一個開發和發布其自己的微應用的平臺。Gartner預測到2027年,全球50%以上的人口將成為多個超級應用程式的日活躍用戶。Karamouzis表示:“雖然大多數超級應用是行動應用,但這個概念也可以應用於Microsoft Teams、Slack等桌面用戶端應用,關鍵在於超級應用程式必須能夠整合並取代客戶或員工使用的多個應用。”

自適應AI(Adaptive AI)

自適應AI系統透過不斷反覆訓練模型,並在運行和開發環境中使用新的資料進行學習,以迅速適應在最初開發過程中無法預見或獲得的現實世界情況變化。這些系統根據即時回饋動態調整它們的學習和目標,因此適合外部環境快速變化的營運,或者因為企業目標不斷變化而需要優化回應速度的營運。

  • 優化

數位免疫系統(Digital Immune System)

76%負責數位產品的團隊現在還需要對營收負責,因此資訊長正在尋找新的實踐和方法,使其團隊能夠在實現高商業價值的同時,降低風險和提高客戶滿意度。數位免疫系統為他們提供了滿足這一要求的路線圖。數位免疫系統透過結合資料驅動的營運洞察、自動化和極限測試、自動化事件解決、IT營運中的軟體工程以及應用供應鏈中的安全性來提高系統的彈性和穩定性。Gartner預測到2025年,投資建構數位免疫系統的企業機構將能夠減少多達80%的系統當機時間,所減少的損失將直接轉化為更高的收入。

應用可視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

在任何相關方採取任何類型的行動時,都會產生包含了數位化特徵的可視性資料,如日誌、痕跡、API調用、停留時間、下載和檔案傳輸等。應用可視性以一種高度統籌和整合的方式將這些可視性的特徵資料進行回饋,創造出一個決策迴圈,從而提高組織決策的有效性。Karamouzis表示:“可視性應用使企業機構能夠利用他們的資料特徵來獲得競爭優勢。它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提高正確資料的策略性重要性,以便根據確認的相關方行動而不是意圖採取快速行動,因此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如果能夠在策略性中予以規劃並成功執行,可視性應用將成為資料驅動型決策的最強大來源。”

AI信任、風險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許多企業機構未做好管理AI風險的充分準備,Gartner在美國、英國和德國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41%的企業機構曾經歷過AI隱私洩露或安全事件。但該調查也發現積極管理AI風險、隱私和安全的企業機構在AI專案中取得了更好的成果。與未積極管理這些功能的企業機構的AI專案相比,在這些企業機構中有更多的AI項目能夠從概念驗證階段進入到生產階段並實現更大的業務價值。企業機構必須使用新的功能來保證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資料保護。AI信任、風險和安全管理(TRiSM)需要來自不同業務部門的參與者共同實施新的措施。

  • 擴展

產業雲端平臺(Industry Cloud Platforms)

產業雲端平臺透過組合S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提供支援產業應用場景的產業模組化能力。企業可以將產業雲端平臺的打包功能作為基礎模組,組合成獨特、差異化的數位業務專案,在提高敏捷性、推動創新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的同時避免單一廠商鎖定。Gartner預測到2027年,超過50%的企業將使用產業雲平臺來加速他們的業務專案。

平臺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

平臺工程是一套用來構建和營運支援軟體交付和生命週期管理的自助式內部開發者平臺的機制和架構。平臺工程的目標是優化開發者體驗並加快產品團隊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速度。Gartner預測到2026年,80%的軟體工程組織將建立平臺團隊,其中75%將包含開發者自助服務門戶。

無線價值實現(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

由於沒有一項技術能夠占據主導地位,企業將使用一系列無線解決方案來滿足辦公室Wi-Fi、行動設備服務、低功耗服務以及無線電連接等所有場景的需求。Gartner預測,到2025年,60%的企業將同時使用五種以上的無線技術。網路的功能將不再僅限於純粹的連接,它們將使用內置的分析功能提供洞察,而其低功耗系統將直接從網路中獲取能量。這意味著網路將直接產生商業價值。

(Gartner新聞稿 2022/10/18,https://reurl.cc/RODWmx)

 

二、IDC 公布2023年臺灣IC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

IDC(國際數據資訊)在2022年12月6日公布2023年臺灣IC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出全球市場從今2022年開始受到新一波總體經濟挑戰:通貨膨脹、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營運成本提升、人力短缺,都讓企業面臨決策上的壓力,因此如何透過科技投資抵擋經濟與通膨帶來的衝擊,將是明年ICT市場觀察重點。IDC臺灣總經理江芳韻認為:「在產業已進入即服務(as a service)經濟結構下,企業已無法透過單純的資本支出削減來對抗景氣的衝擊,如何做到營運優化與開創性的數位業務拓展將越來越重要。科技與IT不會是企業核心削減支出的領域,反而是投資的重點,且將成為企業對抗經濟衝擊與拓展數位業務發展的主要動力。」

預計2023年臺灣資通訊(ICT)市場將受到下列十大趨勢影響:(1)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ty);(2)自動化應用加速,多模態AI應用落地;(3) 網路安全下一波革命 – 軟體溯源;(4) 供應鏈重組與新競局;(5) 地緣政治加速低軌衛星發展;(6) 多重元宇宙走向大者恆大趨勢;(7) 數位雙生多元多階落地;(8) 疫後經濟加速中小企業及資服業者雲端轉型;(9) 未來消費者成形;(10) 數位人口浪潮下支付變革帶動B2C產業發展。

 

表1  IDC對2023年臺灣IC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

趨勢

重點

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ty)

在地緣政治影響加速下數據主權已不能完整涵蓋企業對於主權的需求,數位主權漸形重要。IDC調查發現近五成的企業會在意放在雲上的數據是否被完全的保護,並且會關注數據中心所在的位置。

自動化應用加速,多模態AI應用落地

通膨與經濟低迷影響下,全球有過半的企業面臨嚴重的人才與技術缺口。IDC預測能夠同步處理文本、視覺影像、音訊等的多模態AI的自動化將有機會幫助企業解決現今難題。預期在2026年40%的AI模型將涵蓋多模態的數據演算,成為未來企業展現營運韌性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網路安全下一波革命 – 軟體溯源

軟體漏洞對於企業與政府的影響程度不斷擴大,IDC預測軟體溯源與建立軟體物料清單(SBOM)將成為企業提升數位供應鏈透明度的重點。預估至2024年將有55%的組織在向其客戶提供應用服務時,需簽署SBOM以協助客戶建立軟體溯源能力、提升數位供應鏈安全性。

供應鏈重組與新競局

IDC預估至2026年,將有75%的供應鏈投資於跨平臺串聯的相關應用,如區塊鏈、人工智慧、雲端服務、數據串流等預期將是企業供應鏈科技布局重點。

地緣政治加速低軌衛星發展

在眾多衛星業者持續投射低軌衛星進入軌道,且各國政府逐漸開放相關頻段條件下,IDC預計2027年有八成的全球前兩千大企業會視低軌衛星為偏遠及高風險地區的網路覆蓋補強措施方案。

多重元宇宙走向大者恆大趨勢

根據IDC調查,全球有47%企業對元宇宙應用感興趣,未來3D多重元宇宙間的互通性發展是趨勢重心。預期元宇宙的發展也將朝大者恆大趨勢發展,尤其是在遊戲、社群、行銷等消費應用場域。

數位雙生多元多階落地

IDC預測從2023年開始,數位雙生的部署將更趨多元,並將在不同產業與不同企業規模間階段性的導入。2026年也將有20%的大型企業以運行大規模的數位雙生專案來維持其商業利益。

疫後經濟加速中小企業及資服業者雲端轉型

臺灣65%的資服業者已計畫或是提供SaaS服務,IDC預估到 2025 年,全球有三成的中小型企業會將其一半的核心工作附載轉移到雲端,以提高業務敏捷度和持續推升企業彈性。

未來消費者成形

預期2023年消費者因可支配所得減少將重新調配消費需求。IDC預期未來消費者在數位化的考量外,將更在意產品與服務是否能讓消費者在使用上更直覺、更效率、易於管理、高度滲入、同時具備成本效益。IDC預期語音購物平臺、整套智慧裝置 (smart set) 及消費電子產品訂閱制服務等將是明年後電子消費市場發展的重點。

數位人口浪潮下支付變革帶動B2C產業發展。

疫情改變了大眾的消費型態、購物習慣、生活樣貌與支付方式,信用卡、行動支付甚至 BNPL 等無摩擦 (Frictionless)的數位付款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企業將更有能力發展數據即服務(Data as a Service, DaaS)的應用,進一步帶動B2C產業的發展,並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IDC,台經院整理。

 

(IDC新聞稿 2022/12/5,https://reurl.cc/YdQ0Ko)

 

三、資策會公布2023年臺灣資通產業10大前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2022年12月14日舉行《2023年臺灣資通訊產業前景》記者會,發布2023年十大趨勢。整體而言,淨零轉型、永續ESG與落實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將更為提升,臺灣大型甚至中小型企業皆須開始關注與投入行動;觀測臺灣資通訊與軟體產業,8吋SiC量產加速臺灣第三類半導體發展、臺灣電動車業者能見度提升、G速世代商機以及軟體定義需求熱度等四大亮點值得期待;展望新興市場,資策會MIC關注永續城市的包容力科技、新型態數位體驗以及無縫化數據分享等三大潛在商機。

 

(1)淨零轉型浪潮蔓延至臺灣中小型企業

因應國際淨零規範與需求,臺灣資訊電子產業大廠已逐漸完善範疇1、2盤查,積極跨入範疇3碳盤查,而中小型企業由於內部資源缺乏與未受監管規範,初期步調較慢,不過預期隨著2023年客戶要求轉強,勢必得尋求外部資源協助,投入淨零轉型。為配合國際品牌客戶2030年淨零碳排的中期目標需求,2023年臺灣產業供應鏈將擴大產品碳足跡盤查,有二個主要做法:一,大廠以自身影響力傳遞經驗,導入共同管理工具、共享減碳策略;二,尋求管顧公司與法人協助供應商共同制定綠色轉型規劃。

 (2)臺灣將啟動企業ESG永續報告練功潮

永續發展是淨零轉型的關鍵一環,其衍生的貿易門檻、限制與罰則,將直接影響企業在全球的續存性與競爭力,ESG將影響未來企業投資決策,符合ESG標準的企業將更能吸引資金挹注。2023年須留意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應編制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之外,歐盟2025年起將實施「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SRD),違反CSRD的企業將遭受罰款,資策會MIC副所長楊中傑表示,歐盟是臺灣第五大貿易夥伴,有貿易往來的大型企業宜開始準備因應,而臺灣中小企業須開始鍛鍊ESG基本功,讓ESG成為公司成長與永續營運的標準配備。

 (3)企業加速數位投資,臺灣中小企業轉型意願升高

多數臺灣企業在疫情期間已逐步導入數位工具,累積轉型的基礎,資策會MIC預測,2023年將有更多企業啟動轉型藍圖規劃,並從轉型意識的變革邁入落實的數位投資。不僅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投入轉型的比重與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特別是二代接班更重視數位化。觀測數位應用導入,多以經營管理優先,其次為生產管理與創新應用,數位工具多以成本負擔較低或效益較高如雲端、客戶端應用等方式為主。

 (4)8吋SiC量產加速臺廠第三類半導體發展

國際大廠Wolfspeed、II-VI已啟動8吋SiC晶圓量產,將從四個面向影響臺廠,一,臺廠將跟進8吋SiC量產開發,有助於建立完整SiC供應鏈,擺脫國際大廠箝制;二,帶動臺廠8吋GaN-on-SiC晶圓開發;三,晶圓代工業者切入8吋SiC/GaN晶圓代工;四,加速高功率應用導入,當8吋SiC晶圓成本效益高於6吋SiC晶圓時,將有助於降低臺廠取得SiC基板投入元件生產成本,提高SiC/GaN元件代工生產的競爭力,加速高頻高功率應用如電動車、能源、通訊/衛星、高鐵、工控以及行動快充的導入。資策會MIC表示,2023年全球也會持續觀測三個重點,包含:8吋SiC晶圓量產成本效益的提升、降低晶圓成本後優先導入的產品應用,以及各大廠跟進導入8吋SiC晶圓量產的時程。

(5)臺灣電動車業者全球能見度提升

臺灣ICT業者過往在汽車產業扮演Tier N階角色,不過隨著整車電子電氣架構(EEA)從傳統「分散式」邁向「分域式」控制,位階得以提升,成為「分域式整合者」。憑藉ICT優勢,臺灣可從面板、車用電腦、ADAS切入汽車產業鏈,以智慧座艙為例,我國ICT業者如面板廠、車用電腦廠切入座艙分域系統整合控制,未來將統籌座艙系統轄下所有零組件,包括:儀表板、抬頭顯示器(HUD)、車內監控、ADAS、電子後照鏡、車載資通訊系統、車載娛樂系統(IVI)、車載電腦、面板、空調與副駕駛前方螢幕等。資策會MIC副所長楊中傑表示,雖仍需克服車廠認證機制費時較久的限制,僵固已久的汽車生態已開始展露曙光,預測2023年臺灣整體車電業者的全球能見度獲得提升。

 (6)去中化與G速世代商機持續嘉惠臺網通廠

未來幾年歐美國家將維持去中化原則,巨額投資新世代高速基礎網路,刺激更多新技術與產品的問市,2023年新一代NG PON ONU、5G FWA CPE、Wi-Fi 7路由器等設備的陸續推出,將為臺灣網通廠帶來商機。近年臺廠直攻電信商的策略奏效,疫情期間受惠於多國網路建設政策,營收大幅提升並增加非中製造地點與出貨比重布局。資策會MIC觀測2023年臺網通廠動向,整體樂觀預期國際市場訂單,積極開發新產品並爭取曝光機會,同時也會維持較高水位庫存,應對市場突發需求。提醒須留意全球通膨影響,部分國際電信商規劃調降2023年資本支出,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7)軟體定義需求攀升

隨著硬體效能不斷提升,未來軟體應用更重視在各垂直產業領域落地,為達差異化,軟體的角色將更為重要,帶動軟體定義需求持續攀升。資策會MIC表示,擅長平價優質硬體設備的臺灣業者將更具優勢,而軟體業者將具有更多創意發展空間,有機會擺脫特製硬體設備的羈絆,與設備業者、解決方案大廠串聯。資策會MIC點出未來「軟硬整合」重要性將持續提升,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軟體須搭配各樣的垂直產業應用情境進行設計,對軟硬整合能耐的要求不斷提高,預期將帶動系統商擴大對軟體技術與人才的投資。

 (8)無縫化數據分享

數據孤島已成為企業、組織須解決的關鍵難題,「無縫化數據」將成為解方。其以雲端環境為基礎,在數據生產者與數據消費者數據集群間,進行即時性數據共享、無縫化協作,改變了當代數據架構,也成為跨越數據孤島的解決方案。資策會MIC預測此趨勢將帶來三大變化:一,擁有無縫化數據共享的組織、團隊將可進行更無縫化的協作,利於提高團隊敏捷性,縮短從數據分析獲得商業洞察的時間,可更快速的掌握市場並驅動服務創新。二,數據架構建構焦點從垂直型態的資料池建構,轉型為水平型態,包含點對點的數據交換、快速資料遷移皆成為重點發展技術;三,數據一致性與合規性需求擴張,將驅動終端設備以及使用者數據與資料加快標準化發展。

 (9)虛實共融的新型態數位體驗興起

零售業曾寄望「接待型機器人」能解決痛點,隨著新興虛實融合解決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得以實現。其結合數位店員的身體與真人店員的應對經驗,透過虛實店員的遠距聯手,創造出新形態的數位體驗。資策會MIC預測,此解決方案將改變零售店鋪消費模式,甚至擴大到更多消費性場域,如展場、娛樂、教育以及文化空間,帶來新的挑戰與契機。副所長楊中傑表示,由於技術研發人員須從應用情境反推技術需求,勢必考驗解決方案供需商調和軟硬體技術以及跨域知識的運用能力。除此,零售業者將來勝出的關鍵,會在於掌握目標客群穿梭在虛實購物空間的數位偏好的程度。

 (10)永續城市醞釀四大「包容力科技」商機

永續城市訴求在疫後獲得更多關注,其強調面對逆境的適應復原力,不讓任何人掉隊的包容力,以及城市數位服務普惠全民,此股趨勢醞釀出四大「包容力科技」新興商機:性別包容、身心障礙包容、種族包容以及高齡包容。資策會MIC表示,未來FemTech、Accessibility Tech、AgingTech等新產品應用與解決方案的發展將備受期待,已有國際大廠投入發展,副所長楊中傑表示,臺灣產業可從自身業務相關議題出發,有意識的關注不同群體的需求差異與多樣性,掌握包容力科技商機。

(資策會新聞稿 2022/12/14,https://reurl.cc/x1Xa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