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2.11.18

【新創園地專欄-黃沛聲】凝聚矽谷台灣資源,迎戰全球市場

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黃沛聲主持律師在9月帶著台灣天使俱樂部(Taiwan Global Angels,TGA)的成員們,進行了一趟矽谷參訪,除了訪視潛力新創公司外,亦拜訪了周邊創新創業相關機構,體驗創業國際最前線的市場現狀。本月專欄黃律師特別撰文,將此行所看、所聞與心得分享給讀者,呼籲在中美角力戰中,臺灣的新創與人才應該把握既有的優勢,及早進入美國市場卡位局與發展。

 

今年9月,我帶著台灣天使俱樂部(Taiwan Global Angels,TGA)的成員們,進行了一趟矽谷參訪,除了訪視潛力新創公司外,亦拜訪了周邊創新創業相關機構,例如柏克萊大學的Skydeck加速器、史丹佛大學BioDesign、SOSV旗下IndieBio等生技加速,體驗創業國際最前線的市場現狀。

相較前次2015年的矽谷參訪,回頭看那正好是個交界點,那時矽谷正值新創IPO大爆發起點,臺灣的創業風氣開始萌發新芽。當時在矽谷各家加速器計畫中,Y Combinator(簡稱 YC)最搶眼,但500 Global及Plug&Play等等加速器也是各有所長,十分熱鬧。套用電商的邏輯,先驅者通常作綜合性電商,而後進者看到綜合市場已有競爭門檻,就會選擇垂直領域進行,因此可以見到除了上述先行者外,Draper University(簡稱DraperU)瞄準培育更早期的新創,以收費但未必投資的方式發展。而2014年起,IndieBio及2015年BioDesign等生醫加速器計畫則瞄準生技、食品領域,AutoDesk及J&J(Johnson&Johnson)等企業則在本業的垂直產業領域上設立加速器來加強競爭力......,由此可見大市場經濟中的垂直領域切入策略,仍然可以十分成功。同時,企業利用自建或委外「加速器」計畫來進行外部創新,也是非常值得參考的策略。

這一次近距離再訪美國矽谷與各種垂直加速器,得到與台灣創業圈不同的感覺。矽谷代表了美國市場,集結了多數創業成功的要素,包括:消費人口多、英文兼容的大市場經濟,加以傳統產業龍頭群聚、全球投資資金集中,造就出最適合孵育創新的搖籃,因此無論創業的題目是通案型產品或利基市場產品,都足夠支撐起一個新創獨角獸。

相較之下,台灣由於人口較少、繁體中文與文化覆蓋較低,且市場與類似文化的鄰國重疊,傳統軟體產業市占率也不高的市場前提下,若新創要發展的項目是B2C的通案軟體產品,通常較不容易撐到具有國際上市規模的經濟量體,因此近年均以B2B或利基產品市場為創業主流。「慎選創業題目」是從台灣出發的新創團隊與加速器不能避免的功課。

其次,我也發現台灣人才在美創業經營美國市場的趨勢,顯然從1980年代起的輝煌逐漸下降。推測原因在於台灣因為鄰近中國,過去20年間中國由於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啟動,產業及資金能量帶動影響力蓬勃發展,且台灣半導體等產業也穩定發展,因此人才能夠就近創業,對於美國市場之影響力便不像90年代熱衷,一進一退間中國與台灣人才在矽谷的影響力便形成差距。

不過這個趨勢在這幾年似乎又有了反轉契機,首先因為美中關係趨於緊張,貿易戰白熱化,美國在高科技業的限中採購政策,讓許多中國企業憂慮在美市場的前景,因此投資轉趨保守,許多高階人才也就回國尋求機會。而中國政府近年在金融科技監管、內容審查上維持嚴格,並開始限制網路業、演藝行業之國際發展與資金外移,也大幅影響中國在美國市場的勢頭。評估同時期台灣的創業環境,青年人才在高科技業不容易占到高階位置,西進創業也不易的情形下,也就不難理解近年赴美工作、創業的人數屢創新高的情形了。

未來中美政經角力不僅影響了貿易、科技,也影響到金融市場,加上美中衝突這導火線,此時反而成為台灣資金人才進入矽谷的機會。

藉由這次去矽谷的經驗,舉例兩個重點產業方向讓大家思考在投資或進軍美國市場上的機會。第一個:AI、自動化、機器人。所謂機器人並非指類人型的機器人,凡是具有較自動化完成工作能力的機器,都包括在內。美國和歐洲現在進入「大缺工時代」,勞動人口嚴重匱乏,起因在於美國前總統川普限制移民政策,這幾年的移民政策逐漸縮緊,同時連年疫情導致移民人口大幅減少,再加上低生育率和快速老化的因素,在疫後勞動需求大增,缺工嚴重性成為企業核心痛點。最明顯的就是零售業和餐飲業,對各類機器人有強烈需求。例如:自動飲料機器人,大廈洗窗機器人,自動拉麵機器人等等。

缺工也造成基層人力的缺少,進而衝擊許多專業老師傅經驗的傳承。造成產業不得不順勢而為加快腳步做數位轉型。這次參訪Autodesk加速器見到入駐新創Raise Robotics,其創造的自動安裝建築物玻璃帷幕外牆的建築機器人,在工地利用機器視覺與機器人進行玻璃帷幕支架的安裝,讓人驚嘆;除此之外,在工廠運用機器人把東西做好,再到現場快速組裝,這類商業模式的應用原始在營建業就頗常見,在疫後大缺工時代更加盛行,例如:美國新創ROOM提供模組化組裝的「個人會議室」工作空間,以可重複使用拆裝的房間,作為賣點,這對現代科技企業更偏向遠端、遊牧的屬性,非常有吸引力。

台灣在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指數(Global AI Index),以全球第30、亞洲第7名上榜,在全球市場的戰場上,其實很適合扮演『軍火商』的角色,以AI結合過去製造業的經驗,半導體和運算設備的基礎建設優勢,投入技術應用加值的發展,提供各國在新產業上捉對廝殺的武器。在未來,台灣新創該思考的是,在哪一塊市場需求切入,最可能享有利基。

另一個台灣的競爭的優勢,在於醫療產業,特別是生技醫材。在這塊特許市場,美國現在就是風口,生技投資金額逐年上升,毫無資本寒冬的感覺;但若新創只做台灣市場就效益有限,要放眼大市場,例如美國或中國這類人口基數多的國家,台灣有良好的技術、科技基礎建設和實務經驗可以運用,比起新藥研發授權商業模式較單一,醫材的效益顯然優勢較明顯。

這次行程參訪了Stanford大學的Stanford Biodesign辦公室,校方推行的Biodesign是第一個將醫學院與工學院合作起來做醫材創新的計畫,自2005年開始已經授權全球,台灣台北醫學院就是其中之一。台灣已成功有膠囊胃鏡、手汗症治療等技術實現產品的能力,立基在我們有現成優勢的製造產業,新創要思考的是怎麼快速針對醫療市場需求吞下市場利基大餅。

這次參訪行程以在矽谷舉辦的第一屆北美台灣科技年會(Taiwan Tech Summit)作為終點。活動主題橫跨人工智慧資料科學、半導體硬體、生物科技、新創投資、Web3等五大投資領域,目的在於建立北美台灣人生態圈,重新鏈結台灣資源。現場讓人十分感動,因為看到諸多年輕與會者,雖然人在異鄉為美國科技巨頭工作,但仍抱持對新科技的熱忱,希望創造屬於自己人生的事業顛峰,這種眼神我曾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那時代的父執輩眼中看過。基於台灣於半導體、製造業與醫學、民生科技等產業的影響力,我相信台灣新創墊基於此,必能創造出新價值。

總的來說,建議類型適當的台灣新創企業,因應最新的國際中美情勢,應該將切入美國市場之時程提早,取代早些年民間的西進政策或政府鼓勵的南進政策,如此較有機會能在美國龍頭產業轉型成長、中國受限於國際市場之際,擁抱國際資金與出場策略。無疑此時此刻正是打通任督二脈,功力倍數強大的難得契機,我十分期待看到未來新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