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2.10.19

【2022.10健康醫療動態】新創看過來!FDA公布十年間核准支持AI/ML的醫療設備清單,高度集中在放射學和心血管領域


國內健康醫療產業近期重要發展新聞

  • 中研院孵生技金雞 拚打世界盃

中研院身兼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年輕優秀的人才外,近幾年在生醫領域更是孵化多家衍生新創公司。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在醣化學的權威研究、技轉案和近期投入的廣效新冠流感疫苗,仍是國際關注的焦點,推波中研院生醫專家孕育至少10家小金雞,也被視為有能力打進世界盃賽局的大黑馬,有機會掀起投資熱潮。

就初步統計,近年來中研院生醫專家的技轉案,以基因體中心最為熱絡,除了翁啟惠的發明已分別技轉浩鼎、醣基和磐石生技外,至少已有三項新藥都以高價授權(含再授權)的特聘研究員張子文,則是創立免疫功坊,技術來源是他最新發明的「T-E 技術平台」。另外,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則因成功開發仿生物膜塗層,能在十億顆白血球中找出可能僅有數顆的循環腫瘤細胞(簡稱CTC),其辨識靈敏度領先國際大廠數10倍,此一癌細胞「活捉」技術,為零期癌篩檢帶來希望。張瑛芝也因此於2013年在美國創立合度精密生物(CellMax Life),這也是中研院第一家新創公司,並創下亞洲第一家拿到CTC實驗室認證的紀錄。2020年8月張瑛芝中研院團隊,又成功創新開發出微量細胞增量技術-R3CE細胞培養技術,並在科技部價創計畫的支持下,創立方圓細胞生醫。同樣也在2020年創立的研生生醫,則專注於鎖定抗體藥物研發,新冠疫情風暴,研生也投入新冠病毒變異株抗體藥物開發,而其針對癌症治療的抗體藥物,涵蓋直腸癌、胃癌、頭頸癌和卵巢癌等未被滿足的醫藥領域。至於也在2020年5月底成立的新析生技,則是臺灣唯一專攻蛋白質體學技術平臺的生技公司,開發的Microscoop光標靶儀,已逐步進入商化,該光標靶儀原型機預計明年可望陸續生產交貨。同時,新析生技在去年底,已完成A輪1.3億新臺幣募資。(工商時報/杜蕙蓉,2022/10/17,https://to.findit.org.tw/4hbqjh)

 

  • 生醫資金推手-中華開發資本旗下生醫貳基金,與夥伴共同建立生醫產業生態系

開發資本長期以來支持生醫產業投資,旗下目前有一檔人民幣生醫基金及兩檔新臺幣生醫基金,另外包含自有基金部位,合計生醫產業投資規模已超過新臺幣佰億元,兩岸累計投資約50家生醫公司;新臺幣基金投資部分,其中約半數由生醫基金領投或擔任投資企業董監事,長期以來成為臺灣生醫產業投資的重要支持力量。

後疫時代為使生醫產業向國際推進,中華開發資本旗下生醫貳基金致力與生醫產業投資戶與夥伴共同建立產業生態系,近年陸續投資精準健康、普瑞博及康博醫創等公司,已在投資策略布局、技術研究、業務發展等面向產生綜效。

普瑞博生技核心技術係雙離子電荷技術平臺,技術源自中原大學薄膜研發中心,廣泛應用在各種醫療耗材與材料,包含白血球減除過濾器、細胞分離過濾膜及抗沾黏複合材料(P-TEX),並已陸續出貨或授權南亞和台塑,是國內創新醫療科技公司中極少數在營運初期即產生相當營收的公司。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生醫基金投資之「精準健康公司」在8月26日宣布攜手中華電信串聯基層診所視訊診療系統,成功打造完整遠距醫療照護鏈。10月14日,精準健康所投資的康健基因與普瑞博日前甫宣布合作推出多項突破性產品,打造精準醫療、臨床基因檢測技術再升級。疫情加速國內數位轉型,數位醫療產業可望持續蓬勃發展,中華開發資本將持續布局精準醫療、數位醫療與服務通路等領域打造全方位生醫投資生態系。(中華開發金控新聞稿,2022.08.26,https://to.findit.org.tw/4jeqxa、工商時報,2022.10.14, https://to.findit.org.tw/4jhd6b)

  • 雲象科技「大腸鏡即時AI息肉偵測」系統獲TFDA醫材許可,臺大、國泰健診優先導入

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在9月27日宣布,三方合作的系統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大腸瘜與腺瘤偵測率將提升至95.8%,可望大幅降低鏡檢後發生大腸癌風險與死亡率,臺大健診與國泰健診中心將在近期優先導入。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強調,即時大腸鏡瘜肉自動偵測嵌入式系統,集結國內資通訊軟硬體實力,在醫生進行鏡檢期間同時對腸壁內進行AI偵測,一旦發現病灶就會以標示與聲音警示,具有低延遲約0.1秒及低錯誤警示率驗證,是繼骨髓抹片之後另一個解決臨床痛點的智慧醫材設備。葉肇元表示,這個專案開發過程中,與臺灣二家醫療中心合作,共計收集並經手50萬張醫療影像,且由專業醫師一張一張,從中篩選出20萬張作為人工智慧(AI)判別取證之用,過程非常耗時之外,也相當耗費專業資源。不過,開發成功並獲得醫材許可後,將大幅提升瘜肉與腺瘤偵測率!(aetherAI,2022-10-04,https://to.findit.org.tw/4jshvb、Yahoo財經特派記者張家豪,2022.9.27,https://to.findit.org.tw/4j2jeh)

  •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醫藥專家共同創立安邦生技,兩款新藥將啟動二期臨床

由多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醫藥專家共同於2019年創立的安邦生技,專注於癌症精準醫療藥物開發。在2022年9月29日宣布針對HER2 Exon 20基因突變引發非小細胞肺癌(NSCLC)開發的新藥ABT-101,已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將啟動二期臨床試驗,未來搶攻全球每年新增200萬患者的治療商機。

該公司今年8月完成階段性募資,目前旗下有ABT-101、ABT-201及ABT-301三項產品。其中ABT-101,是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用於治療擁有HER2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這一類患者目前無有效藥物治療;在一系列比較實驗中發現,相對於其他競爭者開發中的藥物,ABT-101具有最佳藥物潛力,目前已通過美國FDA核准進入臨床二期,後續將逐步在美國、日本、韓國、澳洲等地區展開;另一項產品ABT-301為小分子廣泛性組織蛋白去乙醯酶(HDAC)抑制劑,同樣取得美國FDA核准執行二期臨床;ABT-201則還在臨床前研發階段。(經濟日報/謝柏宏,2022-09-30,https://to.findit.org.tw/4hg3g4)

  • 永昕16.25億新臺幣私募款到位 加速CDMO發展

永昕生醫在10月12日宣布,私募普通股現金增資16.25億元新臺幣已收足全數股款,日本知名藥廠 JCR Pharmaceuticals投資新台幣13.65億元(4,200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晟德投資2.6億元(800萬股),JCR與晟德持股比例相當,並列前兩大股東。

永昕表示,隨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發展,讓全球看到生技業的專業分工,其中以藥品開發與CDMO兩大專業備受重視。永昕定位為生物藥CDMO公司,專注於生物藥製程開發與GMP生產。以開發、生產及銷售罕見疾病生物藥聞名的日本藥廠JCR為永昕多年的CDMO客戶,為解決JCR的量能需求,JCR這次以策略性投資人身分入股永昕,強化永昕的財務體質。在技術開發方面,永昕已與工研院、建誼生技策略聯盟建構完整的ADC一站式服務鏈,並正籌備建置細胞治療的前導工廠,而生產面方面,GMP一廠正積極配合韓國客戶的藥品開發進程,準備明年到來的日本查廠,最高產能可達12,000升的GMP二廠,已開始接客戶訂單。(財經新報/姚惠茹,2022年10月12日,https://to.findit.org.tw/4hrj3b、中央通訊社,2022.10.12,https://to.findit.org.tw/4eg3ls)

  • 北極星兩路並進,啟動美國腦癌二/三期合併臨床!

北極星藥業-KY在2022年10月12日宣布將採取積極的臨床策略,同時在FDA啟動了兩個腦癌GBM(Glioblastoma)的臨床試驗,除傳統二期臨床外,將加入Agile臨床試驗平臺,啟動二三期的合併臨床試驗,目標直攻藥證。

北極星藥業強調,GBM膠狀母細胞瘤是極為難治的腦癌,至今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平均存活期僅約一年,但北極星的ADI-PEG 20聯合放射線治療的方式,經動物試驗及臨床一期的人體試驗,結果令人鼓舞,醫界對該項試驗寄予厚望,認為是近20年來腦瘤治療最重大的突破。因此,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臨床策略,同時在FDA啟動兩個GBM的臨床試驗,亦即雙軌並行針對同一適應症,採不同方式的臨床試驗,對爭取FDA藥證的批准有益。(中央社/韓婷婷,2022.10.12,https://to.findit.org.tw/4jn9v3)

  • 臺灣首家!金萬林「猴痘試劑」獲得美國EUA優先審查資格

金萬林在美國臨床實驗室Gene on Link LLC.向美國FDA提出申請「猴痘試劑」EUA(緊急使用授權)後,在今年10月14日獲得「優先審查資格」,創臺灣首例。美國猴痘疫情升溫,累計確診病例達上萬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將檢測量能擴大八倍,「病毒檢測」成為管控疫情的關鍵之一。金萬林「猴痘檢測試劑」獲「優先審查資格」,將可加速金萬林「猴痘試劑」獲得美國EUA(緊急使用授權)專案製造的進程,增加市場檢測動能。(工商時報/彭暄貽,2022.10.15,https://to.findit.org.tw/4jp6je)

  • 遠距醫療 明年放寬對象

慢性病、矯正機關等民眾將受惠遠距醫療!衛福部次長石崇良2022年9月21日指出,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上,明年起預計擴大適用遠距醫療的民眾,將從五類對象擴大至十類,亦即以前僅有急性住院病人、長照機構住民、家庭醫師計畫、居家醫療計畫、國際醫療病人等五類,預計將擴大適用到社福機構、收容所、慢性病穩定病人、安寧療護,以及傳染病流行等特殊期間,不再以偏鄉、離島為核心,希望讓全民受惠。草案將在10月會預告,預告期二個月後會就外界意見調整,預計在明年元旦實施;同時也會配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讓涉及病歷資料搜集傳輸儲存交換的過程符合國際加密規定。(工商時報,李青縈,2022.9.22,https://to.findit.org.tw/4jdcv9)

  •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舉辦2022年度會員大會,關注核酸藥物發展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在2022年10月13日舉辦2022年度會員大會,第十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以「生醫大未來」為主題規畫論壇暨晚宴。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以「生醫大未來─核酸藥物國家隊策略」為題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後,帶動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為主的核酸藥物市場前景看好,估計核酸藥物的需求將以年複合成長率26%的幅度成長,至2027年將供不應求,臺灣應掌握全球核酸藥物供不應求趨勢,採取少量多樣(Scale-Out)模式打造亞洲核酸藥物生產重鎮。生技中心在疫情帶動的核酸藥物市場前景下,亦發揮新藥研發量能,以全方位策略投入核酸藥物的關鍵技術研發,包括:規模化生產製程、脂質奈米微粒(LNP)包覆遞送系統、昆蟲細胞病毒載體生產等多項產品驗證平臺等,為核酸藥物開發與製造提供利基平臺。

在「生技資本市場面面觀」為題的座談會中,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認為,生技製藥業在經濟萎縮中最具抗跌的產業,而臺灣製藥業特別有競爭力,其市值、投資和上市、上櫃比例都高於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目前來看,二期研發的新藥和孤兒藥都很受關注。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表示,法規鬆綁,生技製藥產業條例延長,創投資金、科技和傳產企業加入,資本市場算健康,都是臺灣的競爭優勢,10年前全球新藥臨床登記只有10萬件,目前已到40萬件,足足成長的4倍,可見產業活絡。另外也針對併購議題指出,由於許多公司目前市值相對處於低點,因此也是併購的大好機會,他認為業者不用於過於擔心合併、合作或投資機會到來,臺灣在許多資金後盾下,透過合併,或許更能快速達成公司目標。(工商時報/杜蕙蓉,2022.10.14,https://to.findit.org.tw/4hwlqt、環球生技雜誌/巫芝岳,https://to.findit.org.tw/4jbfd8)

 

國外健康醫療產業重要發展新聞

  • FDA批准支持AI/ML的醫療設備中,高度集中在放射學和心血管領域

美國食品暨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10月5日已將178款支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AI/ML)的醫療設備,添加到該機構已核可的產品清單中(https://reurl.cc/m3VV5G)。

在過去的十年中,FDA審查並授權了越來越多的合法銷售的設備(通過510(k)許可、批准De Novo請求或批准的PMA),並在許多不同的醫學領域使用機器學習,並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針對該項更新的清單,Rock Health做了一項分析,發現FDA批准的AI/ML工具高度集中在「放射學」和「心血管」。其中最常見的治療領域是放射學(到目前為止)的占比有70%。其次是心血管12%、血液學和神經學緊隨其後,各占4%。其他按治療領域劃分的支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AI/ML)的醫療設備科別分別為眼科、臨床化學、普通和整形外科、微生物學、腸胃/泌尿科和麻醉學。該分析稱,放射學已成為開發和應用輔助AI和ML演算法的理想沙盒(Sandbox),從申請人來看,近三分之一(27%)是重複成功案例。領先的是GE Healthcare和Siemens,分別有22個和18個項目。此一沙盒催生了許多成功的數位健康新創公司,包括Zebra Medical Vision和Viz.AI,這兩家公司都在FDA的新名單上出現了多個項目。該分析總結道:「我們仍處於受監管的AI和ML的早期階段,某些治療領域的解決方案集中和其他領域的相對缺乏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希望看到解決方案在其他臨床領域的空白區域迎頭趕上。」

(FD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AI/ML)-Enabled Medical Devices,October 5, 2022,https://reurl.cc/m3VV5G、Pulse check: An analysis of the FDA’s list of AI- and ML-enabled devices, October 8, 2021, Rock Health,https://to.findit.org.tw/4jg5zz、亞洲健康互聯海外中心,2022/10/14,https://to.findit.org.tw/4hzqnw)

  • Google Cloud推醫療成像工具 助AI診斷

醫學影像是醫療領域用於診斷的關鍵工具之一,近年有不少科研團隊利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技術研發人工智能(AI)檢查工具,並將其應用延伸到醫學領域,積極探索(AI)技術在醫學應用方面的可能性。Google Cloud近日亦推出一項專門用於醫學影像的數碼工具套件,令醫學影像數據可以更容易存取、操作等,並藉此協助醫療影像AI的開發。該醫學影像工具套件主要使用AI算法來掃描醫學圖像,提供更快、更準確的診斷結果,幫助提高醫療工作者的生產力,同時改善醫療服務。此外,該工具還提供使用國際影像標準和安全數據交換的雲端儲存服務,也利用晶片設計廠商Nvidia和其針對醫療領域作改善的開源框架MONAI(Medical Open Network for AI)的AI輔助註釋工具自動化標記醫學圖像,並允許使用者以自己的資料庫建立自定義訓練資料集,來建構機器學習模型。(香港經濟日報,2022/10/06,https://reurl.cc/8pKkNX

  • FDA批准Nevro脊髓刺激系統以個體化治療慢性疼痛

專注於慢性疼痛治療的美國醫療設備製造商Nevro宣布,其Senza HFX iQ脊髓刺激(SCS)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Nevro宣稱該系統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利用人工智慧(AI)應用於個體患者反應,來優化和維持疼痛緩解的脊髓刺激(SCS)系統。它包括HFX iQ植入式脈衝發生器(IPG)、HFX試驗刺激器、充電器和HFX應用程式,並將推出專門用於治療慢性背部和腿部疼痛的演算法,包括非手術背部疼痛和疼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根據該公司的介紹,Senza HFX iQ採用數位技術,旨在透過收集患者數據並指導患者通過客製化的治療途徑來優化護理。Senza HFX iQ與其他SCS系統相比具有多項優勢,包括超過2,000萬個數據點和80,000名植入患者的HFX演算法。(亞洲健康互聯海外中心,2022/10/14,https://to.findit.org.tw/4ja3p7)

  • 沃爾瑪開始招募臨床試驗受試者與Walgreens和CVS競爭

繼美國兩家連鎖藥妝龍頭CVS Health和Walgreens,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推出臨床試驗服務後,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於10月11日宣布成立沃爾瑪醫療保健研究所(WHRI),幫助製藥公司和研究公司識別和招募參與者來完成他們的臨床試驗,以助力實現更安全、更高品質和更公平的醫療照護。沃爾瑪目前正與虛擬臨床試驗管理平台Laina Enterprises合作。沃爾瑪醫療保健研究所將專注於創新干預措施和藥物,這些干預措施和藥物可以對包括老年人、農村居民、婦女和少數族裔在內的代表性不足的社區產生影響。WHRI最初的重點是納入慢性病治療和創新治療研究,這些研究應該包括來自這些社區的成員。(亞洲健康互聯海外中心,2022/10/12,https://to.findit.org.tw/4jk8zb、鉅亨網/張祖仁,2022/10/11,https://to.findit.org.tw/4gzx33)

  • NovaSight弱視數位治療治療設備獲得FDA核准!

弱視是兒童視力缺陷的最常見原因,全球3%的兒童受此影響。一般治療方法是用眼罩或模糊眼藥水遮擋視力較好的眼睛,迫使大腦依賴視力較弱的眼睛。但由於佩戴眼罩影響患者形象以及模糊眼藥水使用感差等問題,使得患者治療時期依從性差。近日,以色列NovaSight公司開發出了一種全數位化方法,現已獲得FDA批准,允許美國兒童使用眼睛跟踪設備來治療視力下降,旨在透過訓練視覺系統同時使用雙眼來提高視力和立體視力。

NovaSight的弱視治療設備CureSight系統由一副紅藍色的治療眼鏡組成,依靠演算法和眼球追踪技術的運算,該系統將播放給用戶視力較强眼睛的圖像進行模糊處理,這鼓勵大腦從弱視眼捕捉完整的圖像細節,並與强視力眼協同工作,以填充每個圖像的細節。NovaSight提交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標準眼罩遮蓋法相比,CureSight系統在治療弱視方面産生了類似的結果,FDA對試驗結果表示認可。值得一提的是,CureSight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美國醫學協會(AMA)授予CPT代碼(保險支付成為可能)的數位弱視治療方案,並且,在今年即將修訂的AAO弱視治療指南中,將把數位治療納入其中。此外,此次FDA的批准使得弱視患者遠距居家獲得CureSight治療成為可能。(智東西、思宇MedTech,2022-10-11,https://to.findit.org.tw/4gupq9)

  • MRM成為首家獲得FDA用於治療纖維肌痛的雷射療法廠商

2022年10月04日Multi Radiance Medical (MRM)宣布,成為首家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與纖維肌痛(fibromyalgia)相關的疼痛的雷射治療法(Laser Therapeutic)廠商。

Multi Radiance Medical的MRM FibroLux雷射療法為患者提供了一種非藥物、非侵入性和無副作用的纖維肌痛治療方法,該方法現已獲得FDA批准。與藥品一樣,光電設備透過臨床研究進行驗證,並使用精選波長的組合提供最佳劑量的光能,以正確的劑量(時間和功率)和理想的劑量(應用頻率)給藥,從而産生一致、可重複的結果。在接受FibroLux治療的受試者中,壓痛點計數减少了20%或更多,在研究終點具有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百配健康,2022.10.04,https://reurl.cc/qNxl93

  • Xact Robotics今年二度獲FDA核可實現完全遠距手術

2022年10月4日,Xact Robotics宣布,搭配其Xact Ace手術機器人系統的ACE Xtend遠距控制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許可,允許使用者從控制室遠距控制僅手掌大小的Xact Ace微型機器人系統。Xat Ace機器人系統最早在2020年獲得核准,用在電腦斷層CT所引導之經皮手術,在今年5月再度獲得FDA核准,用於腫瘤消融手術。XACT ACE機器人系統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將圖像的手術規劃和即時監控,與免提精確機器人插入和非線性轉向相結合的技術。使用XACT ACE機器人系統進行消融探針的插入和轉向,醫療系統現在有可能通過快速和準確的探針放置來節省時間,有助於整個手術的效率和成功。(環球生技雜誌,2022.10.13,https://reurl.cc/ER3xxm、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2022.5.21,https://reurl.cc/m3V8V1)。

  • Intelerad Medical收購Life Image邁向全球最大醫學影像交換網絡之路

2022年9月15日,全球領先的醫學成像解决方案供應商Intelerad Medical Systems宣布收購了Life Image公司,後者曾是全球最大的臨床和成像數據圖像交換網絡公司。據Intelerad官網顯示,此次收購總投資近10億美元,兩家領先的圖像交換提供商的合併,將創建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圖像交換網絡。

Life Image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圖像共享網絡公司,提供臨床和影像數據的訪問。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家擁有Real World Imaging™技術的公司。憑藉獨特的工作流程、多種標準和允許連接到其他數據類型和網絡的平臺,Life Image在互操作性方面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收購方Intelerad Medical Systems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是為醫療保健行業提供醫學影像軟體和服務的領先供應商之一,暨專門為放射科醫師提供診斷查看、報告和協作解决方案。Intelerad的企業成像解决方案已獲得KLAS(全球醫療保健服務研究權威機構)的全球認可。

此非Intelerad首次併購,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年內Intelerad至少完成了8次收購。透過此次交易,Intelerad和Life Image合併後的醫學成像網路將在全球管理超800億張圖像,無論提供者或患者在哪裏,都可以7x24h地從任何設備上進行數位圖像共享,這將大大改善患者護理現狀並减輕護理人員的負擔。(思宇MedTech,2022.10.1,https://reurl.cc/5p6mnv

  • StartUp Health Insights公布2022年第三季全球數位醫療投資數據  投資急降至疫情前水準

2020年與2021年對數位醫療是一大轉折點,COVID-19突襲,讓醫療系統對數位技術、民眾對數位醫療的需求更為迫切,也驅使讓許多國家政府對遠程醫療法規大大放寬了對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使用者的要求,讓投資人對於數位醫療與虛擬照護解決方案的新創,產生濃厚興趣。也讓2021年數位醫療的投資金額翻倍登頂。然而這是一個「異常」現象,進入2022年後疫情時代,疫情紅利稀釋,加上通膨、升息行動導致今年全球金融市場震檔,投資人趨吉避凶的原則下,重新進行投資部位與對象調整。數位醫療沒有例外,也跟其他產業一樣投資大幅下滑。

根據StartUp Health Insights最新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全球數位醫療投資金額大約為40億美元,比第二季下降40%,比第一季下降了57%。2022年前三季總投資金額達到200億美元,比2021年同期340億美元下降了55%。儘管這些下降幅度很大,但仍高於2020年同期的168億美元。代表經過兩年的投資繁榮後,數位醫療的投資又回歸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StartUp Health Insights,FINDIT研究團隊分析)

 

  • RockHealth揭露美國數位醫療今年第三季投資金額跌至2019年以來單季最低

根據RockHealth數據,2022年第三季美國數位醫療季投資金額大幅下跌,僅有125件交易,募得資金22億美元,比第二季下降48%,且不到去年同期290億美元總額的一半,為2019年以來最低的單季。

根據報告指出,第三季僅收錄六筆C輪或更高輪次的投資,占該季度總交易量不到5%,相對於第二季的19筆和第一季的32筆,明顯看得出資金萎縮。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僅收錄了兩筆數位健康鉅額投資(總額達1億美元或更多),來自心臟病發作預測應用程式Cleerly(2.23億美元)與自心理健康提供者支持工具包Alma(1.3億美元)。(Rock Health Funding Database Insights,FINDIT研究團隊分析)

 

參考資料來源:

FDARock Health、思宇MedTech、經濟日報、工商時報、鉅亨網、環球生技雜誌、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百配健康、智東西、亞洲健康互聯海外中心、中華開發金控新聞稿、aetherAIYahoo財經、中央社、財經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