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新創如何成為助攻企業永續的推手
去年開始,不少企業開始提倡「永續」議題,因此你可能也對「ESG」代表的企業社會責任耳熟能詳。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熱門關鍵字「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其實當時個資法在臺灣已施行20年以上,但始終沒被重視,直到歐盟GDPR的開罰日期將近,才受到大家的關注。相同的,國際關於永續發展之公約已久,最近也是因為歐盟擬於2023年實施碳邊境調節稅,各國立法罰則也陸續頒布,這才成為目前的顯學。
國發會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並期盼在不同關鍵里程碑下,促進綠色融資與增加投資,確保公平與銜接過渡時期。
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總統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因應國際社會的要求,國家與企業均瞄準零碳排,這也牽動著我國政策的執行方針,包括能源轉型、社會轉型、產業轉型以及生活轉型。國發會在2022年3月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行政院會在4月21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目前正在立院審議中。
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會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然而,這樣宏觀的目標執行上相當不易,每個環節都需要政府各產業部門拿出決心與解決方案才有機會達成。其中,我看到了運輸部門的規劃相當符合當前市場潮流,不只是要積極提升無縫轉乘的便利性,更設定2030年的新能源機車銷售應占新車銷售比的35%。同時也將建制基礎電網(電動樁)設施及健全(充)換電場站定為目標。我國規劃以交通角度切入佈局新能源,這與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建立特斯拉的發展願景,若合符節。
可以說,「淨零碳排」成為新動力,讓新能源有了全新的商機,直接間接促使各項投資投入相關技術,創造出各種應用場景的商機願景。就連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都曾公開指出,汽車產業未來的全球產值將可能上看4兆美元,規模遠遠超過筆電、PC及半導體產業,而且當全球車廠都投入電動車的此刻,更強化了充電樁是第一步不可或缺的剛性需求。
我預期,當市場上消費者被「永續」這議題潛移默化時,剛開始將因為新能源交通載具的使用而改變能源的使用習慣,進而也會改變能源的結構和供應管道。初步,充電樁的需求將漸漸大於對加油站的需求,可以預期政府將積極補助與鼓勵民間建置大量的充電樁基礎建設,乃至後端充電樁之管理後台,多管齊下以滿足推動新能源交通載具的最後一哩路,達成無噪音、無排廢之目標。中期,在家家戶戶均擁有電動車時,在每台車上所自帶的大型電池均與電網連接後,將可成為政府電能供應的最佳緩衝,紓解夏季日間與落日時點的跳電危機。
碳排淨零的階段目標,先從具有盤點企業碳排放能力開始
如同個人時間管理的優先順序陷阱,在企業資源的配置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通常會錯受忽略,直到事態「緊急」起來。例如所有人都認同「數位轉型」議題,但若不是這二年疫情衝擊讓人不得不改採線上模式,維持商業的運作,企業也多半對換用數位工具興趣缺缺。相同的情形在「資安」、「個資」這些題目上都非常明顯。若從事後來看,真正最後產業的贏家,通常都是針對這類難做的重要議題規劃執行得當的企業。
對於「碳排放」議題,涉及人類生存問題,自然所有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但由於人性自利的緣故,多數人仍處於認為減少碳排放是政府的事,或是可以稍晚再做。這類的議題,就必須透過國際組織或國家的法規訂出政策與法規,才能引導人們認同遵守。
從1992年起,在國際法規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成為國際法上最主要推動各國立法的前提。因此各國都有類似的溫室氣體控制的國內法立法完成。
在臺灣法規面的要求上,金管會已經明文要求實收資本額達到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都必須要在2023年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這表示編寫永續報告書已經是上市櫃公司營運的「標配」。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截至今年3月1日,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2020年度永續報告書之上市公司共有430家(共計948家),上櫃公司共有156家(共計782家),總計586家。從目前上市上櫃公司總數1730家來看,這樣的比例約是33.9%,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僅如此,行政院也承「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目的是為了強化ESG資訊揭露內容及品質。此外,未來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最快2024年將可能開始徵收「碳費」。法規的強制力使得企業對於碳排放之規劃,勢在必行。
從而「淨零碳排」已經是企業現在持續經營的必要配備,特別需要釐清的是,多數人可能都認為「減碳」是面對上述議題的重點,不過事實上在國內外的法規要求上,是區分「盤點」及「減排」二大步驟的,目前企業馬上面臨的是必須先具有「盤點企業碳排放量」的能力。若以企業的會計概念來類比,該要求先能掌握企業的帳務數字,才能討論如何增加利潤。相同的,有些企業雖然並非上市櫃公司,也非金融產業,但是因為要接國際大品牌客戶的訂單,而客戶因為美國、歐盟對其上市櫃公司也相同的有編制永續報告書的要求,因此大客戶也就會對供應鏈廠商要求能提供碳排數字供他合併計算。這就是來自供應鏈的要求,這樣的需求對於臺灣以代工製造業為核心產業的經濟體來說,動力更為強烈!
如果你還認為投入節能減碳的布建是一種成本概念的話,可能該開始轉變思維了,因為光「碳排放計算」這個議題就已經不是影響成本增加的問題,而已成為未來是否能接單的關鍵。正因如此,不少新創團隊也看到了機會跟著力點,當2024年金管會規定要開始實施第三方機構查驗上市櫃公司的碳排、2027年要針對所有上市櫃公司要求進行碳盤查,有好些新創團隊則瞄準此種痛點而提供各類的解決方案,例如Commeet、Chimes AI等等都是,我非常看好這樣的契機。
此時此刻,整個消費環境正在建構當中,新創團隊應該要致力嗅出可能著力的切入點,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並創造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