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2.03.23

【2022.03交通科技動態】Cruise於2月獲軟銀領投13.5億美元投資,3月份軟銀脫手Cruise所有持股

本月交通科技領域動態消息,將收集國內外報章與科技媒體等報導為參考來源,整理最新的自駕車、電動車與共享汽車近期重要消息報導,提供各界掌握交通科技最新發展概況。

 

一、自駕車

1.軟銀於3月份脫手Cruise所有持股

軟銀願景基金於今年2月份再向Cruise注資13.5億美元。主要是支持Cruise開啟RoboTaxi的商用落地。3月份GM 以 21 億美元,買進願景基金對自駕新創公司 Cruise 所有持股,此舉代表日本軟銀集團自此退出所有對 Cruise 的投資,也讓通用對這家尚在虧損公司的持股增至 80%。 (網易、鉅亨網:https://reurl.cc/02qNoA、https://reurl.cc/OpNWXv)

2. 嬴徹科技(Inceptio Technology)獲1.88億美元B輪投資

中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嬴徹科技獲紅杉資本與君聯資本領投的1.88億美元B輪投資。嬴徹科技將利用本輪投資於自行研發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聯合產業夥伴推出更多量產車型,並加速在電動化領域的布局。自2021年底,嬴徹科技已聯合主機廠夥伴率先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卡車的前裝量產,並與多家行業領頭貨主在多條線路上展開常態化的商業營運,成本優勢得到驗證,營運規模快速成長。 (新浪新聞:https://reurl.cc/l9W6gE)

3. 加拿大光達公司LeddarTech獲1.16億美元D輪投資

加拿大光達公司LeddarTech 提供靈活、穩健和準確的ADAS和AD感測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宣布成功獲得D輪投資 1.16 億美元,領投人為FS Investors,跟投的公司包括 Investissement Québec、BDC Capital、Go Capital、Fidelity Investments Canada ULC 管理的部分基金、Fonds de solidarité FTQ、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ams OSRAM、Desjardins Capital、UI Investissement、Cowen Investment II LLC 和其他 LeddarTech 管理層。 (新頭條: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78313)

4. 奧地利TTTech Auto獲2.5億歐元新融資躋身獨角獸行列

成立於1998年的奧地利軟體公司TTTech Auto獲得Aptiv, Audi AG的2.86億美元投資,市值估計已超過10億美元。TTTech Auto主要股東除TTTech Groupe外,尚有Audi、Aptiv、Samsung、GE Venture,以及Infineon Technologies。主要客戶包括:福斯集團、中國上汽集團、BMW以及韓國現代/KIA。TTTech Auto開發之自動駕駛安全軟體平台MotionWise已安裝於200萬輛以上各品牌車種使用。 (駐奧地利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https://reurl.cc/LpOG8a)

5. 全球最值得信賴的自駕車品牌,特斯拉奪第一

「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最值得信賴的車廠」是由AutoPacific製作的調查報告,全球共有 56 家車廠參與其中。而特斯拉在這份調查報告中,以32%的得票率榮獲第一名,另外Toyota 與BMW分別位居二、三名。 (果仁:https://reurl.cc/l9Wxkl)

 

二、電動車

1. 瑞典電動汽車公司Volta獲C輪投資2.6億美元

據Techcruch報導 ,成立於2019年的瑞典電動汽車初創公司「Volta」近期宣布最新完成由Luxor Capital Group領投的2.6億美元C輪投資。該公司專注於電動汽車生產,當前公司估值略高於4.9億美元。「Volta 」主打適用於城市運輸的電動車輛,與市場上現有耗油、笨重的同類產品相比,Volta 旗下的車輛更安全,碳足跡也更小。本輪的資金將投入到工程和業務營運當中。 (MdEditor:https://reurl.cc/3jn2Yj)

2. 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獲20億元人民幣D輪投資傳年內來港上市

哪吒汽車品牌所屬公司合眾新能源已於近期獲得D輪20億元人民幣(3.15億美元)投資,主要投資機構包括中國中車旗下的中車基金和深圳市國資背景的深創投等。D輪系列投資之後,哪吒汽車估值超過250億元人民幣。哪吒目前已開啟目標估值約450億元人民幣的Pre-IPO輪募資,並計畫於年內啟動赴港上市。 (智富:https://reurl.cc/3jnzrO

3. 小型電動車公司陷生存困境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高端和低端車款分別占有大半市場,在新能源車下鄉政策推動下,以五菱宏光MINI EV為代表的小型電動車廣受中國消費者歡迎。但近期面對原物料價格上漲、晶片短缺以及新能源補貼減少,小型電動車亦陷入生存困境。

自2009年起推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於2022年告終。政策指出,2022年新能源車補貼將較2021年減少30%,且2022年成為新能源車補貼的最後一年,使中產新能源車於年初掀起一波漲價潮。 (工商時報:https://reurl.cc/dX3NDk)

4. 電動車電池技術每年「僅進步 7%」

根據許多科學家、工程師、新創公司、分析師的說法,「電池的技術有突破性的進展」、「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電池的發展將在近期將有豐碩的成果」等說法可能都是無稽之談。美國電池新創公司 Conamix 的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表示,在這一行待久了,就會經常聽到一種說法:「騙子,騙子,一切都是幌子。」

這些年以來,電池技術的進展變得相當緩慢,僅以每年7%至8%微幅進步;即便距離特斯拉成立的時間已經過了19年,但是電池的技術仍未出現顯著的進展或突破。電池商業化的進展緩慢,原因不一而足,但是最為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技術」。首先,電池內部的複雜結構必須應付使用需求,而無數次充電與放電的反覆循環過程會造成電池效能衰退,而且並非加大電池容量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再者,雖然電池的設計已經過研發測試,但是有別於實驗室的標準化測試,電池仍必須通過各項一般環境使用的考驗,包括提供車輛足夠的動力、儲存足夠的電能以增加里程續航、應付無數次充電與放電的反覆循環過程、在高溫和低溫環境正常運作、以及當車輛遭受撞擊後電池不容易著火等試煉。另外,即便技術有所突破,電池的生產必須投入龐大成本,卻又必須控制電池售價以避免造成電動車車價過高之因素,造成電池商業化進度無法突飛猛進。(科技報橘:https://reurl.cc/NpMvx6

5. 不單押電動車 日系車廠同時押注環保燃料引擎車

日本幾大車廠針對未來為運輸進行分散風險規劃,不單押電動車,也重視研發使用更環保燃料的車輛。美國與歐洲的車廠,則是全力放在使用電池的電動車。因此有人批評日本車廠維持廣範圍的選項,會在電動車研發方面落後。例如Toyota去年12月宣布的8兆日圓投資計畫,其中670億美元放在電動車,其他還是押注到油電混合和氫能技術。 Subaru訂定的2030年全球銷售目標,則是電池電動車以及碳中和混合動力車合計占40%銷售。 (聯合新聞網:https://reurl.cc/Y9agQl)

 

三、共享汽車

1. 美國共享電動自行車公司Superpedestrian獲1.25億美元C輪投資

成立於2013年的美國共享電動自行車公司Superpedestrian獲Antara Capital, Citi, FM Capital, General Catalyst, Jefferies, Sony Innovation Fund, Spark Capital等投資人的1.25億美元C輪投資。該公司因創造了Copenhagen Wheel而出名,這款產品包含了一個可充電的電機,它能將一輛自行車變成混合動力的車輛。除了這款產品,這家公司還銷售完整的自行車,以及自行車共享系統和平台。Copenhagen Wheel包含了感測器、內建的控制器以及配套的軟體,這些軟體能簡化共享自行車的管理。 (壹讀:https://reurl.cc/7e8anQ)

2. Revel獲1.26億美元B輪投資,加速推進叫車服務電動化

成立於2018年的美國電動車叫車服務公司Revel,獲得由黑石創投領投的1.26 億美元B輪投資。Revel與同樣致力於共享出行的Uber和Lyft不同,前兩者採用輕資產的商業模式,由司機或車輛租賃基地擁有車輛,Revel公司的車輛則全部歸其自身所有,且只使用特斯拉的電動車,其車隊均為特斯拉Model Y而受到用戶歡迎。 (網易: https://reurl.cc/3jnzGj

3. USPACE進軍共享電動車市場,新服務「Udrive悠駕」將為特斯拉車主帶來額外收益

共享車位平台新創USPACE宣布推出新品牌「Udrive悠駕」進軍共享電車服務,主打特斯拉系列車款,透過USPACE App一鍵租車到府,還可以享有USPACE停車場充電樁的免費充電優惠。特斯拉正積極尋找可以設置充電樁的地方,而USPACE正好有許多的停車場與土地,因此被特斯拉相中;而USPACE也很看好電動車的高速成長,特斯拉更是臺灣電動車市占率最高的品牌。 (Meet小創: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8882)

 

資料來源:網易、鉅亨網、新浪新聞、新頭條、駐奧地利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果仁、MdEditor、智富、工商時報、科技報橘、聯合新聞網、壹讀、Meet小創(張嘉玲摘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