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unchbase News
一、2021年農業科技投資趨勢
人們對食品、投資的看法的轉變,以及由 COVID-19 所帶來的變化,使農業科技領域相較以往吸引到更多資金,也有更多的投資交易事件發生。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2021年是農業科技創紀錄的一年,投資新創的交易共有440筆、近50億美元,遠超過2020年的422 筆交易、33億美元。
圖1、2017年至2021年農業科技獲投金額與交易件數
二、獲投新創亮點案件
2021年就有四筆獲投金額超過2.5億美元的交易,分別是:
-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Pivot Bio 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可在從空氣中提取氮並提供給植物,改善其生長狀況,2021年7月共募集到D輪4.3億美元資金,領投者包含新加坡淡馬錫主權基金、DCVC;
- 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Nature's Fynd是從微生物中提取純素營養蛋白的開發商,該公司也在2021年7月完成3.5億美元的C輪募資,領投者為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農業科技和商業平台 FBN,可運用數據及科技,協助家庭農民極大化其農場的利潤。在2021年 11 月募集3 億美元的 G 輪資金,領投者為富達管理與研究公司;
-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Apeel Sciences開發植物衍生保存期限延長技術,於2021年8月完成2.5 億美元的E輪募資,領投者為新加坡淡馬錫主權基金。
農業科技新創獲投的速度在今年似乎沒有放緩,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在2022年起一個多月以來,該業別已吸金超過10億美元。
其中以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南舊金山的垂直農業新創公司Plenty貢獻最大,該公司獲得由新投資者One Madison Group和JS Capital領投的4億美元E輪資金,戰略合作夥伴沃爾瑪和現有投資者軟銀願景基金亦參與本輪募資。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Plenty成立於2014 年,迄今已募集9.4億美元資金。
表1、獲投金額超過2.5億美元之食品農業科技交易事件盤點
三、扭轉農業科技早期投資的轉捩點
1.消費者偏好改變
在投資農業科技或在該領域工作者,指出為何長期以來被認為變化緩慢,且不太可能帶來巨額回報的農業科技產業,現在獲得大額資金的幾個原因: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尤其是千禧世代(millennials),在食品口味、營養和永續性方面不斷變化的購買習慣,意即消費者是關鍵因素。因消費者想要更營養、不同口味的食物,在一年中不同時間想吃什麼,以及所吃的食物中含什麼成分等期望,。
新創Plenty的執行長Krishnan表示,雖然千禧世代在食物方面有不同的需求,但嬰兒潮世代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有不同的需求。這導致了不同的食物生產方式,無論是透過基因改良、發酵還是垂直農業的方式。
2.垂直農業崛起
在農業科技領域中,例如垂直農業新創已成為其中一種受歡迎的投資標的。其基本概念是,農產品的種植產量高於其他種植方式,既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同時也減少殺蟲劑和其他化學物質的使用。
總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垂直農業公司Kalera最近宣布預計透過與SPAC的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首席商務官Henner Schwarz表示,該交易訂於今年4月底完成。他同意消費者的偏好發生了變化,導致人們對垂直農業,特別是農業科技的興趣增加。“消費者想要當地種植的、超乾淨的、不使用農藥的產品,”他說。“這是很大的驅動力。”
3.COVID-19及氣候變化成為主要推力
除了消費者偏好的改變之外,COVID-19也是另一個主要推力。COVID-19打亂跨國運輸時程,促使許多國家尋求增加國產糧食的數量,以確保糧食安全並減少供應鏈中斷的影響。
專注於食品農業投資的創投基金S2G Ventures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Krishnan 表示,雖然「農業科技1.0」集中在遺傳學、殺蟲劑和施肥等領域,但「農業科技2.0」更關注數位化、數據科學和替代農業(alternative farming),有助於應對COVID及其造成的供應中斷和勞動力問題。
“數位化之類的東西變得很重要,因為人們期望能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visibility),因為想知道作物產量,”他補充表示,由於勞動力短缺,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也變得更有價值。
然而,不僅是COVID-19導致農業科技領域更加關注糧食產量和供應鏈可視性等問題,還有氣候變化。由於環境和氣候變化,零售商和分銷商已經調整其保存食品的方式。
4.投資者對農業科技的展望
最後,推動農業科技向前發展的力量,也許也是對投資者最重要的一點,是為該領域的投資提供更大的流動性。
從歷史上來看,為農業科技新創企業投資提供出場機會和流動性最有可能的途徑,是將其出售給像美國主要的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Corteva(曾是杜邦的農業部門)這樣的大型收購方,或是像拜耳(Bayer)這樣在農業科技領域擁有分支的企業集團。然而,無論是SPAC還是傳統的IPO路線,公開市場對農業科技公司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食品設計和可持續發展平台開發商Benson Hill和RNA設計與研究公司 GreenLight Biosciences,是近年來兩個IPO的例子,顯示這兩家公司已經為獲得更多收入做好準備。而投資出場方案的選擇性顯然會影響投資者對該領域的投資。
四、結語
從台灣的情況來看,同樣受惠於COVID-19疫情,2020年新型農場系統(如智慧農場)、農業生技及雲端廚房新創相繼獲投,該年度共有18件獲投交易;2021年至7月底為止,共有4件獲投交易,獲投新創均為疫情下的得利者,包含打造全自動化飲料機台的配配品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餐廳直接向生產者採購蔬菜食材的平台及於疫情間推出蔬果箱的菜蟲農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雲端廚房新創三食櫃股份有限公司(3 SQUARE)。在全球新創掀起海外SPAC熱潮,以及台灣新創陸續出海掛牌之際,相信這股風潮應該很會吹到農業科技領域新創身上。
參考資料:
Chris Metinko, Why VC Investors Are Plowing Record Sums Into Agtech, Crunchbase News, 2022.2.10. https://news.crunchbase.com/news/agtech-startups-vc-funding-data/?utm_source=cb_dai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220210&utm_content=intro&utm_ter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