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2.02.05

【M&A動向觀測】2021年全球M&A金額突破5兆美元,科技與健康醫療為併購大熱門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爆發迄今,已邁入第三年,全球3.5億多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500萬,病毒變異株接踵而至。在滾滾熱錢和股市上漲的帶動下,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市場迎來歷史新高的榮景。展望2022年,面對不斷突變的新冠疫情、反壟斷監管收緊、通膨和升息前景的多重因素干擾,華爾街銀行家普遍認為,企業併購狂潮並未浮現趨緩跡象,甚至有望繼續創高。在全球併購重返復甦活躍的道路上,本文將為大家解析2021年全年全球M&A趨勢,包含總交易金額、地區併購活動變化、熱門的併購領域、熱門領域中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策略性收購案、台灣併購動態,並展望2022年全球M&A前景與可能的影響因素。

 

一、全球2021年併購交易總額 史上首度突破5兆美元

在低利降低收購成本、疫情加速數位和科技轉型、SPAC爆發以及ESG議題發燒等因素助攻下,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突破5兆美元。根據Dealogic在2021/12/31網站資料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M&A金額比2020年同期增加57%至5.54兆美元,超越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所締造的4.42兆美元紀錄。

另外,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也在近期發布《2022全球併購產業趨勢報告》(Global M&A Industry Trends 2022)指出,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和交易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超過62,000件、金額為來到5.1兆美元(約新台幣141.75兆元)。其中2021年有將近40%的交易與私募股權基金有關,已明顯超越過去5年平均約25%的占比。

二、打破2020年三分天下格局,2021年美洲拿下過半的M&A交易金額,美國占46%

以M&A交易的賣方(資金接收方)為統計基準,根據Dealogic數據來看,2021年全球M&A交易金額主要流向美國,金額突破2.5兆美元,占比由2020年39.63%大幅上升至46.31%。若加上加拿大與拉丁美洲M&A金額,整體美洲M&A金額達2.8337兆美元,占全球M&A金額的51.15%,遠高於2020年四成不到的水準。其中加拿大M&A金額成長107%,美國成長74%,拉丁美洲成長85%,顯示美洲地區M&A熱度升溫。

其次為歐洲M&A交易金額成長40%,約占全球交易的22.26%,與去年水準接近。至於亞洲(不含日本)的M&A金額約占16.99%,成長23%,而日本M&A金額衰退31%,占比則縮小至1.68%,主要是因2020年有NTT DoCoMo高達403億美元的鉅額併購案。亞洲M&A占比為18.67%,較2020年全年占比26.05%萎縮許多。

三、科技與健康醫療依舊是併購大熱門 

根據Dealogic的統計,2021年全球M&A交易金額前五大領域分別為科技、健康醫療、不動產、金融與公共事業與能源。拜COVID-19大流行,加速對科技的應用,也挑戰企業韌性,使得「科技」與「健康醫療」在2021年仍為收購的熱門標的。特別是今年SPAC暴增,尤其是「科技」領域更是SPAC目標,2021年科技領域M&A的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74%。

此外,由於疫情當下,不良資產和困境資產投資在經濟調整和轉型當下是個熱門話題,使得不動產在2021年併購交易金額也大幅成長123%,躍升至併購金額第三大領域。金融則排名2021年M&A交易金額的第四大,其中地區性銀行業務合併熱絡是驅動力;第五大為公用事業與能源,則因擴大業務與ESG議題促使M&A成長。

四、2021年熱門中大型併購案件分布的領域

本文以Crunchbase的資料為統計基礎,進一步盤點2021年M&A交易金額十億美元以上的中大型案件,併購件數前六大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74)、金融(53)、能源與公共事業暨礦產(39)、企業軟體與IT服務(37)、零售/電商(26)與娛樂媒體(25)。

若就M&A交易金額來看,破千億美元的交易案共有6件,排名依序為健康醫療(3,200億美元)、金融(1,969億美元)、能源與公共事業暨礦產(1,333億美元)、企業軟體與IT服務與交通運輸(1,281億美元)、交通運輸M&A(1,092億美元)與娛樂媒體(1,076億美元)。雖然交通運輸M&A案件並不多,但因為是資本密集產業且都是以大型收購案為主,使得交通運輸躍升至M&A交易金額第五大。

五、2021年百億美元以上的代表性企業策略性收購案

近年來,企業收購案持續受到外界關注,此種基於公司策略、營利考量、取得技術或專利甚或是研發人才、資源分享等種種因素,透過購買、販售或者與其他企業之結合等手段,來達成讓企業快速成長與擴張之目的,因此,與一般私募股權收購案件以報酬為優先考量不相同。挑選2021年代表性企業策略性收購案件,為大家分述如下:

1.媒體領域併購案:AT&T旗下華納媒體以430億美元收購Discovery

2021年全球最大的M&A交易是AT&T旗下的華納媒體(WarnerMedia)與Discovery在5月17日宣布以430億美元合併成立新公司「華納兄弟Discovery」(Warner Bros. Discovery),合併交易預計2022年才會完成。合併後的新公司,將由AT&T持有71%股權,Discovery持有29%股權,同時AT&T將在此次交易獲得總值達430億美元的現金、債券,以及華納媒體部分保留債務。兩大媒體合併後將鎖定全球串流影音內容市場,將與Netflix、Disney+並列串流平台巨頭。

2.金融領域併購案:Square斥資290億美元收購Afterpay,進軍「先買後付」市場

數位支付系統Square在2021年8月宣布收購澳洲支付新創Afterpay(先買後付),Square將以全股票交易收購Afterpay所有股票,若以Square 2021年7月30日收盤價計算,這項併購案總值將達290億美元。Square計畫將Afterpay先買後付平台整合至Seller及Cash App事業單位,這麼一來,就算是規模很小的商家,也能在顧客結帳時提供先買後付選項。Afterpay消費者可直接透過Cash App管理分期支付項目,Cash App顧客也可直接在應用程式內搜尋商家及先買後付服務。

3.健康醫療領域併購案:甲骨文以283億美元收購電子病歷公司Cerner,跨足雲端醫療市場

企業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在2021年12月傳出每股95美元的價格以全現金交易的方式收購電子病歷公司Cerner,其收購總額落在283億美元。預計甲骨文能夠透過雲端服務來提高醫療保健領域的相關影響力,預計該收購會在2022年度完成,這將成為甲骨文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全現金交易。身為全球第二大的軟體供應商,甲骨文長期以資料庫產品與服務聞名,雖然近年積極深耕雲端運算市場,表現仍大幅落後亞馬遜、微軟等市場領導者。然而,本次對Cerner的收購案可望幫助甲骨文在醫療保健產業技術領域建立龐大的支點。

4.健康醫療領域併購案:微軟以197億美元併購語音識別技術公司Nuance

微軟(Microsoft)在2021年4月宣布以1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I語音辨識公司Nuance,微軟表示這次交易目的是為了增加在醫療市場的占有率,並使潛在市場大小一舉擴大至5,000億美元。Nuance是AI及雲端技術醫療應用的領導企業,擁有超過1萬名醫療領域客戶,包括各大醫療機構及研究單位,超過77%美國醫院都使用Nuance的解決方案,且2020財年(截至2020年9月)其營收也較前一年同期成長37%。此外,Nuance也曾協助蘋果開發Siri語音助理。目前這筆交易已經通過美國、澳洲與歐盟監管單位的批准,目前尚待英國同意。

5.健康醫療領域併購案:賽默飛世爾以174億美元收購全球知名CRO公司PPD,加速CRO行業整合

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在2021年4月公告,以1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委外研發服務(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 CRO)公司PPD,以加強對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臨床研究服務。PPD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為生物製藥和生物技術行業提供藥物研發服務(CRO)的公司,由藥學博士Fred Eshelman於1985年在馬里蘭州創辦, 迄今已有35年歷史。作為CRO巨頭的PPD命運多舛,曾經歷過退市再上市。預計在PPD的加入,賽默飛世爾科技將在臨床開發領域提供涵蓋從藥物發現,安全性、有效性和醫療效果的評估,到藥物臨床試驗管理,以及藥物開發和生產全流程的世界級服務。

6.健康醫療領域併購案:Optum將以130億美元收購全美最大醫療支付系統公司Change Healthcare

保險業巨頭United Health Group旗下的Optum在2021年1月宣布以130億美元收購醫療科技公司Change Healthcare,以加強其在醫療保健技術服務。Change Healthcare成立於2006年,並在201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為收入和支付週期管理和臨床資訊交換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收購後,Change Healthcare的資料分析、研究和收入週期管理產品將整合到Optum的服務專案中,以簡化醫療服務中的臨床、行政和支付流程。

7.健康醫療領域併購案:德國柏林CRO企業ICON以120億美元收購美國CRO企業PRA Health Sciences

總部位於都柏林的CRO企業ICON於2021年2月24日,宣布將以120億美元的股票和現金收購美國CRO企業PRA Health Sciences,使ICON將躍升為僅次於IQVIA的全球第二大CRO企業。在幾年前的一系列CRO收購之後,這個大型市場似乎趨於平靜。目前隨著行業逐漸擺脫2020疫情流行,CRO收併購或許又將活躍起來,除了價格因素,遠距數位化在醫療領域的全面爆發也是重要原因。因為疫情擾亂了臨床試驗的招募,並迫使製藥公司採用虛擬試驗,該試驗使用新的患者數據收集和監控方法,例如視訊對話、穿戴式設備和活動追蹤器等。2020年3月,PRA Health便開始部署其遠距CRO計畫,顯然ICON也是看中了PRA在遠距CRO領域的發展潛力。

8.企業軟體與IT服務領域併購案:艾默生電氣公司旗下工業軟體業務與Aspen Technology合併,此筆交易價值約110億美元

艾默生電器(EMERSON)公司在2021年10月宣布,將以約11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軟體部門與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Aspen Technology合併,以提振其工業自動化業務,以滿足從公用事業和採礦到化工和汽車等眾多行業。合併後的工業軟體公司將包括艾默生的電網現代化技術和地質模擬軟體,以及 AspenTech 為採礦、製造和製藥行業提供的軟體產品。

9.企業軟體與IT服務領域併購案:報稅軟體TurboTax開發商Intuit斥資120億美元收購數位行銷業者Mailchimp

報稅軟體TurboTax開發商Intuit在2021年9月宣布斥資約120億美元收購數位行銷業者Mailchimp,Intuit擬藉合併提供中小企業客戶更廣泛的服務,以因應當前不斷成長的市場契機。Intuit將以現金與股票併購未上市公司Mailchimp,預計2022財年第二季完成交易。Mailchimp成立於2001年,最初以網頁設計代理商起家,隨後重心轉移至電子郵件行銷,另還提供其他數位廣告服務和客戶關係管理工具。Mailchimp在小企業之間廣受歡迎,所服務的單月活躍用戶達240萬,其中80萬為付費用戶,此外約有一半用戶在美國以外地區,去年營收成長20%至8億美元。

10.不動產務領域併購案:德國住宅房地產公司Vonovia同意以190億歐元收購競爭對手Deutsche Wohnen

德國住宅房地產公司Vonovia在2021年5月宣布,同意以190億歐元(合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Deutsche Wohnen,這是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房地產收購交易,將重塑德國的房地產行業。德國最大的兩家住宅業主控制著50多萬套公寓,為避免可能引發人們對大型業主市場實力的進一步擔憂,兩家公司承諾,未來三年柏林市租金每年定期上調幅將限制在1%。

11.礦產領域併購案:市值240億美元!AgnicoEagle和KirklandLake合併,全球第四大黃金礦業公司橫空出世

加拿大金礦商Agnico Eagle Mines Limited(伊格爾礦業公司)和Kirkland Lake Gold Ltd.(柯克蘭湖黃金公司)在2021年9月宣布,雙方已經簽訂了一項合併協議,Agnico Eagle Mines將在一項全股票交易中收購黃金生產商Kirkland Lake Gold。合併完成後,新公司總市值約為240億美元,Agnico Eagle Mines的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54%的股權,而Kirkland Lake Gold的股東將擁有46%的股權。合併後的新公司市值總和位居全球礦業公司第17位,位居黃金礦業公司第4位。

12.能源/公共事業領域併購案: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以109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配電業者西部配電公司WPD

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 是一間總部位於英格蘭沃里克之輸電與瓦斯供應公司,在2021年3月宣布,以78億英鎊(109億美元)向美國能源巨頭PPL Corporation (賓州電力)買下全英最大配電業者西部配電公司(WPD)。管理英國電力基礎設施的國家電網已經收購了覆蓋西南、南威爾士和中部地區的 WPD,逐步淘汰燃氣鍋爐,將重點轉向電力和綠色能源計畫的一部分。

 六、2021年台灣併購動態消息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在20211110日舉辦「2021國際投資論壇」中指出,2021 年雖然全球市場已逐漸復甦,台灣併購市場則未如此樂觀,2021年截至8月併購交易件數及總金額分別較 2020年同期下滑36%42%。不過,台灣大哥大於2021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宣布擬以282億元合併台灣之星,也為2021年台灣併購里程碑添加重大亮點。

然而在2021年台灣新創圈中看到不少亮點收購案,如沛星互動在2021年3月於日本順利上市後,在20215月宣布收購台灣新創邦妮科技BotBonnie,強化 Appier AI 驅動的產品陣容,這也象徵著 Appier 正式進軍對話式商務與行銷領域。

此外,17LIVE 共同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潘杰賢所創立的家族投資辦公室 Turn Capital,繼2021年年初收購台灣Podcast平台SoundOn後,再度收購由台灣知名區塊鏈公司Dapp Pocket Inc旗下的Dapp PocketCappuu 2款產品,擴展東南亞市場。

再者,精誠資訊轉投資的矽谷新創Gemini Data20214月宣布,併購專精數據處理及壓縮技術的大數據新創團隊ParseMeParseMe成立僅1年多,此次併購不僅創下國內B2B企業軟體新創出場最速紀錄,加入Gemini Data後更可藉由其國際化團隊與通路,加速前進國際市場。

202112月中,由工研院扶植催生,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之一的華聯生技,宣布以股份轉換之方式取得酷氏基因所有股權,酷氏基因將成為華聯百分之百之子公司,以整合婦女基因檢測及癌症早篩的產業資源,擴充集團之研發能量及產品廣度。酷氏基因致力於子宮內膜癌的甲基化基因檢測的研發,第一項開發產品是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安蓓基因檢測試劑(MPap)20218月順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取得III級醫材認證- 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院會在2021年12月30日拍板《企業併購法》修正案,為促進新創事業併購,被併購企業如屬設立未滿五年且未公開發行新創公司,其股東因併購取得的股利所得,可選擇延緩課稅,前二年免課稅,自第三年起分三年課稅,以利併購案進行。此次企併法修正將改善併購新創公司的租稅環境;併購新創產生的無形資產可以平均攤銷;放寬非對稱併購(俗稱大鯨魚公司併購小蝦米公司)適用範圍,都有利於新創事業的發展。

七、2022年全球M&A前景展望

低利環境降低收購成本、加上經濟的樂觀預期和充裕的資本,使得企業、私募股權基金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競相尋求熱門併購交易標的公司,讓2021年迎來MA的歷史高峰。

展望2022年全球M&A是否能持續2021年這波熱度呢?本文歸納幾個樂觀因素如下:由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的可支配資金水位在2021年底達到2.3兆美元,創下歷史紀錄,代表2022年可用來併購的銀彈充沛,有利於M&A交易。其次是受全球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現金流挑戰,企業會將有限的資源更加集中在核心事業,部分企業剝離非核心資產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預期未來spin-off/carve out這種型態的併購交易將會持續增加。第三是,數位轉型與創新風潮下,企業在無法以自身力量達成策略轉型的目標下,併購將成為其策略選項。第四是SPAC助攻,雖從2021年第二季的SPAC申請量有所下降,但SPAC Analytics指出,截至202221日美國還有587SPAC申請案,手握近1,600億美元的資金正在尋找M&A對象,而SPAC通常有2年的時間來完成交易,因此,2022SPAC在美國進行的M&A交易可能會繼續有增無減。

然而2022年的併購交易亦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包括通貨膨脹的影響、利率可能的走高、政府加稅以及保護主義興起,各國政府對於反壟斷監理的日趨嚴格等,皆可能會抑制未來一年的併購交易。目前仍有不少大型交易面臨審查,例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ITC) 試圖擋下輝達以400億美元買英國安謀 (ARM) 的交易。台灣的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在202221日宣布,收購德國世創 (Siltronic)一案宣告破局。

即便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2022年的M&A交易,但從開年以來,就看到元宇宙概念引爆數起中大型遊戲公司的併購案件,讓人對2022年的M&A活動充滿高度興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參考資料

1.「Square砸錢290億美元買Afterpay!為何蘋果、推特王子都在搶搭「先買後付」順風車?」,MoneyDJ理財網,2021.08.02 ,https://reurl.cc/xE09Xz

2.“Agnico Eagle and Kirkland Lake Gold Announce Merger of Equals to Create Highest-Quality Senior Gold Producer”,September 28, 2021,https://pse.is/3jq4nt

3.“Emerson to Accelerate Software Strategy to Capitalize on High Growth Industry Verticals and Technology Segments in Transaction with AspenTech”, Business Wire, Oct 11, 2021, https://pse.is/3qbvj2

4.「市值240億美元!AgnicoEagle和KirklandLake合併,全球第四大黃金礦業公司橫空出世」,礦業情報局,2021-09-28,https://tinyurl.com/yce7jrcb

5.「英國National Grid以73億美元收購KeySpan」, 新浪財經,2006年02月28日,http://finance.sina.com.cn

6.秘叢叢,「聯合健康子公司130億美元收購Change Healthcare」,億歐網,2021年01月08日,https://pse.is/3mcanc

7.「120億美元!ICON躍居全球CRO第二,開啟CRO新賽點?」, MedTrend醫趨勢,2021-03-01,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inance/v5q3xza.html

8.Dylan Yeh,「微軟砸5,600億收購語音辨識公司Nuance!史上第二貴的併購為了什麼?」,2021.04.13,https://reurl.cc/OkqAg7

9.「看上 CRO 高價值市場!Thermo Fisher 收購 PPD!」,GENEONLINE ON,2021年4月16日,https://reurl.cc/q185qn

10.張朝欽編譯,「德2大房地產巨頭 同意180億歐元合併」,2021/05/25,時報資訊,https://reurl.cc/73oDLy

11.楊又肇,「華納媒體與Discovery合併後 新公司以「華納兄弟Discovery」為稱」,聯合新聞網,2021-06-03, https://udn.com/news/story/7086/5504969

12.「軟體公司Intuit砸3321億 收購Mailchimp」,自由時報,2021/09/14,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71589

13.Sean Cheng,「283 億美元!甲骨文收購電子病歷公司 Cerner 欲跨足雲端醫療市場」,INSIDE,2021/12/21 ,https://pse.is/3xvr3t

14.胡華勝,「2021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與交易量雙創新高 40%交易與私募股權基金有關」,周刊王CTWANT,2022年2月2日 ,https://pse.is/3y548q

15.程士華,「台灣前八月併購表現 件數、金額雙雙下滑」,2021-11-10,經濟日報,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881415

16.蘇秀慧,「新創併購將享租稅優惠」,工商時報,2021.12.30,https://ctee.com.tw/news/policy/57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