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加坡名列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及金融中心之一,與台灣同為新冠抗疫表現優異的模範生。在病毒肆虐全球的一年半時間裡,新加坡以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再度展現其知名的行政效率與決策品質,成功扭轉一度下跌的經濟成長趨勢。筆者在「他山之石:新加坡的新冠抗疫之路──經濟表現及疫情控制篇」[1]一文中,就星國經驗做了重點整理。其中對於最為直接的現金紓困、薪資收入補貼、降低企業及個人現金流壓力等層面,已多有說明。本文則進一步回顧星國政府如何以非現金救濟的其它間接手段,協助中小企業轉型成長,以及新創隊伍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的亮點表現。
中小企業與創新創業對新加坡的重要性
新加坡全國三分之二就業人口服務於中小企業,貢獻超過五成GDP。新加坡蓬勃發展的新創生態圈,其活力與多元性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創新以及價值創造,被新加坡定位在國家經濟總戰略的層次,任何有利於推進產業創新及數位轉型的工作,政府一向不遺餘力。因此無論是穩定中小企業的就業市場,或是扶持新創企業度過難關,政府在疫情間都格外重視,並擴大投入各種獎勵配套及資源,鼓勵企業及個人善加利用。
新加坡政府力助中小企業與新創-非現金救濟的其它間接手段
(一)提升就業者技能與職場競爭力
人力資源部、教育部、公共服務署為「聯合就業及技能配套(SGUnited Jobs and Skills Package)」及「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培訓計畫,在2020~2021財政年度,共編列了超過新幣84億元,相當於台幣1,700億元的預算,補助於本地就業人口的工作安置以及輔導培訓,幫助就業者提升本身技能[2]。這當中有很大部分與資通訊等產業所需的中高級專業技術有關,可見星國政府在疫情期間並未忽視扶植高素質本國勞動力的重要性。
(二)減輕稅務壓力,降低營運成本
在減輕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方面,新加坡政府為企業推出多項減稅及優惠措施,並協助降低營運成本。這些包括了財產稅的減徵(30%)、有條件免徵、以及直接退稅,公有的小販中心租金減除,以及政府規費凍結一年免收等[3]。政府並且立法要求產權業主及主要承租人,必須將租稅上的減免,反饋給實際承租使用的企業或個人,以確保租金成本的降低能反映在紓困的真正效益上[4]。對於受傷最重的一些產業,如航空、旅遊、餐飲服務、藝文業等,都分別給予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的補助及產業振興方案。這些都特別有利於資本不大的中小型及微型企業。
(三)提高貸款融資額資及信用擔保
貿易與工業部(Ministry of Trade & Industry)之下的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 ESG),身負幫助星國企業成長的重責大任,在協助體質較為薄弱的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克服疫情的挑戰上,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除了現金紓困外,還提供了多個面向的協助。首先,為確保企業營運資金的流動性,及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正常授信,企發局透過既有的「企業融資方案(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 EFS)[5]」,在貿易貸款(Trade Loan)、貸款保險金補貼(Loan Insurance Scheme)、暫時性橋接貸款計畫(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中小企業營運週轉金(SME Working Capital Loan)等項目上,都大幅提高官方信用保證額度及成數,與政府分攤風險的幅度。以貿易貸款及中小企業營運週轉金貸款為例,政府在這段期間的保證成數,甚至提高到九成之多[6]。
(四)加速中小企業轉型及數位化步伐
此外,由企發局所設立,為鼓勵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跨足海外市場的「市場進入協助計畫(Market Readiness Assistance, MRA)[7]」補貼方案、開發中小企業轉型成長動能的「企業轉型領導計畫(Enterprise Leadership for Transformation)[8]」,以及為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及加速創新的「企業發展獎勵金(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9]」,在疫情期間都擴大辦理規模,並提高原有的經費補助範圍及金額上限。而疫情期間因為實體商業活動遭遇困難,讓數位轉型的必要性顯得格外迫切,企發局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攜手,加強推動「中小企業數碼化(SMEs Go Digital)[10]」計畫,該計畫提供許多輔導資源,以及方便使用的套裝方案,降低中小企業採行數位科技的門檻。凡此種種,均是著眼於後疫情時代復甦的來臨,預先協助中小企業做好準備。
(五)加大對新創企業的投資與引資
企發局旗下設有專門扶植與培育新創企業的窗口,稱為「起步新加坡(Startup SG,SSG,簡稱起新)[11]」創業計畫,針對創業者最關心的事項,如人才媒合及招募、股權募資,以及業師輔導資源等,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大多數在起步階段的新創企業,體質相對脆弱,疫情有可能導致投資人態度趨於保守,有心創業者轉而尋求比較安穩的就業機會,這些將對新創圈的生態造成打擊。有鑑於此,鼓勵實踐創業的「起新─先鋒(Startup SG Founder)[12]」計畫,與引入早期投資資金為目標的「起新─投資(Startup SG Equity)[13]」計畫,分別獲得政府注資新幣一億五千萬及三億元,以吸引民間創投資金加碼於專注深度技術(Deep-tech)的早期研發型新創公司,並強化創業團隊所需的經營管理能力。
星國新創圈的活動近況
由於避免群聚感染的考量,往年許多與新創圈有關的大型高峰會(Summit),自2020年起基本上均暫停辦理。小型的交流活動,則降低舉辦頻率,或是改以線上會議方式舉行。不過依照筆者的經驗,與實體會議的緊湊感及臨場感比起來,線上虛擬會議的效果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互動的真實性也不如預期,但這也許已經是目前所能尋求的最好方式。以下選擇性地彙整幾個大型的綜合性年度展會,在近兩年疫情期間的做法以供參考。
「新加坡創新科技展(Innovfest Unbound)[14]」,最早起源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在2006年所發起的InnovFest科研成果發表會,之後在2015 年與英國民間策展公司Unbound Media合作擴大規模,更名為Innovfest Unbound後,標榜是亞洲最大的科技創新展會,定位為新加坡智慧國家(Smart Nation)[15]願景下的重要活動,得到資通訊與媒體發展局的支持。過去幾年定期在每年5~6月間舉行,參展者以由學研單位所育成的早期創業隊伍,及來自亞洲各國的科技新創公司為主,台灣在2019年首度派團參展。2020年因疫情臨時決定暫停舉辦一次。2021年InnovFest轉與英國Informa Tech公司合作,成為今年7月份首屆盛大舉辦的「新加坡暨亞洲科技會展(Asia Tech x SG)[16]」的新創主展場。因應疫情,2021年的活動內容全面改以線上方式舉辦。
Tech in Asia Conference[17] 由知名科技媒體跨國集團Tech in Asia(科技亞洲)所主辦,是東南亞地區年度大型研討會議及產品展示會,疫情之前在新加坡及雅加達兩地輪流舉辦,是新加坡科技圈每年上半年度的指標性活動。活動圍繞在最新的科技產品及趨勢分享,主題包羅萬象,重要活動中包括了為新創團隊所設計的「新創擂台(Startup Arena)」投資簡報大賽。Tech in Asia的另一項年度會議「產品開發大會(Product Development Conference)[18]」,聚焦於新產品設計過程的策略、管理、技術與工具、行銷…等等議題的探討,為從事產品開發及商業化相關工作的人士,提供一個跨領域交流的管道,這是其他類似科技論壇活動所少見的。2020年原規劃4月份輪由新加坡舉辦,因疫情爆發而延後至10月份,並且改為線上方式舉行。今年度因為兩地疫情仍在,仍將沿用去年經驗,維持線上論壇形式。
由企發局和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所合辦的「新加坡創新及科技周(Singapore Week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SWITCH)[19]」,是當地每年最重要的國際級旗艦論壇盛會,受邀出席的貴賓多是國際知名的產業先驅、領導人物,甚至政要,在為期一周的會期間,與投資人及創業家共聚一堂,交流市場趨勢以及深度科技的創意洞見。除了豐富的國際大師演講和研討議程外,每年舉辦的Slingshot創業簡報大賽[20],則是夙負盛名的新創隊伍曝光舞台,大手筆提供高達80萬美元的總獎金。贏得首獎、並以新加坡為主要營運據點的隊伍,將可拿到相當於台幣四百萬元的獎金。入選參賽團隊有資格參加多項與國際投資人、創業輔導業師,深度互動的賽前培訓課程,可說是非常用心經營的新創大賽。一般來說,SWITCH主要活動日期集中在每年11~12月間,部分暖身活動安排會提早在幾個月前辦理。2020及2021年均嘗試採取線上線下、數位與實體混合的型態,將大多數活動場次移師線上,保留少部分課程或會議以實體方式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時,主辦單位將某些實體交流活動分散於其他國家舉行,可說是當時跨國旅行受限之下,為活動參與人士求取最佳參展體驗的折衷辦法。
「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21]」由金融管理局(MAS)及新加坡銀行協會共同負責舉辦,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該類型產業峰會。活動為期一周,與SWITCH在年底同時間舉辦,吸引全世界對金融科技有興趣的媒體、金融機構、投資人以及技術高手參加,並未因疫情而停止辦理。身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歷年金融科技節的舉行說明了新加坡對推展金融科技的積極態度。與SWITCH相同,今年的金融科技節將採取線上線下混合方式舉行,在符合安全商業活動框架(Safe Events Business Framework)的規定下,恢復在博覽館辦理部分的大會議程及實體展出。2021年的金融科技節,也將持續辦理海外的分場活動。基於前一年的虛實混合會議經驗,今年的「世界金融科技節(World Fintech Festival)[22]」將在包括美國、日本、巴西、波蘭、匈牙利、柬埔寨、菲律賓、奈及利亞等五大洲的八個國家同步舉行。
在2020年的金融科技節,金管局利用疫情作為背景,以新幣175萬元設立「全球金融科技創新挑戰賽(Global FinTech Innovation Challenge)」[23],激勵全球新創團隊針對疫情及全球氣候變遷兩大主題,從金融科技的角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其中,「金融科技加速競賽(Fintech Hackcelerator)」瞄準現今金融業所面對的課題,與業界專家一同發想可行做法,勝出的提案可
取得整合API介面、導入金融沙盒,實際驗證可行性的機會。今年度的金融科技節,金管局則進一步舉辦「全球實戰大賽(Global Veritas Challenge)[24]」,邀請金融科技高手,對人工智慧(AI)及資料解析(Data Analytics)等所謂AIDA技術,在公平性、道德性、當責性、透明度等重要原則上進行驗證,強化金融業對AI科技的信任與擴大採行,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諸如認明客戶(Know Your Customer)、反詐欺以及信用評級(Credit Scoring)等重要工作上。可見金融科技這個熱門領域,在新加坡絲毫未受疫情的影響,持續得到政府及業界的大力支持。
新創企業如何助攻新冠疫情
筆者身在創投界,不免對疫情期間表現出色的產業及企業,投以額外的關注。本文最後以幾件個案為例,說明新加坡的新創企業,在疫情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
隸屬於貿工部的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其角色跟定位是作為學研界與產業界之間的橋樑,類似於台灣的工研院,但更側重中長期的科研投資,深度科技領域的探索,以及學術科研成果的推廣。民間企業可以與A*STAR共同進行研發,或取得技術授權進行商業化。新加坡政府對新冠病毒檢測的態度非常積極,當地篩檢服務普及且極有效率。甫完成7,700萬美元C輪募資、專研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技術的生技新創公司MiRXES[25],在疫情期間,就與A*STAR及陳篤生醫院共同合作,率先在2020年推出基於RT-PCR技術的檢測套組「Fortitude Kit[26]」,支援第一線醫院的作戰。今年進一步升級的新款檢測套組,不僅可使用於新冠病毒,還同時可以對A型及B型流感病毒進行識別,超前因應未來新冠病毒流感化之後,對呈現類似症狀的可疑案例之判別所需。該檢測套組已取得包括歐洲、美國及日本的授權使用許可,並在四十多個國家上市販售,至今已使用於數百萬次的篩檢上,是非常典型的疫情助攻強棒。
圖1 同時具備偵測新冠病毒及A/B型流感病毒能力的檢測套組Fortitude Kit[27]
另一家頗具潛力的新創公司,是誕生自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的Silver Factory Technology[28]。這家成立還不到兩年的年輕公司,將其獨家奈米感測核心技術,應用於新冠病毒篩檢上,開發出名為「TracieX」的一次性呼吸氣體即時分析儀,藉由分析體內呼出的揮發性氣體分子組成成分,判別使用者是否具有染疫徵兆。非侵入式的採樣方式,解決了傳統鼻腔採檢所造成的不適,並大幅縮短民眾檢測的等待時間至兩分鐘以內。其95%的敏感度(sensitivity)以及99%的特異性(specificity)表現,就快篩準確性的角度而言,並不遜於目前的PCR檢測方式,同時成本更為低廉[29]。目前該團隊正與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以及樟宜國際機場,合作進行先導測試,準備佈署這套獨步全球的呼吸分析儀,並計畫未來每個月將至少供應廿萬套產品,優先使用於機場航站[30]。預計將可為因疫情衝擊而沉寂已久的航空業,開啟一扇希望之門。
圖2 創新的呼吸式新冠檢測工具TracieX[31]
而提到未來各國要如何逐步恢復開放跨國航空旅行一事,就不能不考慮到旅客施打疫苗,以及檢測、乃至染疫痊癒等歷程的紀錄。歐盟國家就此事已開始商討所謂疫苗護照的使用。目前接種疫苗的證明,基本上都是以接種卡的紙本形式保存;各國對接種卡的內容資訊、設計以及防偽考量均不相同,各地實驗室所出具的檢測報告,也不容易確認其真實性,未來疫苗護照的發行,恐怕也將面臨類似的問題。研發數位防偽技術的新創公司Accredify[32],與政府科技局(GovTech Singapore)開發出可驗證、防偽造破壞的新冠「健康憑證(HealthCert)」,並偕同政府內專責投資科技新創團隊的「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完成一整套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數位健康護照(Digital Health Passport)[33],整合個人歷次的檢測紀錄,並以QR Code方式提供官方查驗紀錄真實性的途徑,未來有機會將個人疫苗接種紀錄也納入其中。經由Accredify平台所發出的健康憑證,目前除了已經被新加坡各地的醫療診所以及檢測實驗室採用外,今年7月也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承認,可使用在IATA因應新冠疫情所發出的旅行通行證上[34],這為將來更進一步的各國國境開放,提供了有效可行的信任基礎。
圖3 利用區塊鏈不可竄改特性所設計的數位健康護照,保留所有可供追溯驗證的篩檢紀錄[35]
結語
在大多數國家政府還忙著將所有心力用於控制新冠疫情時,新加坡努力化危機為轉機,不放棄任何一個有利於在後疫情時代拔得頭籌的機運,謀取國家與人民最大的利益。除了世界聞名的行政效率外,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勇於投資未來的視野,以及不斷轉型提升的腳步,都非常值得深思與學習。
作者簡介
余東洛先生(Tony Yu)為風險投資基金「聚達創業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Mesh Ventures)」的合夥人。聚達創業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主要投資全球範圍內,以物聯網應用、新世代移動科技、數據中心技術為主題之早期新創團隊。Tony 具有二十年以上在國內外科技業領導工程研發,與行銷業務管理經驗。涉獵產業包括軟體、IC 設計服務、無線及寬頻通訊、以及醫療電子等領域。曾服務於國內外各種規模之公司,對於新創事業之創建與塑造,乃至財星五百強之運作模式以及組織文化,均有深刻之理解與實務參與。Tony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EE)與工程管理學(MSE)雙碩士學位,並且於2002 年起即取得國際專案管理師(PMP)資格認證。
[1] 詳見台經月刊2021年10月號
[2]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budget-2021-target-to-support-hiring-of-200000-locals-this-year-under-sgunited-jobs-and
[3] https://www.gov.sg/article/4-ways-the-resilience-budget-is-helping-singapores-businesses-stay-afloat
[4] 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economy/coronavirus-new-law-to-ensure-landlords-pass-on-property-tax-rebates-in-full-to
[5]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financial-assistance/loans-and-insurance/loans-and-insurance/enterprise-financing-scheme/overview
[6] https://www.gov.sg/article/solidarity-budget-2020-further-support-for-businesses-through-the-circuit-breaker-period
[7]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financial-assistance/grants/for-local-companies/market-readiness-assistance-grant
[8]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non-financial-assistance/for-singapore-companies/growth-partnership-programme/enterprise-leadership-for-transformation
[9]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financial-assistance/grants/for-local-companies/enterprise-development-grant/overview
[10] https://www.imda.gov.sg/programme-listing/smes-go-digital
[11] https://www.startupsg.gov.sg/about/
[12] https://www.startupsg.gov.sg/programmes/4894/startup-sg-founder
[13] https://www.startupsg.gov.sg/programmes/4895/startup-sg-equity
[14] https://www.innovfestunbound.com/
[15] https://www.smartnation.gov.sg/
[16] https://asiatechxsg.com/,https://enterprise.nus.edu.sg/supporting-entrepreneurs/nus-start-up-runway/connect/innovfest/
[17] https://conference.techinasia.com/
[18] https://pdc.techinasia.com/
[19] https://www.switchsg.org/
[20] https://www.switchsg.org/highlights/slingshot/2021/overview
[21] https://www.fintechfestival.sg/
[22] https://www.fintechfestival.sg/world-fintech-festival/
[23] 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0/mas-launches-sgd-1-75-million-fintech-innovation-challenge
[24] 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1/mas-launches-global-challenge-to-accelerate-innovation-in-responsible-ai-solutions
[25] https://mirxes.com/
[26] https://www.a-star.edu.sg/News-and-Events/a-star-news/news/covid-19/fighting-covid-19-with-fortitude,https://mirxes.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Press-Release-ASTAR-TTSH-and-MiRXES-launch-multiplex-COVID-19-kit-that-tests-for-SARS-CoV-2-and-Influenza-A-and-B-2021-01-18-v2.pdf
[27] 圖片來源:https://mirxes.com
[28] https://silverfactorytechnology.com/
[29] TracieX每次使用僅花費新幣20元,而目前新加坡PCR檢測收費統一為新幣160元。
[30]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health/spore-may-soon-see-mass-deployment-of-fast-cheaper-and-accurate-covid-19
[31] 圖片來源:新加坡海峽時報,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health/how-singapore-made-covid-19-breathalyser-works
[32] https://accredify.io/
[33] https://accredify.io/whyaccredify/digitalhealthpassport
[34]https://newsroom.accredify.io/press-release/press-release-accredify-covid-19-test-credentials-to-be-accepted-for-iata-travel-pass/
[35] 圖片來源:https://accredify.io/whyaccredify/digitalhealthpas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