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及網路全面普及,第三方支付、群眾募資、P2P借貸、區塊鏈、財富管理、保險科技等結合網路與電子科技的金融服務,逐漸取代傳統金融服務行為。而這些行為模式,其實都是在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這個廣泛定義下的應用。換句話說,FinTech,這個由金融(Financial)及科技(Technology)組成的新單字,已經形成一股新的潮流趨勢,正逐漸改變全球金融世界的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金融科技革命,並非只是單純金融產業的數位轉型、改善原本金融服務而已,更多的是新型態科技公司運用科技與技術來改變玩法、顛覆過去金融業作為主要金融媒介的角色。因此,就整個金融科技產業的生態而言,基本上組成元素不只有提供金融服務的傳統金融業者,還包括做為顛覆者、挑戰者與協助者的大型科技公司及新創企業,以及提供基礎建設與法規調適的政府單位,共同構築出一個多元化的金融科技生態圈。
面對這股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趨勢,台灣也於2015年9月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2018年升格為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並於後續推出一系列與金融科技有關的政策及措施,如發布《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基地」與「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制定《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頒布《金融發展行動方案》、《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等,全力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
在經歷數年的努力後,台灣金融科技發展雖未出現跳躍式成長,但能量確實正一點一滴在累積,成效也日漸顯現。目前參與者愈來愈多、應用場景也愈來愈加豐富、落地模式更是多元、多樣且多變,幾乎每一個金融科技領域,如區塊鏈、支付、借貸、財富管理、保險科技等,都有大量新創與傳統業者投入,態樣可說是相當齊全。這也不免令人好奇,台灣金融科技生態圈到底起了甚麼樣的變化?又有哪些領域的新創快速崛起?投資人又是哪些?顯然值得一窺究竟。
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金融科技領域台灣早期投資的角度,切入探討近年來台灣金融科技新創及投資人的樣貌,透過統計獲投件數與金額、公司成立時間、重要投資人、輪次變化,勾勒出台灣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潛力,提供給讀者做為參考。
二、台灣金融科技領域獲投總覽
(一)定義與資料來源說明
綜上可知,參雜各式各樣參與者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其所產生的應用場景不僅十分豐富,商業模式與樣態更是呈現相當多樣化的結果。根據CB Insights的細項分類,金融科技領域大致可分為支付(Payments/Billing)、借貸(Lending)、保險(Insurance)、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個人金融(Personal Finance)、區塊鏈或加密貨幣(Blockchain/Crypto)、貨幣移轉或匯款(Money Transfer/Remittances)、抵押或不動產(Mortgage/Real Estate)以及監管科技(RegTech)等十大範疇。範圍之廣泛,無遠弗屆,幾乎涵蓋所有可以結合數位科技與金融服務的業務與商品。本文在分類上,基本也是依循著這樣的原則。不過,由於台灣金融科技新創獲投,不管是在家數、金額及領域,還是與已經如火如荼發展的國外有些落差,因此在分類上並未涵蓋所有金融科技領域,僅就有獲投資料的領域加以區分,如下圖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區塊鏈與企業服務類別這部分,由於牽涉項目與種類繁多,本文並未全面計算,只統計與金融服務有關的項目。
圖6-1 台灣金融科技新創獲投領域分布
至於本文收錄的「台灣獲投企業」定義為:(1)公司註冊地點在台灣或註冊地點在海外,但創辦人來自台灣;(2)上市/櫃(含興櫃)前或下市後的獲投紀錄;(3)不包含收購及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4)台灣「新創」獲投的定義,除上述條件外,再多加「成立時間2010年以後」的條件,以示區別。
FINDIT研究團隊所收錄的台灣獲投資料來源包括:(1)國際早期投資資料庫Crunchbase;(2)科技媒體或新聞媒體(數位時代、Inside硬塞的、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3)獲投企業提供(新聞稿、網站或臉書資訊、主動提供給FINDIT);(4)國發基金季/年報、相關承辦的政府單位;(5)投資人(包括投資機構/投資公司新聞稿、網站、上市櫃公司財報轉投資資訊、投資人主動提供給FINDIT等);(6)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相關資訊。
(二)金融科技領域獲投趨勢總覽
1.金融科技早期投資總覽
基於前述分類基礎,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FINDIT研究團隊所收錄的台灣獲投資料(上市/櫃前的股權投資),在2015-2021.7這段期間,金融科技新創(成立時間在2010年後)總獲投件數為96件,已揭露的投資金額為2.52億美元(如圖6-2),占所有新創總獲投件數與金額的比重,分別為6.4%及5.8%。
圖6-2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新創獲投總覽
2.金融科技歷年早期投資趨勢變化
依各年度獲投趨勢來看,FINDIT所收錄的金融科技整體獲投件數與金額,主要集中在2017~2020這四個年度,獲投件數都在兩位數以上,金額則是都超過2,000萬美元;其中又以2019年為投資最踴躍的一年,件數達到28件,金額則來到8,107萬美元,均創下歷年新高(如圖6-3)。至於深受疫情所擾的2020年,雖然表現不如疫情發生前兩年(2018年及2019年),但也寫下還算不錯的成績,獲投件數為15件,金額為4,508萬美元,顯示疫情並未大舉澆熄投資人對台灣金融科技新創投資的熱情,反而積極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不過,或許是因疫情持續延宕,也或許是統計期間較短,抑或是今年國內首度實施全國三級疫情警戒,2021年7月前的金融科技新創獲投統計,目前看來並不如預期理想。但下半年疫情已有趨緩跡象,警戒狀態也從三級降至二級,相關商業活動陸續恢復正常,金融科技投資有沒有機會出現像過去製造業那般拉貨與建庫存的延遲投資大爆發潮,值得持續觀察。
圖6-3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獲投統計-件數與金額
3.金融科技獲投新創的成立時間分布
從圖6-4可以清楚看出,2015~2021年7月金融科技領域獲投的96件交易中,獲投新創成立年度主要集中在2014-2019年(若以成立家數超過兩位數來判斷,2015年除外)這六年間,占整體新創比重高達85%,顯示獲投的台灣金融科技新創非常年輕。其中又以2016年是金融科技獲投新創成立的最高峰,高達23件。這或許與政府於2015年9月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宣示台灣將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有關。因為在政府展現決心之際,配合相關監管措施的鬆綁,相關業者自然也敢放手積極投入。
圖6-4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獲投統計-成立時間分布
4.金融科技早期投資的階段分布
從獲投階段來看,2015~2021年7月間收錄的金融科技整體獲投資料中,依投資件數占比來看,基本上幾乎集中於早期階段(A輪以前),比重高達92.7%,另外中期階段(B+C輪)僅有1%,其他(ICO、IEO、未揭露)則是6.3% (如圖6-5)。而在金額方面,階段輪次別比重大致與件數一致,早期階段一樣是獲投的重心所在,比重達82.4%。不過,儘管趨勢一致,但若從件數與金額的比重變化來看,中間還是有些許差異。也就是說,早期階段比重雖高,但金額比重明顯低於件數(差距約10.3%),這或許也意味著早期階段新創所需資金或投資人願投資金,都比中後期階段來得小,符合一般投資階段的資金分布想像。
圖6-5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獲投統計-投資階段
5.金融科技次領域早期投資趨勢
基本上,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的獲投件數,在兩位數以上的類別分別為區塊鏈(37件)、支付(18件)、企業服務(14件)及財富管理(12件)四大類,其中又以區塊鏈獨領風騷,獲投件數足足比排第二的支付,高出一倍(如圖6-6)。而在獲投金額統計方面,金額最高依舊是區塊鏈的1.97億美元,二、三名分別為支付的2,769萬美元及企業服務的743萬美元,與區塊鏈都有著明顯的落差,也與件數排名一致,顯示投資人在國內金融科技領域,主要關注重點還是放在區塊鏈上。不過在後面的排名部分,件數與金額的趨勢並不一致。比如在匯款與保險方面,件數雖都只有三件,但金額卻都在500萬美元以上,比件數排名居前的財富管理與借貸,獲投金額都來得高。進一步轉換成平均獲投金額來看,可以發現排名變化更大,區塊鏈仍是第一(532萬美元),但匯款(198萬美元)及保險科技(167萬美元)已分別超越支付(154萬美元)及企業服務(53萬美元),分居二、三名。這或許也意味著,在部分領域,如匯款及保險科技,投資人更願意挹注較多的資金,賭上一把。
圖6-6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獲投統計-次領域
6.金融科技次領域時間序列投資熱力圖
就時間序列來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熱力圖,區塊鏈獲投熱度集中在2018-2020年,獲投件數分別高達9、8、9件,除了是自身歷年來的獲投高峰外,也是所有次領域類別中最多的獲投件數,2021年則出現稍微降溫趨勢。至於總獲投件數排名居次的支付,獲投趨勢則有逐年下滑跡象,從2015年最高5件,到2014年的4件,再到最近的2020年及2021年,已經分別只剩1件、甚至沒有獲投事件,而這也再次顯示支付在國內金融科技領域,並不如國外那般地蓬勃發展。另外在企業服務及財富管理方面,趨勢大致雷同,都在2019年達致高峰。
圖6-7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各年獲投統計-次領域
7.金融科技次領域獲投新創輪廓
整體來看,台灣金融科技次領域的獲投輪廓,在區塊鏈部分,主要集中於交易、加密貨幣及企業服務這三大面向(如圖6-8)。其中交易方面有帳聯、柯賓漢、幣托、思偉達、現代財富及共識科技等;而加密貨幣方面則有拓斯特科技、薩摩亞商數金科技、庫幣科技、雲飛傳媒、鏈科及霹靂幣等;企業服務則包括門戶科技與灣谷科技等新創。種類相當新穎且多元,也驗證台灣金融科技領域中區塊鏈的蓬勃發展。而在排名居次的支付部分,主要多集中於行動支付,相關新創有台灣行動支付、歐付寶電子支付、橘子支付及聯合國際行動支付等,另外在電子商務方面,則有支付連國際資訊、騰雲科技及旺沛大數位,其餘大多分散於其他領域,如喬睿科技、盈士多科技、艾威奧普及東聯互動等新創。此外,企業服務、財富管理、借貸及其他領域,也都有相對知名新創如領投肯科技、業安科技、無界斜槓、睿點行動、仲丞國際、好好投資科技、麻布記帳、天使放大及台灣智慧資本等新創在默默努力,並嘗試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圖6-8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早期獲投新創輪廓
8.金融科技領域投資人輪廓及活躍投資人
觀察整體投資人輪廓,主要涵蓋海內外與各類機構及組織,比如金融機構與其旗下的創投、公司與公司創投、一般創投及天使投資人組織等等(如圖6-9)。其中,國內比較知名的投資人包括幾個主要銀行如中國信託金融集團、國泰創投、富邦創投、玉山創投及台新創投等,而在公司/公司創投方面,有富士康創投、中華電信、振樺電子及類比科技等,其他投資人則有國發基金、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達盈管顧、識富天使會等。海外的部分,則有500 Startups、SBI Group、SparkLabs Taipei、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 (IVP)及Kyber Capital等。
圖6-9 2015-2021.7台灣金融科技投資人輪廓
從圖6-10可以清楚看出,在96件台灣金融科技領域獲投交易中,創投參與件數最多,達51件(比重53%),其次依序為公司/公司創投的29件(比重30%)、海外投資人26件(比重27%)及國發基金13件(比重14%)。就個別投資人來看,國發基金仍是最重要的投資人,其餘投資案件在兩件以上的活躍投資人,分別有創投的達盈管顧與識富天使會;公司/公司創投的台灣類比科技、全家便利商店、振樺電子、精誠資訊;金融機構的台新集團(包括銀行、證券及創投);玉山創投及玉山證券、國票創投、中國信託金融集團;以及海外投資人的源鉑資本、IDG資本、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Pantera Capital、SBI Group、500 Startups、Startupbootcamp FinTech Singapore、真格基金、Fosun International、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Alameda Research。整體而言,相較於新創輪廓較側重某些領域,台灣金融科技投資人輪廓看來就比較平衡也相對完整一點。
圖6-10 2015-2021.7各類投資人參與台灣金融科技投資交易件數占比統計
三、結語
隨著全球金融科技浪潮風起雲湧,國內金融科技發展也加速推進。各種新型態的新創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成功吸引投資人目光,並在2019年達到獲投高峰。不過,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干擾下,整體獲投件數及金額快速下滑到只有2019年近一半的水準,2021年(前7月)甚至掉到只剩7件、1,355萬美元。對於台灣金融科技發展來說,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照全球金融科技獲投趨勢,台灣在金融科技早期階段的投資,可能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例如,根據KPMG「Pulse of Fintech H2’20」這份報告,即便面臨疫情的衝擊,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獲投金額423億美元(只算VC部分),還是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401億美元。此外,CB Insights在「State Of Fintech Q2’21 Report: Investment & Sector Trends To Watch」這份報告更指出,2021年第一季及第二季兩個季度,全球金融科技獲投金額紛紛創下歷史紀錄,第一季為228億美元,第二季更大幅攀升至308億美元。顯示疫情並未對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趨勢,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反而在數位轉型的驅動下,讓投資人更在意金融科技新創的發展。
此外,對於台灣整體金融科技發展而言,早期投資階段多集中於區塊鏈領域,這不是不好,但卻可能會排擠掉其他領域的資源。而且,這樣的投資趨勢分布,也與全球趨勢大相逕庭。箇中關鍵,或許與台灣市場相對較小,而全球主流金融科技投資的支付、借貸或保險科技,通常都需要較大的市場才能大力發揮有關。對此,政策或許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協助台灣金融科技新創走出去,而非僅是在國內競爭,可能才是攸關未來金融科技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參考資料
1.麥肯錫 (2021),Fintech 2030:全球金融科技生態掃描。
2.CB Insights (2021), State Of Fintech Q2’21 Report: Investment & Sector Trends To Watch.
3.KPMG (2021), Pulse of Fintech H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