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交通科技領域動態消息,將收集國內外報章與科技媒體等報導為參考來源,整理最新的自駕車、電動車與共享汽車近期重要消息報導,提供各界掌握交通科技最新發展概況。
一、自駕車
1. 自駕車軟體服務化商業模式:鐘點計費1小時7歐元
GM旗下自駕車子公司Cruise於6月4日通過加州政府監管機構核可,是自駕車業者中第一個在無人自駕車測試期間為一般民眾提供服務的業者,商業化進展邁開大步。除了Cruise外,Waymo、Amazon旗下的Zoox和Aurora等8家業者,都已獲得CPUC許可在加州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汽車測試。但有別於Cruise,其他業者還未允許能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為民眾提供服務。儘管受到技術、安全和監管阻礙,自駕業者商業化的時間比預期還要長,但這些科技巨頭和汽車龍頭仍持續大力投資自駕車。Cruise今年便自Microsoft、Honda和Walmart等戰略投資者籌集數十億美元,預計第一款Origin的自駕車將在2023年初開始生產。(鉅亨網:https://reurl.cc/qg1rpy、https://reurl.cc/vqgj3o)
2. 2020-2030年ADAS的車輛將大幅增加
雖然各大汽車與科技巨頭紛紛投入自動駕駛研發,然據富邦證券預測,在自駕車的分類當中,大多數具備自駕的車輛屬Level 2等級,Level 3等級以上為電腦負責駕駛,預測2020至2030年以具備Level 2等級的車輛成長最為顯著。主要是因為當Level 2等級車款發生車禍時,責任歸屬仍落在駕駛人身上,當Level 3(含) 等級以上車款發生事故時,責任多由汽車製造商負責。所以,未來四年自駕車出貨仍以Level1等級或Level2等級為主。目前有銷售Level 3等級的車商為Honda,已獲得日本政府批准可搭載於量產車上。另外,Audi A8的AI系統則為另一個在Level 3等級領先的技術,但尚未獲得德國核准上路。(聯合新聞網:https://reurl.cc/eEVKdK)
3.華為加入自動駕駛大戰 目標2025年發表無人自駕車
汽車市場的未來除了電動科技之外,更有許多資源投入到自動駕駛上面,不只是傳統汽車大廠,科技公司像是Apple也都積極與各大汽車廠以及電池供應商洽談合作事宜,為的就是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領域搶下領先位置。但中國科技大廠華為也不落人後,喊出了在2025年打造無人駕駛汽車的決心。今年4月份華為也透露他們投資了超過10億美金在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科技的研發,目前與中國北汽集團、重慶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皆有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對手除了國外的汽車、科技大廠之外,中國的小米集團也是華為的最大競爭對象。(TVBS新聞網:https://reurl.cc/R093Y9)
4. 邊緣運算與5G將是自駕車未來發展的關鍵
據安謀科技全球創新暨投資副總裁謝弘輝觀察,自動駕駛仍有四大方面的技術需要突破:
(1)邊緣端的精確定位和導航:如何將龐大的數據量,轉換成輕量且精度高的地圖作為定位使用。透過特徵值的方法,將數據量有效濃縮並可以放在車上做即時的定位,而這樣的方法也在幾個大城市被應證過,且很少出錯。
(2)即時性的反應:人類開車時,所做到交通判斷時間約為20至30秒間,如何打造出一個運算平台可以承受高運算量且反應時間在 20 至 30 秒間,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3)消除視角的盲點:目前的行車視角仍有死角,如何利用自駕車的位子結合十字路口的照相機或照相訊號,或車子間的互動,用輕量化的資料還有 5G 的連線去作轉換,透過 5G 連線,讓每一部車子不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到周圍的環境,還有前方或旁邊的車子送來的訊息,並轉成可自駕的資訊。
(4)商業且可擴展的平台:如何打造一個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平台,而不是動輒數十萬美金的消耗也是很重要的。
在技術上,除了期待強大、高性能的邊緣AI在短期內有重大突破,5G的可靠、低延遲,高頻寬等特性是自駕車重要的支持,若兩者能結合將有助於自動駕駛的實現。(Inside:https://reurl.cc/Enb5vv)
5. NVIDIA 收購高清地圖新創 DeepMap
NVIDIA近日宣布將收購 DeepMap,一家致力於為自動駕駛車建構高解析度圖資的新創企業,將DeepMap圖資技術納入自家的汽車晶片研發,持續推動自駕車技術發展,也期待能攜手擴大NVIDIA現有的圖資服務,朝完全無人駕駛技術之理想更進一步。技術研發的最初,DeepMap從人類駕駛實際開上路著手,一步步繪製地圖。接著DeepMap才有了相容於任何自駕車款的一套軟體,運用車上既有的感測器,像是攝錄機、光達、雷達等,來蒐集車體周遭的環境數據。車子「看」到了什麼地圖上不存在的物體?有什麼新改變?無論是一條新建馬路、一幢新建築、一棵被伐倒的樹、某條巷弄因建築工事暫停通行,或者被搬移的停止路標,這些實際路況都會被傳回系統,更新地圖上的虛擬地景。與此同時,數據分析的速度與精確度是重要關鍵。DeepMap系統運用AI、深度學習與雲端科技,在雲端伺服器與自駕車之間,每秒鐘來回傳輸資料的次數接近100次,幾乎足以蒐集並分析環境中的每個面向 ;在一個小時內,兩端便會交換資訊超過60萬次,而這還只是為降低負載篩選過後的重要資訊量。如此高效的資訊流,讓搭載DeepMap技術的自駕車輛,能夠在任何時刻,精確辨析自己的位置,且只有五公分以下的極小落差。(TechOrange:https://reurl.cc/R093Nx)
6.馬能源集團及星捷運公司投資新加坡自駕車新創
MooVitai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新加坡的自動駕駛汽車科技新創,該公司專注於在全球城市設計,以及部署適合道路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它目前正在開發基於組件的無人駕駛軟件解決方案,將各種車輛類型轉換為多功能自動駕駛汽車,適用於多種駕駛條件和應用,例如物流運輸、農業和公用事業解決方案。據Digital News Asia報導,該公司也是第一家獲得批准在馬來西亞賽城(Cyberjaya)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賽城是馬來西亞多媒體超級走廊計畫下的核心科技城市,距首都吉隆坡以南約50公里,與聯邦政府的行政中心布城毗鄰,被政府規劃為具有高科技基礎設施的智慧型城市。該公司在A輪投資中籌集了數百萬美元,由馬來西亞能源基礎設施公司雲升控股的子公司雲升綠色技術部門領投,。其他參與者包含淡馬錫收購的新加坡前二大公共運輸集團SMRT Corporation 的企業風險投資部門 SMRT Ventures、日本 Pioneer Smart Sensing Innovations Corporation(Pioneer Corporation的合併子公司)、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SEEDS Capital 和 專注於先進機械與環保科技GreenMeadows Accelerator。(Yahoo新聞:https://reurl.cc/vqKNDa)
7.Waymo宣布獲得25億美元投資,推動自動駕駛技術
Google母公司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一輪25 美元投資,並表示這筆投資將用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和團隊發展。Waymo是Alphabet財報繼續虧損的「Other Bets」之一,最新募資表明,正越來越依賴其他投資者幫助支援部門運轉。Waymo已在鳳凰城部署自動駕駛線上叫車服務。配送部門Waymo Via也與貨運合作夥伴和配送客戶(如UPS)合作運輸貨物。本輪募資投資者包括Waymo母公司Alphabet、安德森·霍洛維茲、加拿大養老金計畫投資委員會、富達管理研究公司、麥格納國際、穆巴達拉投資公司、佩里溪資本、銀湖資本、T. Rowe Price Associates、淡馬錫和老虎環球發起的基金和帳戶。(科技新報:https://reurl.cc/XWpx2E)
8.禾賽科技稱完成超過3億美元的D輪募資,領投方包括高瓴、小米、美團
禾賽科技在六月宣布獲得超過3億美元的D輪投資,領投方包括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和CPE。同時參與本輪投資的還有華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東光速中國、光速全球、啟明創投等。此次投資資金將用於支持面向前裝量產的混合固態光達的大規模量產交付,禾賽麥克斯韋智能製造中心的建設,以及車規級高性能光達晶片的研發。(REUTERS:https://reurl.cc/MA9904)
9.文遠知行獲3.1億美元C輪投資
文遠知行2017年在美國矽谷成立,其車輛搭載著由光達、毫米波雷達、環式攝像頭、獨立攝像頭、GPS、慣導等組成的多傳感器方案,行駛在廣州市黃埔區144.6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服務當地的市民,收集著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運營數據與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資訊。今年6月份文遠知行獲C輪投資,投資金額達3.1億美元,除了已公佈的投資人外,還包括聯合領投方國調基金、國際知名產業投資機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基金(Alliance Ventures)和前期投資人普羅資本(旗下國開裝備基金)等,投後估值33億美元。(新浪科技、搜狐:https://reurl.cc/R0DO69、https://reurl.cc/R0DO09)
二、電動車
1.鴻海攜三地集團打造綠色交通 電動車電池技術仍掌握在中日商廠商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科技今日宣布,與三地集團旗下北基國際公司、高雄客運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鴻華先進科技自主研發的 MIH 商用車平台為基礎,打造而成的首款電動巴士「E BUS」出發,結合三地集團客運系統、充電設施布局優勢,協助業者在客運未來達節能減碳營運效益,共同推廣國產化電動巴士與充電設施,攜手打造綠色交通的新能源世代。雖然鴻海強攻電動車電池材料,不過電動車鋰電池主要材料仍掌握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廠商手上,且中國積極開拓關鍵礦源,日韓大廠在美國擴產,台廠急起直追,仍有一段距離。(科技新報、TechOrange:https://reurl.cc/lRaWxj、https://reurl.cc/LbQGrX)
2.Gogoro帶動我國機車產業轉型躍升全球電動車產業鏈龍頭
結合了創意、科技與綠能等核心價值而創立的睿能創意,以智慧電動機車與電池交換站,顛覆人們對於機車的想像,打造城市交通及能源新思維。身為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早已向世界各國輸出共享方案,2018年Gogoro 2系列進駐日本石垣島、西班牙馬德里,也在柏林推出Gogoro智慧電動機車共享服務。
今年4月Gogoro與印度最大機車集團Hero MotoCorp合作,共同開發品牌電動機車,還將合資在印度共組智慧電池交換網路公司,發揮台印結盟優勢;6月Gogoro更宣告攜手鴻海,結合Gogoro的電池交換、智慧電動車輛科技,以及鴻海全球生產製造能力,合作智慧電池交換系統、車輛工程和生產製造, Gogoro擴大輸出智慧能源創新模式,在世界各地大量布建智慧電池交換生態系及車輛,更帶動我國從「機車王國」升級轉型,躍升全球電動車產業鏈龍頭。(天下雜誌:https://reurl.cc/j8mEzy)
3. 日本電動車充電站數出現史上首度萎縮
根據日本最大圖資公司Zenrin的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度末(2021年3月底)為止日本國內設置於商業設施等公共場所的EV充電站數量年減3.6%至2萬9,233座,為有記錄可供比較的2012年度以來首度陷入萎縮。據報導,因不賺錢、導致設置契約期滿後就撤掉的案件很多,而此恐成為日本為了減碳(縮減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力促EV普及的一大難題。(數位時代:https://reurl.cc/0jaN69)
4.東元結盟飛宏 攻美國電動車充電樁市場
電機大廠東元與電源供應器廠商飛宏7月宣布,雙方合作,由東元美國子公司東元西屋馬達公司和飛宏美國分公司,以及美國能源集團Getka Group旗下新成立的Getka Manufacturing公司,三方攜手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生產二級和三級電動車快速/急速充電樁,目標進軍美國本土商用、都市客運與公部門巴士電動車電源供應市場。(聯合新聞網:https://reurl.cc/ogKGrD)
5. Nissan公佈386億重大投資 新全球戰略電動車搶先曝光
Nissan公布重大電動車策略,將投資10億英鎊成立旗艦電動汽車中心,並在英國Sunderland與Envision AESC建立電池工廠,其中4.23億英鎊還包括用來開發新電動跨界休旅,原廠也釋出預告,並確定將由英國製造、成為全球戰略車款。(ETToday車雲:https://reurl.cc/XWan00)
6. 印尼物流Sicepat收購Volta電動機車,搶綠能商機
印尼的物流公司Sicepat 是多家知名企業 Tokopedia, Shopee, Lazada 的合作夥伴,宣布與印尼上市數位通路商 PT M Cash Integrasi 的子公司 NFC Indonesia 成立合資企業,並收購了位於中爪哇省三寶壟市的電動汽車製造商Volta,進軍印尼的電動汽車業務。(明日科學:https://reurl.cc/1YMO38)
三、共享汽車
1.滴滴赴美上市後的壓力
滴滴在美上市後,籌資規模約44億美元,係今年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案,僅次於2014年創下250億美元紀錄的阿里巴巴集團,為全球估值第四大獨角獸企業,也是大陸自行發展的新創產業。然滴滴在美上市後一周內中國大陸以保護數據為由,已進行二次處罰。除了中國壓力外,美國也強化監管,最大的變革為川普總統去年12月18日簽署生效的《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HFCAA),防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需經獨立的「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管理委員會」(PCAOB)進行查核,並證明不受外國政府控制或持有股權,董事會中是否有中國共產黨官員,並說明公司章程中是否含有中國共產黨黨章內容,若企業連續3年不配合PCAOB審查,可要求其下市。(聯合新聞網:https://reurl.cc/3abV9V)
2.共享汽車新創Halo解放用戶找車、還車麻煩!
由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投資的新創業者Halo推出新型共享汽車服務,透過5G網路連線讓工作人員以遠距遙控方式,將車輛移動到用戶指定地點,並且在用戶歸還車輛後,工作人員也會從遠端接手車輛移回原本停放位置。雖然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共享汽車服務,讓用戶能透過App預約車輛,並且在使用後放置於指定停放地點歸還,但麻煩之處在於用戶所在位置不見得有車輛提供使用,或是在歸還時候面臨無處停放的窘境,甚至提供服務的業者也可能面臨租用停車據點產生花費,以及用戶違規停放造成額外處理成本負擔等。(數位時代:https://reurl.cc/mL7Y5l)
3.FlixMobility獲 6.5億美元投資,企業估值達到30億
德國城際巴士FlixBus和城際鐵路FlixTrain的母公司,FlixMobility獲 6.5億美元投資,這家企業的估值達到30億美元。此輪投資人包含Canyon Partners和General Atlantic、Permira、TCV、HV Capital、Blackrock、Baillie Gifford、SilverLake以及FlixBus的創始人。FlixMobility成立於2013年,在2018年推出FlixTrain。2019年,FlixMobility獲F輪投資,投資金額5.61億美元,當時是德國規模最大的科技投資案,FlixMobility的估值達到24.4億美元,FlixMobility利用這筆資金擴大FlixBus在美國市場的業務網絡,並在南美和亞洲推出該服務,其還在歐洲擴展FlixTrain品牌,2020年,FlixMobility推出新的共享汽車叫車服務平台FlixCar。FlixMobility稱其對密切管理的網絡的調整以及在技術和自動化方面的大量投資有助於其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品橙旅遊:https://reurl.cc/LbVev9)
4.巴西城際巴士新創公司Buser募資1.38億美元
巴西城際巴士新創公司Buser獲得1.38億美元募資,投資者包括LGT Lightrock、軟銀和Monashees等。Buser計畫明年將新服務擴大10倍。該旅遊應用目前服務於近400萬名用戶,旨在實現巴西地面交通的現代化。(環球旅訊:https://reurl.cc/xGooaL)
參考資料
REUTERS、科技新報、聯合新聞網、TVBS新聞網、Inside、TechOrange、Yahoo新聞、天下雜誌、數位時代、ETToday車雲、明日科學、品橙旅遊、環球旅訊、新浪科技、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