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最近台灣的新創圈相當熱鬧。3月Appier(沛星互動)赴日本IPO、4月Just Kitchen在多倫多的證交所掛牌,5月還有91APP在台正式上櫃,每間新創團隊的表現看來都相當成功,亮眼的成績也為新創圈打了一劑強心針。
創業成功的定義
但我想對創業者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新創才算成功?以這幾家新創來說,他們真的成功了嗎?
細看Appier的上市公開說明書可以發現,2020年營收較前年雖有24.2%的成長,但是稅前虧損仍有4.04億新台幣,某種程度上意味著Appier其實還沒賺錢,那這樣也算成功嗎?以91app來說,公司在取得A輪募資後第八年上櫃,但對市場投資人的責任才正要開始,算創業成功了嗎?以Just Kitchen來說,雖然在創業板上市了,但並未獲利,也還在路上,算成功嗎?
我個人認為這三者都算成功。因此我想我們得先定義「何謂新創的『創業成功』」。就我個人的定義來說,「能做到讓投資人賺錢的新創團隊就叫做成功」,因為讓投資人賺了錢他就有意願再度投資新創,生生不息。
只顧自己獲利不顧投資人的創辦人顯然不是個好榜樣。畢竟創業投資的目的是獲利,若是能做到讓投資人也獲利,創辦人通常必然也獲利。這些獲利終究會有許多回流再投資入未來的新創公司,形成正向循環。因此只要做到讓投資人獲利,就會是創業個案與環境的雙贏。大家所熟知的PayPal支付在2002年,做到了被eBay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的出場,不僅讓投資人獲利,創辦人及員工也因為獲得了資金、經驗後,在矽谷各自發展引領後續許多革命性的創業,包括創辦人Peter Thiel成立了對沖基金及風投基金,並曾以50萬美元投資Facebook的種子輪;Reid Hoffman創辦了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陳士駿(Steve Chen)則是Youtube的創始人,就連現在聲勢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創辦人Elon Musk也都從這邊出身,這些人後來被矽谷稱之為「Paypal黑幫」(Paypal Mafia)。
從這個經典的出場故事可以看到「正向循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畢竟,在競爭白熱化的科技世代,「枝頭低的果實已經摘完了」,經營團隊希望快速搶下原有巨頭們所盤踞的市場,就算有科技創新,但沒有投資人的風險投資也難以成事。因此,讓投資人及創辦人等能獲利,他們就能將資金再挹注到其他新創團隊,或再創業、成為連續創業家,產生類似Paypal黑幫這樣的生態系,整個新創的環境也將會更加活絡,也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矽谷新創的成熟樣貌。
何謂「出場」
我想提醒一件事,上述讓投資人獲利的方式通常不是靠營業的「分潤」,多半是靠「出售股權的獲利」。因為就投資人的獲利目標來看,非自有資金之成本不低,若目標設在分潤,恐怕在基金存續期間無法獲利,甚至難以回本。這點往往是一般經營事業者批評新創的主要焦點,不過,新創獲利之所以不靠「分潤」,原因常常不在於他獲利不好,而只是經營的策略選擇,新創選擇透過科技創新在初期採取不收費或是將收入全數再投入搶占市場,以求快速成長。Reid Hoffman和Chris Yeh寫過一書「閃電擴張」針對這種2000年代初期矽谷新創為首所採取的策略,有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
而出售股權,一般指的是「被併購」與「上市櫃IPO」二種。前者,股權的收購者為大企業,而後者,則是公開市場的投資人,二者都可以讓新創的早期投資人獲利。
這篇文章開頭列舉的新創團隊,都是靠著IPO方式,讓市值倍增、使投資人(或股東)有機會獲利。不過,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方式:併購(Merger&Acqusition)也很值得討論。
雖然出場方式可粗分這兩種,但就我過去的經驗觀察,有許多新創團隊在一開始就僅以IPO上市為目標,雖說「取法乎上」不算錯誤,但在爭取投資人目光時,「如何能出場(獲利)」才是最受關心的。從成功率來說,IPO上市的成功機率困難、時間成本也相對高昂,而就實務上案例來說,併購的機率高於上市至少十倍以上!如果能在選題時先捐棄本位主義,以終為始的面對市場痛點,以M&A併購為目標,對投資人而言會是更有機會取得投資的策略。
如何增加新創團隊被併購的機會?
由於併購方案的買家必然是大企業,因此起步的「選題」絕對是關鍵,以終為始的思考是創業者常常忽略的重點
【併購案例】
企業名稱 | 產品/技術 | 併購者/投資者 | 目的 |
GogoLook | WhosCall、美玉姨、貸鼠先生 | 國發基金、NAVAR、穩懋半導體 | 全球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軟體服務市場開拓 |
17 Media | 17 Live APP | Paktor | 交友獲利出口 |
Goodnight | 匿名聲音交友軟體 | Paktor | 增加黏著度、會員數及市佔率 |
停車大聲公 | 停車APP | 宏碁 | 增加宏碁交通票證事業的市佔率 |
量宏科技 | 量子薄膜影像感測器,強化手機夜拍功能 | 蘋果 | 相繼模組薄型化、技術併購 |
Choco TV | 影音串流平台、藝人經紀、電影發行 | LINE | 業務整合 |
邦妮科技 | 自動化服務聊天機器人 | Appier | 業務整合 |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我整理了幾個台灣市場上曾公開的併購案例。其中可以發現,剛在日本IPO的Appier,今年初也已經出手併購了以提供自動化服務聊天機器人的邦妮科技,顯然是要透過自家的AI、大數據等技術,整合ChatBot提供給客戶更優質的服務。Appier當然可以自行開發,但他既然已上市取得資金,如果市場上有人已經能提供相關的技術,同時附帶客戶等相關資源,自然直接出手併購才是好策略!時間才是企業經營的關鍵資源!
因此,當新創團隊想要瞄準「被併購」這個出場目標,首要的任務就是「選題」,透過觀察市場上的需求、或是你預期希望出手併購的企業可能需要什麼新技術或服務,朝這個方向去研發跟努力,將成績做出來,機會自然就會上門。同時我要提醒各位,選題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格局做大、面向國際化,畢竟你的潛在買主將來自全世界,千萬別畫地自限的設計了一個僅能是服務特定使用者、或有區域性限制的產品,喪失了最大的機會。
新創公司「IPO上市」的出場機會
不只是併購,本文開頭所舉的幾個新創出場案例,主要來自於「IPO上市」。在我看來,這確實是不少新創團隊的終極目標,但對初期的人而言確實有些越級打怪,不過當你的團隊一路走來一直都很有成績卻沒有被併購時,IPO上市可能就是你出場的選擇,不過有個極為重要的命題必須了解:你所提供的產品/解決方案,在未來是否有讓公司營運成長數倍的能力?
新創走向IPO的目的,不外乎是希望透過市場資金的挹注,來投入產品或技術的研發,拓展其業務。過去我國礙於上市規定要求必須連續三年達成獲利成績,才能上市櫃等法規限制,讓不少新創團隊在台灣上市難以實行。如今金管會因為希望接軌國際,將在2021年鬆綁法規,預計在今年第三季登場創新版、戰略新版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模式,相信對台灣新創團隊未來的出場肯定有正面幫助。
以中國在2019年7月上交所正式開板的科創版(STAR Market)為例,單2020年就替中國新創團隊募集到2,200億人民幣,相當於9,000億新台幣的金額。科創板為中國在改制新三板後推出,主要是具有二級市場之即時媒合交易功能;相較於台灣改制創櫃板後推出的創業板,亦有即時媒合交易功能,後勢的確很值得樂觀期待。
總結來說,我很開心看到像是Appier、91APP這些新創團隊的成功,他們建立起台灣新創的成功範例,讓後起之秀有了可參考的模式,也開始啟動併購,逐步建立起對新創生態圈的正向循環;走過了1990年的個人電腦、2000年的網際網路、2010年的移動互聯網等等科技典範轉移,台灣其實已錯過了兩班車。但我們目前也正迎向下一波機會,工業4.0、人工智慧、5G等各種創新應用接連浮上檯面,此時更是新創團隊大展身手的時刻,法規的鬆綁也正是推動台灣新創圈發展的催化劑,把題目選好、做出市場成績,成功以各種形式獲利出場,我相信站在這些成功IPO的新創團隊前輩肩膀上,接下來台灣新創圈的榮景可期,我樂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