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1.07.27

【新創園地專欄-金誠新創推速器】新創P觀點 - 流星篇05 『美化、誇大功能的產品,終究要失敗!』

在創業道路上,常常看到一些看似有美好前程,最終因失敗而變得一無所的新創公司。新創公司失敗的原因有千萬種,金誠新創推速器推出「流星篇」系列文章,剖析國際上創業新星殞落的故事與原因,希望對所有打算創業和正在創業的朋友有所啓發和幫助。本篇介紹做不出人工智慧,就改做「工人智慧」的ScaleFactor,為何走向倒閉之路的故事。提醒新創朋友注意:(1)產品功能若只靠吹捧,終會被消費者拆穿;(2)募資故事創新具吸引力,很容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3)AI是輔助應用,並非用來取代核心專家人力。 金誠新創推速器為金石創投旗下的推進加速器,我們致力於短期、客製化新創加值服務。我們的創投基金及國際矽谷加速器夥伴,將協助您在台灣起飛,接軌全球。歡迎隨時與我們預約,推動您的商業成長。

一、背景介紹

Scalefactor於2014年由Kurt Rathmann所創立,Rathmann曾任職於KPMG並擁有電信公司財務長經驗,在過往經驗中看到了小型企業的會計處理缺乏人力及系統性運作,為了協助解決這樣的痛點,開發了會計自動化軟體,可協助小型企業內部的帳務、財務預測、費用支付、納稅和工資等作業自動化處理,宣稱可以讓公司節省成本,原本需要耗費的帳務處理時間減少達85%。

 

二、主角星的成就

*2017年獲TechStars Austin投資250萬美元。

*2018年取得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合夥人Byron Deeter領投的3,000萬美元。

*2019年獲Coatue Management領投的6,000萬美元C輪募資,估值達3.6億美元。

運用AI取代原先需耗費大量人力的會計處理,募資題材創新具吸引力,很快就獲得了知名投資人的青睞,在短短二年時間,公司就募資達近一億美元的金額。

 

三、市場的變化

1.市場規模:根據美國小型企業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的統計,2014年時美國有將近2,700萬家中小企業,預估每年將以新增60萬以上家數的速度成長,市場規模可期。

2.市場競爭:Scalefactor提供小型公司財務自動化軟體,和以中大型客戶為主的Shopify、Square等業者提供的產品較無競爭關係。

3.Covid-19衝擊:疫情導致經濟活動急遽下滑,對小企業帶來沉重打擊。美國破產協會(ABI)數據顯示,光是2020年2月到3月,就有800家小型企業聲請破產保護。

 

四、流星墜落

ScaleFactor在2020年6月宣布受疫情衝擊,公司關閉,創辦人Rathmann對外表示「因Covid-19流行,小企業需求下降,導致年度經常性收入(ARR)減半」。但真的是疫情造成的嗎? ScaleFactor是透過其他軟體(Quickbooks或Xero)提取編號,再確定如何列出或組織交易,來完成核心的簿記工作,但該技術卻無法確實分類交易,錯誤百出,甚至發生帳目記錯而害客戶多支付款項,直到6個月後才發現,卻已過期無法追回的致命錯誤。而面對客戶陸續解約,ScaleFactor選擇逃避問題,要求客戶保密產品缺失才退還餘項,並沒有採取產品全面改善計畫。更有員工爆料,ScaleFactor宣稱的報表由AI軟體自動生成,實際上是委由一家菲律賓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後台以人工進行的。

拆開ScaleFactor真正面目,只是一家包裝美化過的帳務處理公司。原本希望透過會計自動化記帳軟體節省成本的客戶,結果反而增加了成本。

 

五、後記

ScaleFactor看見了市場需求,以誇大產品功能方式,成功吸引了追捧AI會計創新的投資人,在客戶付費使用發現上當後,又想方設法不斷掩蓋問題,但紙包不住火,終究會被戳破。

AI是輔助工具,應用上也可容錯發生,但會計要求的是100%準確,現階段AI技術還無法達成這個目標,仍需要「人」來完成最後的查驗工作,甚至糾正AI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連Kurt Rathmann自己都坦誠,客戶需要一個人,而非一台電腦來做帳。

*本文由「金誠新創推速器」授權轉載

*參考來源:https://pse.is/3kmtwe

*文章出處:https://pse.is/3knkbf

*聯絡人:

黃芝穎副總(金石新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辦公室)

email:doris@paragonvc.com

TEL:886 2 2659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