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持一年多的防疫優等生表現後,原本以為隨著疫苗陸續上市、接種,台灣將可安然度過此波新冠疫情危機。沒想到,2021年5月初疫情冷不防一記回馬槍,搞得台灣兵荒馬亂,也逼使政府再度推出紓困4.0方案,針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家戶及企業,提供現金補貼、融資貸款、租稅減免等協助,避免爆發企業破產倒閉潮,進而造成社會動盪。
政府短期救急的做法,著實值得鼓勵,畢竟從2020年的紓困經驗來看,這類措施確實可起到一定作用,讓企業有較多能量得以撐過這段難關。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當遭遇這種突發性、無預警的臨時衝擊時,往往不像大企業那般有相對足夠的資源來因應,因此更需要政府從旁協助與扶持,才不會讓自身營運與員工生計陷入困頓。
不過,短期救急終究只是非常時期做法,不應成為常態。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政府還是應該積極且全方面地提供各種有助營運與資金取得的工具,幫助中小企業強化自身體質。尤其是在協助資金取得部分,政府恐怕得需要更花點心思,因為大多數文獻與調查報告都指出,資金取得困難一向是中小企業在業務經營方面最重要的難題之一。
實務操作上,精進現有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提供更多中小企業營運資訊,提高更多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使用意願,或許是一個具體可行的做法。背後邏輯其實不難理解,大部分中小企業不容易取得營運所需資金,主要問題多是出在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ies)身上,而這也是金融機構普遍認為中小企業授信是高風險、高成本,不願輕易放貸給中小企業的主因。換句話說,一般中小企業資訊不夠完整、正確、即時,致使金融機構往往必須付出更多的徵信成本,因此,相較於授信資訊較多的大企業,中小企業自然而然就處於爭取金融機構授信的劣勢。
只是,話說回來,對金融機構來說,承作中小企業授信業務真的是弊大於利嗎?其實也不盡然。相對於大企業,金融機構承作中小企業授信業務基本特性多為金額小、家數多,且平均分散在不同產業與不同區域,本身就存在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是以,若金融機構在徵信過程中,能妥善解決相關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時,則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處境當然就有改善空間。
一般來說,目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資訊不對稱問題,主要是依賴聯徵中心的信用資訊。不過,現行聯徵中心的資料庫中,「企業信用評分資訊」的服務範圍並沒有包括獨資合夥企業,也沒有涵蓋未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微、小型企業。也就是說,這些獨資合夥企業以及未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微、小型企業,並無企業信用評分的數據可以使用,只能透過個人信用評分的數據來加以評分,自然也限縮其取得金融機構授信的空間與機會。
有鑑於此,為了協助中小企業建置更加透明的企業營運資訊,供金融機構於徵信作業使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特別成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介接政府各部門資源,提供一站式的平台服務,讓金融機構在執行中小企業徵信業務的過程中,有更多的營運數據可以參考與佐證。不過,這個立意良善的做法在實際使用上,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例如,觀察歷年融資服務平台查詢量占整體中小型企業貸款家數的比重,可以發現在2015年4月1日收費之前該數值平均有1.18%,但在收費之後則跌到1%以下。儘管近期在行政院指示公股銀行應加強對中小企業放款的措施下,此比重又回到1%以上,但這樣的數字背後意味的無非就是平台使用度偏低。主要原因顯然是出在平台上資料的多樣性、專屬性、獨特性或不可替代性,明顯不符金融機構的徵信需求,平台價值自然也就難以彰顯。
因此,若能滿足目標客群(比如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業者)的需求,介接更多公務及非公務機關資料,如反洗錢、違反赤道原則、評級企業ESG、交易實績、法院訴求與扣押及假扣押、不動產設定抵押權等資訊,勢必能夠吸引更多目標客群前來使用。甚至若能進一步整合資料為相關文件數據、優化目標客群查詢流程、增加查詢效率,相信更有助提高平台的使用度。
此外,在此平台上亦可提供加值服務,如利用相關數據編撰企業營運報告,將中小企業視為潛在目標客群,讓其可以自我驗證自身營運狀況,擴大平台的營運能量與能見度。另一方面,由於單一企業營運狀況數值比較難以評斷企業表現好壞,或許可以搭配建置企業營運的統計量分析或評分模型,讓金融機構能夠更完整地評估企業在同一產業的表現,進而提升放貸誘因。
凡此種種,都是可以在現行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基礎上,加以擴充或整合的加值服務。最終目的不只是單純的精進融資服務平台,而是藉由這樣的過程優化與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畢竟,對於總數將近150萬家的台灣中小企業而言,如何長期有效的解決其資金取得困境,挹注經濟成長動能,恐怕已無法等閒視之,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使命。
*本文轉載自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44卷第7期) 「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