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1.05.24

【新興領域:5月焦點7】學習「疫」刻不容緩-2021教育科技第一季投資趨勢分析

臺灣教育部5月18日宣布5月19日至28日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班上課,這是疫情一年多以來,我國首次面臨大規模的停課舉措;反觀以全球來說,因疫情而停課的狀況已歷時良久,這也是教育科技從2020年以來被大受關注的主要原因,同時在獲投方面更迎來暴風的成長。而我們想知道的是,究竟此番成長是因疫情之下短暫的「虛火」,還是真正創造了教育科技的「關鍵時刻」?本文將透過2021年新生的獨角獸介紹、重要事件報導及第一季投資趨勢分析,帶您解密!

在過去,教育產業對於科技應用總是抱持「輔助」的思維,相對於其他產業的科技導入一向緩慢許多,也缺乏積極的動力。但在疫情爆發後的這一年多以來,教育產業好似經歷了一場「破壞式創新」,讓本來欠缺實驗場域的教育科技,得以在疫情停課期間大顯身手。舉例來說,像是用來增進師生互動的電子設備,諸如白板、螢幕、投影機、桌面等,因為遠端教學而變得普遍、成熟;另外,為了能激發學生線上求知的動機,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的軟體應用也都大量被導入在課程中來協助教學,以增加學習效率。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全球因為武漢肺炎導致受教權受影響的學生仍高達1.74億名,占全球總學習人口的百分之十。意味著,當人類社會面對一再突變的病毒,對未來感到無比徬徨與未知的時候,教育科技正趕上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市場,迎來暴風的成長與蛻變,不僅翻轉過往對教育場景的既定印象,科技應用也逐漸從輔助的角色成為教學的本體,同時,也迫使傳統教育機構重新思考未來己身的定位與價值。或許,這場疫病終有一天會成為過去,但其為教育場景帶來的改變與新風貌,將隨著逐步成熟的科技應用,帶領人類邁向教育的下一個里程碑。

2021新生的教育科技獨角獸

我們除了能從全球停課情形看出教育科技的迫切需求外,也應從疫情下教育科技公司的獲投事件挖掘出產業的發展趨勢。根據教育調研機構Holon IQ所揭露的教育科技投資市場數據,截至2021年5月,全球共有23家教育科技(EdTech)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公司,在過去十年中已累計籌集超過15億美元的資金,現時總估值高達680億美元。而在這23家名單中,於2021年獲投並躋升為獨角獸的分別有:Outschool、Degreed、雲學堂及Newsela。以下將簡要介紹各別獲投事件及其主要經營內容。

Outschool(7,500萬美元,C輪)打造課外學習天地

Outschool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教育科技公司,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到高中學生(prek~k12)提供線上學習的平台。與其他專攻於學科考試的教學平台不同,Outschool主要是將自己定位在「課後娛樂」的部分,具體包含科學、藝術、遊戲、攝影、音樂、健康、生活技能等。創辦人Nathoo曾說:「教育就是要讓孩子不斷發現最愛!」因此Outschool嘗試捨棄「熱門課程」的推薦清單,讓孩子在設計活潑的平台上,自由選擇各種不同的領域內容,再透過小班制的設計,創造出班級間的緊密關係,讓一次性課程轉化為持續性的學習,強化用戶黏著度之餘,也成功賺取收益。2020年Outschool迎來指標性的成長,年收益從2019年的600萬美元成長16倍至1億美元,且2021年平台上的學習者更創紀錄新高達90萬名,顯示其因疫情緣故成功擴大了發展的根基。

在資金方面,Outschool於2021年4月14日獲得7,500萬美元的C輪投資,主要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Coatue領投,Lightspeed Ventures、Union Square Ventures和Reach Capital跟投,目前已累計獲得1.3億美元的資金,企業估值為13億美元,正式躋升為教育科技獨角獸。

目前Outschool已在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及英國設立據點,並透過甄選機制已擁有約一萬名教師,教師可以從其設定的課程價位中賺取七成的費用,平台則抽取三成作為管理費;此外,Outschool為能使平台帶來「共好」的力量,提取其2%的股票作為基金,當平台有盈餘時,平台上的參與者(包含教師)也都能分享收益。未來,Outschool預計將增加員工人數從110人至200人,並希望能在疫情好轉之後,進入學校提供B2B的服務。

Degreed(1.53億美元,D輪)創建高質人才庫

Degreed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在美國加州普林斯頓的教育科技公司,主要針對成人學習及企業培訓提供平台服務。在2019年12月收購了職涯媒合平台Adepto,使Degreed更能掌握市場的技術性需求,提供精準的課程與認證,達到工作銜接的目的。而2020年,多數企業因為疫情衝擊,對於遠距員工培訓的需求大增,Degreed活躍用戶瞬間增加了一倍以上,其雇用的團隊人數更是成長了50%,目前已在六大洲擁有約600名員工。

在資金方面,Degreed於2021年4月13日獲得1.53億美元D輪鉅額資金,主要由Signal Peak Ventures、Owl Ventures、GSV Ventures和AllianceBernstein Holding LP投資,目前已累計獲得3.35億美元的資金,企業估值達14億美元,正式躋升為教育科技獨角獸。該公司預計將該輪資金用於產品開發及數據基礎的建構,並同時著眼於全球擴張及戰略收購,最終係希望Degreed的服務能進到人力資源部門中,不僅能協助其快速找到人才,且透過平台匹配的對象在職場的表現也將遠優於其他競爭者。

雲學堂(1.9億美元,E輪)掌握企業培訓藍海

雲學堂是一家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在中國江蘇的教育科技公司,與Degreed同樣著眼於成人學習及企業培訓服務,其主要以課程內容為基礎,配合專業化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包括系統建構、方案設計、技術維運、服務外包等多方面的內容,並推動企業培訓活動數位化。目前已服務上千家大企業及近3萬家中小企業,知名客戶包含同仁堂、海底撈、滴滴、瑞幸咖啡及蔚來汽車等。

2020年,疫情創造了更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是企業營運的重要關卡,多數企業為了順利完成戰略轉型,都紛紛將組織升級及人才培訓的項目提升至首要工作。根據中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企業培訓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指出,2020年中國企業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681億人民幣,預計2025年中國企業培訓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人民幣。有鑑於此,雲學堂於2021年3月29日宣布完成E2輪募資,其中E1輪主要由中國的騰訊獨家投資,E2輪則分別由經緯中國領投、紅杉中國和弘卓資本跟投,目前E輪共籌集1.9億美元,投後估值來到10億美元,躋升為教育科技獨角獸。

雲學堂表示,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人工智慧(AI)技術的開發和軟體產品的創新,同時還包含數據平台的建置,將有利於內容產品生態能力的提升,才能多樣化地符合各種企業的需求,提供客製化的培訓課程設計。

Newsela(1億美元,D輪)傳統教科書的勁敵

Newsela是一家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在美國紐約的教育科技公司,透過匯集第三方平台的內容,為高中以下(K-12)設計線上教材,協助老師及學生更快進入某個特定主題。目前,Newsela的內容庫包含20多種文體、14,000多篇文本,分別由175家出版商授權,諸如新聞機構(彭博社、經濟學人和華盛頓郵報)、博物館(舊金山的Exploratorium)和非營利組織(馬歇爾計畫、人權觀察和白宮歷史協會)等,主要領域橫跨英語文、科學、人文社會學等。此外,該公司還有一支為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改寫材料的團隊,此「分級化教材」產品的價格是每名學生6美元至14美元,相比於傳統教材20至40美元的課本更有經濟效益,是謂傳統教材的勁敵。

2020年疫情期間,有高達九成的美國學校都曾使用Newsela平台進行教學,Newsela的2020年經常性收入比2019年成長了81%、新預訂量則成長了115%,預計2021年末Newsela還將會授權超過1,100萬名學生使用其服務。如果Newsela持續發展,這些新穎、分級的教學素材有望取代傳統課本及教室,讓教學更多元化、差異化、普及化。

在資金方面,2021年2月25日Newsela獲得1億美元的D輪投資,主要由新投資者Franklin Templeton和現有投資者TCV領投,Owl Ventures、Tao Capital Partners、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和Waycross Ventures跟投。目前已累計獲得1.72億美元的資金,企業估值達10億美元,躋升為教育科技獨角獸。Newsel計畫將該輪資金用於擴充多媒體素材,如音檔、影片等,並增加供師生互動的網站功能;另外,該公司CEO Gross也提及,未來不排除積極進行策略性併購的計畫,有助於加快多元媒材的佈署步伐,提供更深層的服務。

近期重要消息

Coursera第一季財報亮眼

Coursera曾是教育科技估值高達43億美元的超大隻獨角獸,由史丹佛計算科學教授吳恩達(Andrew Ng)與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在2011年所創立,致力將一流教育資源普及世界,是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的先驅者。

該平台在2021年3月31日離開教育科技獨角獸名單,於紐約證交所以每股33美元正式掛牌上市,並於上市首日收盤上漲36%,市值超過估值達到59億美元。

今年5月4日Coursera宣布了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財務報告,總收入為8,8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80萬美元成長64%,並增加500萬新註冊用戶,總用戶數已達到8,200萬;若細分其三種商業模式下的各別收益,說明如下:

■ 模式一:直接面對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

平台用戶可以付費參與2個小時9.99美元的「指導項目(guided project course)」,或者選擇參與為期3至9個月,每月39至99美元的「專業證書(professional certificate)」。這兩個項目在2021年第一季收入為5,19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61%

■ 模式二:企業端服務(B2B)

包含企業、政府與其他機構,目前《財星》500大企業有4分之1在其中,共有超過2,000家企業或組織採購Coursera的課程,協助員工提升技能。該部分2021年第一季收入為2,45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63%

■ 模式三:串連組織端與個人端的「學位計畫」

Coursera與大學合作,推出特定領域的學士或碩士學位,由學院招收學生、老師教授課程、學校給予學位,而Coursera則提供行銷與技術支援來換取一定比例的學費。該部分2021年第一季收入為1,2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81%

綜觀上述各項收入的成長,顯示疫病的大流行確實改變了我們學習、教學以及工作方式,並且成為不容忽視的趨勢與商機。面對未來,Coursera首席執行長Jeff Maggioncalda不畏市場上磨刀霍霍的競爭者表示:「我們相信,高等教育的數位化轉型尚在早期階段,在接續的幾年中,我們還將看到Coursera在各種有利的推動因素下持續成長。」

Byju高價收購老牌補教機構Aakash

印度估值超過130億美元的教育科技平台Byju,計畫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連鎖補習班Aakash Educational Services Ltd (AESL),交易總價估計為9.5億美元,這是Byju繼2020年以3億美元收購兒童程式教學網站WhiteHatJr後,又一筆大宗的收購案。

Byju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印度班加羅爾,主要提供線上免費課程與加值的付費學習方案,已完成F輪募資,陸續參與的投資者包含:Facebook創辦人佐克伯夫妻成立的基金會 Chan Zuckerberg Initiates、中國騰訊及南非傳奇投資機構Napster,累計投資額度共達4.5億美元。Byju表示疫情期間平台增加了2,500萬名新註冊用戶,年增率為86%,且目前年付費用戶高達550萬名。另一方面,Aakash Educational則是一家擁有33年歷史的教育機構,主要為8-10年級的學生競爭性考試提供補教課程,諸如NEET和IIT-JEE測驗等,累計超過25萬名的學習者。

Byju的創辦人Raveendran表示,Byju與Aakash的結合,能將平台服務整合考試專業知識,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清單,同時發揮線上與線下整合的互補性優勢,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體驗。

2021第一季教育科技整體投資情形

疫情滿周年 漲勢未見消退

除了從各別的獨角獸與重要消息看教育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外,本部分要從全球整體的投資歷程看教育科技的趨勢,究竟是疫情下各國的停課舉措帶來教育科技短期的「虛火」,還是教育科技因為疫情而出現向上發展的「折點」,迎向樂觀的未來呢?

我們根據教育調研機構Holon IQ的資料顯示(下圖),教育科技從2010年5億美元的投資開始穩步發展,直至2015年因為中國教育科技的崛起邁入新一波成長時期,此時許多大型的教育科技公司開始為人所知,包含Udemy、Coursera等都在這個時期獲得重要的資金。截至疫情前,教育科技在2019年取得了70億美元的投資,且從2015年開始中國教育科技公司投資金額占比均超過總體的百分之五十,為教育科技重要的推廣市場。

2020年因為武漢肺炎衝擊全球,最高峰時有15億兒童面臨失學的窘境,教育科技航向大藍海時期,獲投金額暴風成長至161億美元,與疫情前相比,漲幅超過雙倍,此時中國投資金額仍遙遙領先,高達102億美元(占比63%),該市場中猿輔導、作業幫、掌門1對1等都是重要的獨角獸企業;其餘市場則分別為美國25億美元、印度23億美元及歐盟8億美元。

而在疫情蔓延一周年的今天,教育科技在2021年第一季已籌集近40億美元的投資,平均每週超過3億美元,驗證了教育科技用戶的黏著度超越了疫情的衝擊,今年有望再突破去年的佳績,進入高度成長階段。

中國成長趨緩 背後問題浮現

若依據區域來看,2021年第一季教育科技在美國、印度及歐盟地區的投資表現強勁,累計金額分別為10億、7億及3億美元,都超過了2020年非常時期的四分之一,我們可以預期,這三個地區2021年教育科技的投資金額有望超越去年,處於蓬勃增長期。

反觀中國,第一季投資金額高達15億美元,雖仍屹立於資本市場龍頭,但相比於過去占全球投資總額超過60%的成績,第一季投資金額占比卻不足40%,也遠不及中國2020年總額的四分之一,成長趨緩。面對此一現象,中國老牌教育機構新東方創辦人俞敏洪質疑,目前中國火紅的教育科技公司並沒有完善建立起可行的商業模式,他擔心資本市場一旦停止輸血,業界將會哀鴻一片。

這樣的質疑實則有其道理。去年,中國教育科技公司雖然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百億美元的投資,但看似百發齊放的背後,整體教育產業的營收卻未達20億美元,光是巨型獨角獸猿輔導在2020年就至少虧損了3.2億美元,更遑論其他未有足夠註冊用戶支撐的教育平台。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我們可以歸納出幾點原因:

■ 新瓶裝舊酒 成效不彰

在中國,有不少家長指出,線上平台的老師教學風格差異甚大,常常為挑選合適的老師而傷透腦筋;再者,大部分的老師僅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線上化,並沒有因此而調整課程規劃,導致學生只是呆坐電腦前聽講,缺乏師生互動,學習成效大打折扣。

也因為如此,開始出現明星教師追捧的熱潮,吸引各大平台相繼以高薪挖角,變相排擠了其他教師的生存環境,在師資與薪水皆沒有保證下,致使大量教師出走,無證教師的亂象頻生。以猿輔導為例,2021年的教師人數已比去年減少了一成多;作業幫的直播授課教師也同樣大幅下滑,倘若平台經營者未能提出解決方案,這種惡性循環將成為平台營運的致命傷。

■ 熱錢湧入 企業逐利而迷航

2019年末的一場疫情,為教育科技帶來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時機,又由於中國有龐大的學生人口,使熱錢不斷地湧入教育產業,讓教育經營者在吸納大量的資金後不得不拋棄教育的初衷,不考慮課程品質、教學效果,而是掉入逐利的資本遊戲中。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廣告營銷,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廣告都能看見中國各大教育品牌的蹤影,好比今年新春期間,猿輔導、學而思和作業幫等競相爭奪跨年晚會的冠名權,春晚或各大綜藝節目也是他們角逐的園地,這使得平台的行銷成本大漲逾50%,甚至還可能是2019年的一倍之多。

此外,除了爭取曝光率導致成本高築之外,中國中央國家監委網站於今年1月發文,直指網上教育平台亂象叢生,虛假宣傳、定價過高、退費困難、騙財結業等情況層出不窮。以作業幫為例,該公司在其官網上虛構教師任教經歷、引用不真實用戶評價,還謊稱「與聯合國合作」,甚至在其App標示「限時折扣」的虛假訊息。對此,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北京市場監管局已於5月10日對作業幫及猿輔導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處以警告和250萬元的行政處罰,藉此希望線上教育平台能回歸教育初衷,將資源投入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改善課程內容和教師素質,提供符合家長和學童真正需要的服務,建立起完善的商業機制。

教育科技未來趨勢

最後,奠基於上述的發展現況,我們歸納整理了教育科技未來的三大發展趨勢,作為該產業或公司前景的觀測依據,說明如下:

■ 平台決勝關鍵不在於科技難度,而在於如何運用科技對應市場需求

因為疫情造就了長時間且大規模的停課,恰巧提供了各項技術絕佳的練兵機會,諸如線上串流與協作技術、AR/VR和AI個性化設計等,都已逐漸發展成熟,甚至早已成為每家教育科技公司標準的技術配備。然而,關鍵在於各家教育科技公司是否瞭解自己的目標客群及市場定位,進一步解決註冊用戶的學習痛點,才能使擁有的技術發揮最高的價值;倘若平台只是為了遠距而線上,如上所提的中國市場案例,教師並沒有另外為線上課程而調整課綱,依然保持實體課堂的傳統教學方式,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教育科技公司將在疫情後被市場所淘汰。相反地,教育科技公司若能妥善掌握用戶的學習需求,便有機會培養一批續訂用戶,還能在疫情後大放異彩。

■ 教學全球化與課程在地化兩軌將併進同行

「教學全球化」是網路串流技術發展下的必然結果,不論你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有機會透過直播連結和線上平台參與某一個著名教師的課堂。以近期上市的教育平台Coursera為例,平台上主要的教學內容幾乎都集結自美國本土大學的課程,但據Coursera財報指出,2020年有51% 的營收是來自於美國之外的國家。但也正因如此,加上AI字幕翻譯技術的成熟,讓「課程在地化」成為教育科技平台另一個同步追求的目標。以Newsela為例,該公司致力將各種不同的教材翻譯成20多種文體,甚至製作為影音檔案,目的正是希望能服膺每個不同地區的教學需求,也藉此擴大業務版圖及影響力。

■ 高等教育市場邁入新藍海,打破大學校內外的藩籬

2021年第一季Coursera「學位計畫」的營收年增81%;Degreed及雲學堂紛紛在獲得鉅額的資金支持,顯示高等教育的成長潛力正在浮現。根據Holon IQ的調查,2020年已有300多個學術性機構建立了線上學位機制,而2021年第一季也已累計了109個成功案例,預計至今年底有望突破400個。再者,專家也預測高等學位市場將以19%的複合成長率,至2025年達到133億美元的產值。

主要原因在於,過去以留學為目的的跨國交流甚為頻繁,但如今因為疫情緣故大多採行線上授課,讓教育科技有角色扮演的空間。且特別是歐、美這些高學費的國家,長年以來學費與學位的性價比失衡,迫使更多學生開始向外尋求其他替代方案,教育科技平台若能提供線上學位課程,並有嚴格的審核與評鑑過程,便有助於解決高學位成本的問題,又能吻合就業市場所需。

未來,因應高齡化社會、平均退休年齡延後和工作模式的快速變動,將促使在職進修的需求攀升,成人學習與高等教育的界線將越發模糊,大學也已不再是提供全套專業課程的唯一場所,教育科技打破了校內外教學既有的藩籬。

結語

疫情是教育科技的試煉場,不僅成功讓教育科技由教育產業的「配角」變為「主角」,展現它獨當一面的魅力,也成功地匯聚了龐大的投資量能,催生出厲害的獨角獸公司,並在疫情屆滿一周年的今天,教育科技的影響力還持續發酵著,迫使傳統教育思考新的調適方式。

『面對未來,教育可以是一門好「生意」,但也絕不僅僅只是生意。』教育是關乎一個人未來的產業,是一門無法捨本逐利的生意,所有教育科技業者都應當認清自己的市場定位與目標客群,針對用戶的痛點思考解決方案,才可能創造良性循環,真正讓教育成為一門好生意。

『面對學習,我們都沒有「不在場」的理由。』透過技術的發展與教育科技的應用,教學本身已然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所有的學習,只要你願意,都能輕易地親臨教學現場,可以說,教育科技解放了校園、教室與同學的定義,未來還將大幅地席捲我們的生活,從學齡前到中老年每階段均不放過!

 

參考來源

1. Holon IQ (2021), “Global EdTech Venture Capital Update - Q1 2021”, March, 2021, https://reurl.cc/L0yg7K

2. Holon IQ (2021), “109 new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with OPMs, Bootcamps and Pathways in Q1 2021”, May, 2021, https://reurl.cc/ynpjmE

3. Barron’s (2021), “Coursera Posts Strong Growth in First Quarter Since IPO”, May, 2021, https://reurl.cc/2b2kzn

4. Business Wire (2021), “Coursera Reports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1 Financial Results”, May, 2021, https://reurl.cc/4yA7d3

5. 科技新想 (2021), “『市場脈動』2021 教育科技市場分析”, May, 2021, https://reurl.cc/g8OjZR

6. 明日科學 (2021), “全世界估值最高印度線上教育平台Byju’s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連鎖補習班Aakash教育服務”, May, 2021, https://reurl.cc/2b2kLv

7. Meet小聚 (2021), “疫情下的台灣距離教育科技趨勢還有多遠?看看獨角獸新創Newsela如何挑戰傳統教科書”, March, 2021, https://reurl.cc/6y13QM

8. Meet小聚 (2021), “【拆解招股書】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上市,有哪些值得台灣新創注意的地方?”, March, 2021, https://reurl.cc/5o6yKq

9. 數位時代 (2021), “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擁7千萬會員、IPO後估值逾59億美元!揭密三大商業模式”, April, 2021, https://reurl.cc/jqNjQD

10. 香港01 (2021), “EdTech・三│熱錢養成千億巨「猿」 內地教育科技火熱背後”, April, 2021, https://reurl.cc/7ygnlb

11. 大紀元 (2021), “學而思等被罰後 作業幫、猿輔導各被罰250萬”, May, 2021, https://reurl.cc/qmxX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