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1.05.24

【名家專欄-吳孟道】無通膨遠慮,必有近憂?

5月名家專欄委請台經院研究六所吳孟道所長撰寫「無通膨遠慮,必有近憂?」一文,針對日前國內外消費者物價指數大幅攀升的現象,探討背後的成因,並提醒政府部門不能太過於輕忽通膨帶來的威脅與後座力。

最近,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物價數據,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2.09%,不只較3月增加0.85個百分點,也創下自2018年3月以來的三年多新高。同時間,躉售物價指數(WPI)漲幅更是驚人,年增率直接從3月的5.07%跳升至9.62%,寫下自2008年9月以來的逾12年半新高。

無獨有偶,隨後發布的美國4月CPI,同樣創下12年來最大漲幅,年增4.2%。即使是剔除物價波動較大品項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年增率亦從3月的1.7%躍升近一倍到3%。更不用說,稍早公布的幾個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及土耳其等,物價漲幅都是相當驚人,數據都遠高於先進經濟體。短期全球物價指數急速攀升的走勢,不禁令人擔憂,通膨夢靨是否即將到來?

正所謂,空穴不來風,事出必有因。上述種種跡象顯示,全球通膨疑慮升溫,確實其來有自。只是,對照各國執掌貨幣政策牛耳的主事者說法,這樣的疑慮,似乎又有點杞人憂天。比如美國聯準會(Fed)主席Jerome Powell跟財政部長Janet Yellen一再強調,短期物價上漲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現象,絕大原因是因為疫情導致比較基期太低所致,一旦基期因素消失,物價就會回到原本相對平穩的走勢。而且,目前看來,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通膨會持續惡化,甚至因此傷害經濟。國內主計總處的看法,大致也是類似。對於逐月走高的物價,主計總處認為,整體物價走勢仍屬平穩,並沒有發生全面性、持續性、顯著物價上漲等通貨膨脹現象,因此嚴格說來,目前尚無通膨疑慮。

只是,在位者的說法,顯然無法說服一般民眾與部分專家學者。就以實務上拿來充當通膨預期的10年期平衡通膨率(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美債殖利率減掉抗通膨債券殖利率)來說,自2020年3月中旬出現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低點0.5%後,就開始一路走高,迄2021年5月12日止,已來到近八年新高的2.54%。這代表市場通膨預期並未消退,反而還持續升溫。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市場投資人預期未來10年內平均每年CPI將以2.54%的速度上漲,遠遠超過過去Fed所設定的2%通膨目標。

若是進一步觀察5年期平衡通膨率數據,更可以發現,市場對主政者說法更加不信任,對通膨的擔憂也更大。截至5月12日,5年期平衡通膨率已來到2.72%,不僅絲毫未見趨勢停滯或反轉的跡象,還追平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高點紀錄。也就是說,這樣的趨勢,短期看來還會持續下去,不會輕易扭轉。

當然,實際數據如此,專家學者對在位者說法的抨擊意見,也不少見。砲火最猛烈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美國前財政部長Lawrence Summers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就多次表示,這次通膨威脅絕對不容小覷,對美元及金融市場的殺傷力,恐怕已從「點燃」變成「引爆」。Summers還強調,現今許多年輕一代經濟學者明顯輕忽通膨影響,誤以為通膨已是過去式、不會再度成為麻煩,但實際上,可能犯了巨大錯誤還不自知,這將讓通膨風險無限放大。

德不孤必有鄰。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投資長Greg Jensen亦站在Summers這一方,認為新一輪惡性通膨恐怕已難以避免,而此將迫使Fed加快調整貨幣政策方向、啟動升息循環,未來金融市場震盪勢必加劇。前債券天王Bill Gross更大膽預言,未來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美國通膨率很難再看到2%以下,3%-4%可能會是一個常態現象。這無疑也代表著,通膨其實已經到來,而非如各國央行代表所說的,通膨並不嚴重。

誠哉斯言。這些金融大咖或老先覺的談話背後,警示味道相當濃厚。而他們的立論根據,主要還是這波因疫情而起的流動性氾濫問題,太過嚴重,且似乎沒有結束跡象。這自然令人擔心,通膨威脅,可能會從短期現象延燒為長期趨勢。根據統計,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全球四大央行(美、歐、日、中)資產規模足足膨脹1.5倍,迄2021年3月止,已來到歷史新高的29兆美元。

反映在全球貨幣供給上(以美、歐、日三大央行的M2來衡量),就是年增率從不到5%,急速攀升至22.1%,規模則是飆上史無前例的47.1兆美元。貨幣學派大師Milton Friedman曾說過,通貨膨脹,不管在任何時間或任何地點,永遠都是一種貨幣現象。也就是說,當全世界央行同步印了這麼多鈔票、釋出這麼多流動性,喚醒通膨巨獸,真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不過,儘管通膨威脅論者言之鑿鑿,認為這波通膨可能會掀起滔天巨浪,但站在反方立場、支持主政者說法的專家學者,也為數不少。比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接受媒體專訪時就再三指出,那些通膨威脅言論,絕大部分都是危言聳聽。Krugman認為,貨幣供給過多所造成的通膨疑慮,基本上已經反映在短期物價飆漲上,但這並不足以構成推動物價長期持續上漲的動力。而且,Fed仍有足夠政策與工具,可以在緊急與必要時刻推出,藉此抑制物價上漲並舒緩通膨壓力。

換句話說,實際上的通膨,並不會真的失控。現任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也認同Krugman說法,表示在各國大舉紓困、擴大財政支出與施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際,物價上升本來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但這只會是短期現象,不會形成長期問題。

顯然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經濟學好玩的地方。還記得經濟學那個老掉牙的笑話?當你問經濟學家一個問題時,10個經濟學家會告訴你11種答案。特別是像社會科學或公共政策這類領域的問題,通常會牽涉主觀價值判斷,難以純粹用客觀數據衡量,自然更容易陷入各說各話的局面。最終誰對誰錯,恐怕還需時間證明。

不過,即便如此,在雙方唇槍舌戰、你來我往的激辯過程中,或許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共通點,就是彼此都認同短期(未來數月)物價急遽飆升,難以避免。在這樣的前提下,不管是企業或一般民眾,在做營運或投資決策時,可能還是得將通膨的不確定性納入考量。甚至是主導國家重大政策方向的政府,也不能太過輕忽通膨的威脅與後座力。畢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鬆懈過頭,最終反噬的,還是己身。這或許也是此波疫情反覆,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