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21.05.24

【新創園地專欄-邱重威/新創與策略性投資人的距離系列】策略性投資人的「practical」

「我們」是一群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執行投資業務十餘年,熱愛投資,希望能夠透過政府資源、組織網絡及團隊力量,協助新創企業取得權益資金,以得到更多策略性資源的團隊。 延續去年,我們持續撰寫一系列的文章 (故事),很務實地談我們觀察到的台灣新創與策略性投資者,他們之間的互動。這些觀點,不盡然與現行投資的觀點一致,甚至有點古板;然這些新創企業可以從眾多案子脫穎而出,獲得策略性投資者青睞,或許可以給現行的新創企業在募資時做為參考。本月的專欄聚焦在新創總會新事業部邱重威主任透過訪談策略投資人,分享給新創朋友策略性投資人在投後管理時,會考量哪些「務實」的問題。

前幾日,作者前往南部拜訪一位作者非常景仰的產業先進,這位先進擁有豐富創投的背景,卻也有將一家搖搖欲墜的企業經營成現在市值達百億以上經驗的企業經營者。我們聊到曾經轉介給該先進投資的二家新創企業。一開始語氣非常輕鬆,先進表示,第一家企業夫妻非常聰明且認真,所以教導起來非常愉快,幾乎沒有什麼摩擦。(可以參考作者先前撰文「烏雲擋在前面的創業神鵰俠侶」)

 

但一談到第二家企業,先進口氣顯得嚴肅許多。先進表示,現在負責人對經營事業有自己的想法,這不是壞事,但要為自己的想法負責。由於目前先進集團持股比例不到50%,所以相較於集團轉投資的子公司,集團資源不能直接下去,這就不像是完全的「策略性投資」。而目前第二家企業的問題,看似研發沒法量產,其實是業務端出了問題,接著教導了作者業界常用的P1 P2 … P6 (提案P1、計畫P2、設計P3、原型P4、試產P5、量產P6)在實務上如何運用。

 

接著,先進談到嚴謹的策略性投資定義,不只是「以投資標的的業務、產品或研發成果等項目為其投資重點,考量上述項目之發展是否能加速本身營運發展或增加獲利能力。」(參閱文章:創業財會必修課:#5. 認識「財務性投資人」及「策略性投資人」),對策略性投資人更重要的是,策略性投資人對於該公司的掌握度,最高的掌握強度當然是更換掉董事長、總經理及財務長,全面性接管企業。

 

聽到這裡,作者不免心裡直覺想到「併購」,前面還可能被冠上「惡意」二字。先進看出我的心思,他告訴我,經營企業是很現實的,誰做不好,誰下台。上市櫃公司股價下跌,經營團隊是會被股東指著鼻子罵的;如果股價持續下跌,董事長與總經理是要下台負責的。上市櫃公司是這樣,難道一般企業不是這樣?對於策略性投資者而言,會願意持續投資支持,不僅僅只是看好這家企業未來前景,更重要的是要能提高對公司掌握度,才敢再繼續投資!

 

話鋒一轉,提到了財務性投資,先進提到,很多人會說「在風頭上,連豬都會飛」,但卻沒有提到,風頭過了,怎麼辦?因此,如果是財務性投資,投資風頭上的對象,可能會藉此抬高估值,他認為,若要投資,要嘛!先簽訂附買回,若做不到當初的預估,就用約定好的條件買回;要嘛!就是投資在可以隨時出場的上市櫃股票,因為,誰敢保證,風頭何時轉向?

作者與其團隊介紹:

1.作者為新創總會工作小組團隊,負責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加強投資中小企業服務計畫」,及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投資委員會」業務推動。

2.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加強投資中小企業服務計畫」-為帶動民間與創投資金共同投資中小企業,遴選21家投管公司,採共同搭配投資方式,促進投資國內中小企業。

3.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投資委員會」-針對新創團隊或潛力投資個案做專業的評估或予以輔導,使其能有效媒合適當的投資團隊,提高創業成功的機會;建立產業互動平台,創造產業垂直整合機會,讓投資者與被投資企業互蒙其利;結合創業楷模資源,擴大總會在創業投資、輔導領域的能量與影響力。現行共計100餘位海內外創業楷模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