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交通科技領域動態消息,將收集國內外報章與科技媒體等報導為參考來源,整理最新的自駕車、電動車與共享汽車近期重要消息報導,提供各界掌握交通科技最新發展概況。
一、自駕車
1. 鴻海投資新創 強攻自駕車
鴻海強攻電動車與自駕車商機,旗下富士康已聯合高瓴創投共同領投自駕車開放開發平台商AutoCore.ai(奧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Pre-A輪4.3億元新台幣投資。AutoCore.ai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聯網技術和無人駕駛系統研發商,主要從事車聯網技術、智能車載平台、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自主無人駕駛AD平台的開發,為用戶提供基於多種車規晶片、搭載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自動駕駛系統等産品。本輪投資主要用於加速AutoCore.OS智慧移動運算的功能安全中間件系統平台,以及在多種晶片及EEA架構下的產品實現,進一步引領全球開源自動駕駛項目的建設,服務包括晶片廠商、系統集成商及多家汽車廠商的產品開發服務。AutoCore.ai與鴻海集團已有合作,是鴻海主導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首批加盟會員。富士康指出,與AutoCore.ai的合作,將有助深化鴻海集團在電動車產業技術布局,特別是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助力集團向腦力、技術密集方向轉型升級。(經濟日報:https://reurl.cc/ynvrR6)
2. Apple 2020年自駕車道路測試里程增逾1倍,但仍落後Waymo、Cruise等領先者
根據提交美國加州監理所的報告,Apple去年自駕車的道路測試累積里程,自駕車去年行駛18,805英里,多於2019年的7,544英里。必須由人類駕駛接手的解除自動駕駛(disengagement)次數是130次,也就是每145英里就必須解除自駕,相較於2019年時的118英里,蘋果自駕技術在此測試環境下有進步。GM持有多數股權的自駕車新創事業Cruise,在加州進行自駕車道路測試770,000英里,解除自駕27次。這意味人類駕駛每28,520英里才須解除自駕,遠優於一年前的12,221英里。Waymo車隊2020年行駛628,839英里,比2019年少逾一半,解除自駕21次,或大約每30,000英里一次,是業界佼佼者。就數據面來看,Apple自駕車數據仍大幅落後競爭對手,顯然不會很快推出自駕車,市場預期至少要5年之後。(經濟日報:https://reurl.cc/7ydDn1)
3. HONDA成為全球第一家售出獲認證Level 3自駕車之品牌
HONDA在日本開賣的品牌旗艦Legend配備了獲認證的Level 3自動駕駛功能,其定價為1,100萬日圓(折合新台幣約294萬元)。這款Legend不但只有在日本本土販售,還限量100輛並且沒有任何增產的計畫,但HONDA依舊成為了全球第一家成功售出獲認證Level 3自駕車的汽車品牌。(Yahoo新聞:https://reurl.cc/ZQr5Z3)
4. Volvo與音效公司合作,研發自動駕駛防暈車技術
Volvo稍早宣布與音效公司Pole Position Production合作,研究利用聲音解決上述乘坐自駕車可能遇到的身體不適。這家瑞典音效公司專門為電影、遊戲和產業處理音效事宜。Volvo研究項目有兩個目標,分別是探索聲音能否減輕暈車,其次就是幫助乘客更信任自駕車。(科技新報:https://reurl.cc/a5Z9z4)
5. Pony.ai、Plus.ai、ECARX獲鉅額投資
中國自動駕駛新創公司Pony.ai獲豐田領投的4.62億美元融資,致力實現L4級自駕車。近兩年來,Pony.ai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成績頗為亮眼。2019年,Pony.ai獲得加州自駕車路測營運牌照,獲准開放大眾使用自駕叫車。幾乎在同時間,獲得廣州首批智慧網聯車開放路測牌照,目前Pony.ai在中美兩地都展開自動駕駛常態化營運。除了上述廣州南沙核心區域RoboTaxi常態化服務,在美國加州,Pony.ai也與現代汽車聯合推出首個開放的自駕計程車服務。隨著RoboTaxi營運服務趨於常態,Pony.ai累積了更多路測里程與資料。到2019年底,自動駕駛總里程超過150萬公里,是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佼佼者。(autonode、科技新報:https://reurl.cc/ZQ4kWW、https://reurl.cc/xgNmLL)。
中國自駕卡車公司智加科技Plus.ai,宣布獲得2億美元B輪投資。投資方包含China Growth Capital | CGC、CPE Capital、GSR Ventures、Guotai Junan International、Hedosophia, Lightspeed、Manbang Group、Mayfield Fund、 SAIC, Sequoia Capital、Wanxiang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2018年起Plus.ai便與中國最大的物流平台滿幫集團達成獨家戰略合作,智加科技成為滿幫集團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獨家戰略夥伴,圍繞高精地圖數據採集、大型安全自動駕駛車隊商業化運營支持和賦能全國長途重卡的智能化改造,雙方將展開深入合作,優勢互補,不斷推進幹線物流場景的自動駕駛的產業落地進程,推動物流產業升級。(搜狐、Donews:https://reurl.cc/xgNmWE、https://reurl.cc/5oKxQM)
中國自駕車公司億咖通科技ECARX獲得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國新控股集團旗下基金)領投的2億美元A+輪投資,在此之前曾獲百度投資。作為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自駕車公司,億咖通科技不僅發布了E系列車載資訊娛樂晶片,還與百度Apollo、華為智慧出行、字節跳動、火山車娛等優秀合作夥伴建立更多、更廣泛的合作關係。同時,接入更多其他應用開發者。2020年12月,億咖通科技於瑞典哥德堡成立了歐洲總部與產品研發中心,邁出了國際化進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億咖通科技又與兩家世界頂級科技公司偉世通、高通展開合作,共同開發廣泛適用於全球市場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未來,億咖通科技還將持續加速資本化進程,並深化在汽車晶片、智慧座艙、智慧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雲平台等方面的研發投入,通過產品與服務的快速迭代,持續強化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向世界領先的汽車智慧化科技公司快速邁進。(ECARX:https://reurl.cc/YWYazl)
二、電動車
1. 消費者對電動車電池不環保疑慮 Volkswagen克服了
電動車目前是未來趨勢,看似環保但背後或多或少還是無法達到真正環保,電池便是其中一項,對此Volkswagen在Salzgitter廠設立電池回收廠,讓淘汰電池能充再次利用或回收再製。為了避免淘汰電池增加垃圾量並造成環境汙染。Volkswagen會評估淘汰電池是否還有足夠電量與壽命,若達標準則會加以修復轉為充電站、移動充電機器人或廠內使用。而不符再使用標準電池則透過工程將內部鋁、銅、鋰、鎳、錳、鈷與塑料等原物料進行回收,進而讓淘汰電池達到90%回收率,之後再將所回收的原物料進行加工製程轉為生產新電池的原料,搭配節能製程進而達到減碳目標。(Yahoo汽車:https://reurl.cc/7y0OVD)
2. 鴻海推MIH平台,台灣發展電動車關鍵在電池
台灣廠商跨入電動車產業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從供貨給特斯拉電源管理線束的貿聯、減速齒輪零組件的和大工業等少數先驅者,隨著產業需求提升,台廠逐步打入電動車用鋰電池銅箔、電池正極材料、散熱風扇、LED車燈、車載鏡頭、觸控面板、充電搶、主控電腦等功能性零組件,範圍包含車電、車身、電池、充電、馬達動力等系統。而鴻海與裕隆結盟宣布成立MIH平台聯盟,則是正式由台灣電子及汽車業雙龍頭扮演領頭羊,整合帶領科技及零組件業者攜手進軍電動車產業,擺脫過去廠商單打獨鬥的接單模式。短短3個多月,MIH聯盟就吸引全球635家廠商加入。(數位時代:https://reurl.cc/pm37ka)
3. 美國電動自行車公司Rad Power Bikes 2月獲1.5億美元投資
美國電動自行車公司Rad Power Bikes 2月獲1.5億美元投資,本輪投資人包括Durable Capital Partners、Fidelity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Company、Morgan Stanley、 T. Rowe Price、The Rise Fund, Vulcan Capital,Rad Power Bikes。Rad Power Bikes將利用這筆新的募資來擴大其市場領導地位,推動創新並擴大零售和產品服務。摩根士丹利Counterpoint Global董事總經理Sam Chainani預測電動自行車將在未來的交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遠遠超越傳統自行車市場。(網易:https://reurl.cc/NXYMZ6)
三、共享汽車
1.光陽以「系統整合輸出」模式與Grab合作
光陽(KYMCO)集團旗下金庫資本去年入股東南亞最大電動共享交通企業Grab,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表示,光陽今年以「系統整合輸出」模式與Grab合作,將在印尼、新加坡投放超過1.6萬輛電動機車,步局東南亞電動機車市場。金庫資本去年初宣布投資3,000萬美元入股Grab,Grab引資結構除了金庫資本外,還包括Microsoft、Toyota、Softbank等國際大廠。Grab目前在印尼雅加達共有7個運營中心,提供B2D駕駛車輛租賃給外送員,光陽已投放6,000輛電動機車給Grab,年底前並將投放1萬輛電動機車至200站B2C共享租借服務站,接下來泰國也會透過Grab切入。(自由財經:https://reurl.cc/9ZvlMY)
2. Gojek將併購Tokopedia
印尼Gojek與當地電商公司Tokopedia正敲定合併條款,並計畫最早於本月達成協議,最終目標是讓合併後的公司在雅加達和美國上市。據悉,合並後公司的目標估值在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之間。(信報:https://reurl.cc/L0Wyz7)
3. 載客量創疫情後單週新高!Lyft 調升財測盤後飆 8%
因美國疫情降溫,運輸需求回春,網路叫車平台Lyft決定上修本季財報展望,激勵盤後股價一度跳漲8%。然Uber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卻表示,預計出行業務在美國和歐洲出現復甦迹象,但強調距離完全復甦仍言之尚早。事實上,在疫情期間共享車載客量暴跌,行內龍頭Uber和Lyft去年也積極削減成本,但他們的策略卻有所不同。Uber暫停了無利可圖的業務,並加大力度發展食品配送業務,以彌補共享車業務的損失。Lyft則試圖在共享車業務中拓展更多可能性,如在去年下半年研推一項面向企業的交付服務。(香港經濟日報:https://reurl.cc/OXMZd3)
4. Uber收購派送機械人Postmates
Uber去年以26.5億美元價格收購餐飲外送服務Postmates,並且併入Uber EATS服務後,Uber稍早確認將使原本在Postmates服務內的外送機器人項目予以拆分,並且掛上全新服務名稱Serve Robotics。會採取這樣的發展模式,一方面顯然是為了目前疫情仍有不少影響,因此藉由機器人提供餐飲派送服務,將能大幅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可能面臨風險,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希望將此項原本在Postmates就屬於測試項目的服務拆分,若是未來發展產生虧損也不致於影響Uber EATS財報表現,同時拆分獨立後也更容易對外爭取投資機會。(聯合新聞網:https://reurl.cc/pm3z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