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滿布COVID-19的漫漫長路,即將走到盡頭。接下來,準備迎接的,是後疫情時代的全新態樣。不管是繼續與COVID-19共存,或是一個沒有COVID-19的嶄新世界,原本為了因應疫情所做的改變或調整,看來已經回不去了。也就是說,生活上有些東西、做法或行為模式,恐怕隨著新常態的到來,都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這樣的一個重大趨勢轉折,包括國家、企業及個人在內,又該如何自處、與時俱進、調整自己步調?值得深入剖析。
其實,不只疫情衝擊將會形塑一個嶄新的態樣,疫情本身或許就是一種新常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曾經指出,從過去經驗來看,大規模傳染病爆發,可能將是未來的「新常態」。其觀察到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出現後,每一次全球性大規模傳染病,復發頻率愈來愈快、出現時間也愈來愈短。比如2012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離SARS出現大概隔了9年,而2020年COVID-19與MERS的間隔則縮短到8年。依此推估,未來下一個大規模傳染病,恐怕只要或不到7年,就可能會再次發生。這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觀察,或許更是一個警訊,提醒國家或人們,現在就應該思考,如何從一個新常態,過渡到一個新未來。
確實,最近走在街頭,如果有特別留意,可以發現,旁邊呼嘯而過的機車,十台之中大概有五、六台,後面都戴著一個盒子,上面印著Uber Eats或foodpanda。若回想一年多前,這樣的景象,恐怕並不多見。這代表什麼?疫情無預警襲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跟著調整、改變。即使位居市中心,出個門、走個幾步路,就能買到填飽肚子的食物。但在疫情陰影下,許多人基於風險趨避或隨波逐流或制約反應的因素,寧願選擇叫外送,也不願出門自行採購。這就是標準行為模式或消費型態的轉變,久而久之,可能就演變成一種新常態。
有些人給這樣的新常態取了個新名詞,叫做零接觸經濟,意味這樣的模式,未來(或現在)可能不只是單純的行為改變而已,而是會進一步發展出新的商機。例如,除了餐飲外送服務外,疫情也讓線上消費或購物呈現爆炸式成長。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在7月發布的《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Global Consumer Insights Survey 2020),因為COVID-19而實施的社交距離管制措施,比重高達35%的全球消費者,選擇透過網路購買食品雜貨。而同樣的數字,在疫情爆發前,不過僅僅只有9%。更不用說,比重將近九成(86%)的這類網路購物者表示,即便之後疫情和緩讓社交距離管制措施不再,他們也將繼續維持這樣的線上購物模式,而非轉到線下消費。同樣地,非食品類的網路購物成長曲線,也幾乎如出一轍。比如透過手機與電腦上網購買非食品類產品的比重,在疫情後比重分別拉高到45%及41%,分別較疫情爆發前,多出15%及13%。
值得注意的是,零接觸經濟不只帶來消費行為改變的新需求商機,社交互動模式的改變,也引出另一波遠距設備需求的商機,比如遠距工作、遠距學習、遠距醫療等等。CB Insights 8月出的一份報告就指出,後疫情時代,辦公室場景的科技賦能將被更為強調。因為COVID-19大流行幾乎破壞人們上班過程中的各項元素,這也讓未來辦公室大門陸續重啟時,如何成功結合AI、IOT、5G等高科技的遠距設備,藉此降低疫情再次爆發機率,同時注重員工安全與讓員工安心工作,成為世界各地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不過,鑑於親自工作可帶來的社交聯繫、協作和創新的無形效益,完全遠距的工作型態似乎不太可能。也因如此,為員工的遠距工作與實地辦公,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辦公室環境,就變得相當重要。
根據商周的「後疫情世界100關鍵趨勢」報導,疫情下的零接觸經濟,讓四大遠距產業(遠距工作、遠距學習、遠距醫療及餐飲外送),在未來五年,平均可望成長八成。例如,成長幅度最大的遠距醫療,產值預估將從2019年423億美元,成長188%至2024年的1,217億美元。而排第二的遠距工作,產值則是預估將增加75%,從2019年的729億美元,跳升至2024年的1,273億美元;其中,又以遠端辦公軟體比重最高,高達481億美元,而VPN則是成長速度最快,將近一倍。此外,在遠距學習方面,產值則會從2019年747億美元,攀升68%至2024年1,253億美元。即便是成長幅度最小的餐飲外送,產值預估也將成長53%,從2019年1,075億美元升至2024年1,640億美元,顯然地,遠距產品、設備或服務相關的產業,無疑就是後疫情時代快速崛起的新星。
COVID-19疫情不只帶動相關產業的新需求商機,也加快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比如為了回應疫情下的客戶期望,許多企業正加速建構或提升自身的電子商務系統,全面引入AI、Big Data、IOT等技術,串聯生產、銷售、行銷及服務的各項功能,目的就是藉由智慧化的數位轉型過程,滿足或增進客戶的消費體驗,進而留住原本客群與吸引更多新客戶加入。此外,在國發會的「後COVID-19臺灣經濟發展對策」報告中,也特別提醒企業,要發展零接觸經濟有幾大面向如友善操作介面、個資保護以及提升用戶體驗等,都必須加以留意。而要滿足這樣的條件,企業勢必得加碼投資、進行數位轉型、甚至得強化自身的虛實整合能力,方能進一步提供客戶加值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有趣的是,不只個人生活與消費型態、企業數位轉型需求、或總體經濟與產業層面受到影響,COVID-19也對一些非經濟層面的永續指標,帶來出乎意料的外部效益(正的外部性)。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 11月發布的《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transitioning to a new normal》報告指出,受到全球疫情嚴重衝擊,各國大封鎖措施(The Great Lockdown)嚴格限制國內及跨境人員及貨物的移動,無形中形成一種被歸類到非關稅措施(non-tariff measures)的「類貿易障礙」。而這樣的非關稅措施,至少直接解決九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目標2 (終止飢餓)、目標3 (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目標6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目標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目標11 (永續發展的市鎮規劃)、目標12 (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14 (保育及維護海洋資源)、目標15 (保育及維護生態地區)、目標16 (和平、正義與健全的司法)。也就是說,如果設計和實施得當,這類因疫情而衍生的非關稅措施,將幫助各國獲得經濟、社會及環境等各方面的效益。
種種跡象顯示,COVID-19確實對人們消費行為、企業生產行為、產業布局方向、國家政策制定、甚至是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而這種本質的變化,在疫情的催化下,逐漸形成一種新常態。未來面對這樣的趨勢與發展,不管是個人、企業或國家,或許還是得儘早適應這樣的轉變,才能邁向新的未來。毫無疑問,COVID-19既是危機也是轉機,端看我們怎麼看待與因應。就如同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經典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反過來看,不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