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基地234】
在創新創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潮流下,創業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資源提供者們,有著多樣化的名稱,如:創業空間、創業社群、創業基地、青創基地、自造基地、創意聯盟、創業聚落…等不同的名稱充斥著。對於新創業者或是想與新創企業交流的投資者、中大企業、創業準備中的個人,對於上述名詞所代表的意涵認知可能不同,需要額外花時間了解這些單位差異性為何,其所能提供的資源與服務為何,適不適合自己接觸?待上述問題釐清後,可能耗費不少時間。更甚者,有些想參與創業基地活動或對創業基地的資源有需求者,根本弄不清楚差異何在。因此在盤點臺灣新創基地前,必須要先了解新創基地的定義與範疇,方能進行歸納與分類作業。
Humboldt Institute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 (HIIG)的首席創新與創業研究小組成員Nicolas Friederici博士對於「Hub」,其認為應具有四項特點(Tuukka Toivonen & Nicolas Friederici, 2015)。首先(1)以企業家為中心的交流協作社群;其次(2)融合多樣化的成員,匯集差異化的知識,(3)在數位或實體空間中進行創作或協作;(4)促進全球企業家文化在地化。而Hub的資源提供則視其營運方而定(例如:政府運作、民間企業/組織運作,對於主要資源的提供便有所差異),但通常包含有進駐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工作坊、講座、展演活動、會議室、商品展示空間等。另外,與Hub相近並在資源提供有諸多交集者則是加速器與育成中心。新創基地(Startup Hub/Impact Hub/Entrepreneur Hub/Business Hub)在整個創新創業生態系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同時也是最難以維運其存在的。基地設立的目的在於增進新創交流,整合創業資源;其所提供之資源範疇為加速器與育成中心的總和(Dempwolf, Auer & D’Ippolito,2014)外,主要為活動空間與創業相關資訊的供應,以及以社群方式經營促進交流產生創意發想。
本篇專文對於新創基地的盤點,以公開網站為主,作為主要資料收集來源,如:中央政府創業資源入口網站「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圓夢網」,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科技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園區與基地官網,各新創基地臉書粉絲頁,科技或數位媒體報導,以及各縣市政府創業資源彙整平台網站(如:台北市政府「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凡足以具有新創基地特質者,皆進行建檔,針對其名稱、營運之縣市別、設立時間、指導單位、執行單位、與類型(如:公民營、主題)進行分類給予適當標籤,作為後續分析的基礎。由於新創基地屬於開放式交流單位,若是主要交流對象為學校學生或是主要營運內容僅為空間經營,則不被納入在新創基地的盤點中。以下針對我國新創基地盤點概況進行敘述統計說明。
【我國新創基地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FINDIT平台,本研究整理。
自2004年至2020年12月10日間,臺灣計有89家創業基地,處於營運中狀態有82家,更改營運方向、停止營運以及消極營運者(無法從官網、臉書粉絲頁或新聞到有相關活動在基地進行),有7家;各年度中,2018年為新創基地成立密集度最高的一年,單一年度有23個基地成立。除營運中之基地外,尚有19個創業基地處於規劃中或建置中的狀態(開幕但尚未正式營運,營運團隊正處於招募或營運架構正在調整中)。如以82家營運中創業基地作為分析標的,各縣市新創基地分布,有75%的比例集中在六都;如以成立基地的層級來觀察,中央政府投入資源成立者有31家,屬於地方資源者有46家,由民間成立之新創基地則有5家。
資料來源:FINDIT平台,本研究整理。
在資料收集與研究觀察期間中,設立時間最早者為成立於2004年的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提供開放實驗室空間、軟硬體設施、創新育成機制及政府相關研發輔助資源服務,不僅是創業育成的搖籃,也期許能帶動南部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隨著政府逐步提升對創新創業的重視,2015年後無論中央或是地方政府皆開始大量設立新創基地。而新創基地提供之資源大致上包含:進駐空間、展演空間、中央或地方政府資源、創業交流、資源媒合活動、諮詢輔導時間以及各式創業課程等;上述類型可稱之為「傳統型新創基地」。而在政府不斷投入資源後,考慮政策核心與目的下,政府開始引導資源投入方向;因此陸陸續續出現「主題式創業基地」(或稱之為:主題式聚落),這些主題包含:文化創意、自造、物聯網、在地、AR/VR相關、市集、社會企業/社會創新、金融科技、自駕、智慧機械、綠能等類型。其餘如:海上休閒/教育以及資安等主題,則於2019年後開始興起。
【我國新創基地的挑戰】
了解我國新創基地發展概況後,本文就現狀的了解進行以下兩點建議。
效益地衡量有先天上的缺陷,可仰賴科技解決方案
整體來說,新創基地主要的貢獻在於社群交流;透過交流,可能觸發成創業的想法、技術合作機會、訂單、投資、產業上下游的策略聯盟等機會出現;這個特點相當重要,但對於新創企業的貢獻卻也難以衡量。其次,在新創基地出沒的身份型態相當豐富,除創業者外還可能是天使投資者、創投、上班族、SOHO族、Maker、企業家,專業服務提供者如:律師、會計師、專利事務所,以研究人員、學生或是退休者及一般民眾。簡而言之,只要是對於新創基地活動有興趣者,幾乎都能參與,無特別排他性;這也是其效益與影響難以衡量追蹤之處。也因為參與基地的人身份構成複雜,要有優質的對話與互動,方能維持黏著度,而這也取決於進入基地的人整體的水準。若貢獻者少(無論是知識或其他資源的提供),搭便車者眾,會使整體社交與互動的品質下滑,進一步使影響力受限,這也是非創業者出現在基地比例過高,所可能引發的問題之一。
對於新創基地效益的衡量,應以其成立目的與特質為根本;例如:新創基地成立目的之一,為「活絡」,而非「募資」,此時促進新創募資,可能就不是適合的產出指標(一段經營期間內可以呈現的量化指標,期間多數為一年),將促進新創投資設為影響力指標(一段經營期間後可以呈現的量化指標,時間點多數為一年之後)可能較為適宜。短期間的評估,建議以基地的利用與參與的熱絡度來衡量,適度地運用科技解決方案,例如:人臉辨識的應用,將每月的使用者進出狀況進行分析,了解有多少不同身份的個人曾經使用基地或參與活動,以了解重複參與以及不重複參與者狀況,供日後經營者精進營運或設計營運策略參考。
創業基地應更加注重「創新創業」與「政策方向」
如果一家新創企業在營運計畫書中的商業模式與營收模式中載明有數個收入來源,這可能是一個該注意的徵兆。在事業創立之初,資源有限下,應將主要資源放在成本效益最高之處;如有5個收益來源,應將成本投入在最有可能帶來相對較高報酬的路徑,同時經營多個收入來源的渠道,可能會耗費難以承擔的高額成本。同樣的,中央與地方設立或合作設立的新創基地有78家,佔了整體的95%以上,在政策目的上應充分溝通並做好資源協調。以「創新創業」以及「在地創生」為例,就有很多可整合之處。
首先,在地創生與創新創業的政策目標需要進一步釐清,如果目的不同,實質上執行在地創生的任務,卻在新創基地的場域中進行,未來要回應社會與人民期待時會出現嚴重問題,會讓社會大眾誤以為投入在創新創業的資源比想像中多,但成效可能不如民眾所期待。此外,在地創生的政策目標,不包含培育出兩家獨角獸企業,但獨角獸卻是創新創業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
除中央與地方資源的分配與協作有提升空間外,適度地與民間合作提高民間的參與則是另一個重點發展方向。由民間機構投資新建並營運的BOT模式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方向(台北市政府t.Hub與宏匯集團的合作即為一例),然而應注意政策方向的一致性以及建立適當的管考評估機制(屏東縣政府2020年2月12日公告實施「屏東縣青創基地進駐考核計畫」可做為借鏡)。避免出現沒有輔導資源,或是單純市集或聚落、查無進駐新創的”新創”基地出現,違背創業基地設立的本質。與民間空間經營者合作,可減少公部門資源投入,轉以合作方式達到「共好」,讓政府的資源能更有效運用。
參考資料:
1.Dempwolf, C. S., Auer, J., D’Ippolito, M. (2014). Innovation Accelerators: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among Startup Assistance Organization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Advocacy, Optimal Solutions Group, LLC College Park, MD 20740.
2.Tuukka Toivonen & Nicolas Friederici (2015), “Time to Define What a “Hub” Really Is”,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2015-4-7, https://pse.is/3a9c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