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0.07.27

【新興領域:7月焦點3】疫正當中,你的「宅」指數有多高?-OTT產業的今昔與未來

在過去,「宅」可能是一種對於舒適與安樂狀態的追求,但在武漢肺炎期間,「宅」卻可能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在此同時,你又做了哪些事,來安放你奔放的靈魂呢?投入電影劇集可能是許多人的答案。本文將會從疫情當中影視串流(OTT)平台的逆勢成長說起,並解析全球大型平台的布局戰略,最後,再談及台灣本土OTT業者,該如何在這個競爭者環伺的產業環境下生存,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主場。

一、疫情下娛樂媒體的募資市場

從年初至今,武漢肺炎疫情所帶來的生命威脅已延燒了六個多月,就在人們誤以為解封有望之時,單日確診數又在過去半個月中屢屢創下新高,病毒好似以一種頑強到底的姿態,宣告它主宰生命與一切經濟活動的權威地位,也讓全球經濟學家,有如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浩劫,越來越沒有樂觀的本錢。

6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在其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預測出現比4月份估計更嚴峻的萎縮,這是自大蕭條以來,先進市場和新興市場首次共同步入衰退;就產業面來說,服務業會比工業製造業的影響還要來得更劇烈,特別是實體商品銷售或體驗服務,就屬受創最深的項目。

常說「覆巢之下無完卵」,那麼,在這個「覆巢時代」哪些「卵」能夠幸運存活?既有線上又有實體的「娛樂媒體」產業,受創程度又是如何呢?

私募市場明顯下滑

根據FINDIT團隊所整理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全球「娛樂媒體」產業鉅額獲投(單次投資金額達一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我們不難發現在該領域的私募市場中有明顯下滑走勢,投資件數從2019年上半年的15件直接減半至2020年上半年的7件,投資金額總數也從27.1億美元下滑至17.8億美元,年減達33.5%,顯示投資人受市場信心低落影響,投資金額略趨謹慎保守,或轉而關注與疫情更直接相關的醫療照護領域等。

「宅」股市逆勢飆漲

雖私募市場深受疫情衝擊,但在公開發行的股市上,卻有截然不同的逆勢發展,特別是在串流影視(OTT)方面。以龍頭Netflix為例,儘管從年初至今美國S&P 500股市已下跌3.3%, Netflix股市卻不理大盤走勢硬是逆勢上漲了50.2%,股價也逼近5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該公司於疫情期間甚至增加了1,577萬訂閱戶,使第一季業績達57.5億美元,比市場預期整整高出一倍,跌破許多分析師眼鏡。於此同時,GlobalData作了個有趣的統計,會發現在2020年3月至5月的90天內,在Twitter上關於Netflix的討論度一度飆升60%以上,顯示該產業反而在疫情期間成為一般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見下圖)

再者,根據YouGov於4月底針對串流影視(OTT)平台的美國用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疫情確實影響用戶在平台上使用的程度,其中有近60%的Netflix用戶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使他們在平台上駐足的時間增加,且觀看更多的影片;其他競爭平台均有超過30%以上的用戶因為疫情增加需求。全球性大型的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也統計,光是今年4月第3週,美國民眾花在影視串流(OTT)平台的總時間來到1,546億小時,這個驚人的成績幾乎是2019年同期紀錄的2倍。

二、OTT平台帶來的革新

因此,若要深究串流影視(OTT)平台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的有利條件,可以歸因於其打破時間限制、個人化及平台服務等幾個關鍵要素;也是它作為網際網路發展至今的新興產物,與傳統電視節目或實體電影院最巨大的區別之處。

打破時間限制

首先,在疫情之前,人們可以享受休閒娛樂的時間僅有在課堂或工作以外,較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模式;然而,在疫情爆發的現在,全球尚有許多人處於無薪假或隔離管制的居家生活中,空閒的時間突然增多,不只是實體的電影院空間被禁止開放,就連傳統有時間與廣告安排的電視節目也不能滿足其需求。因此,串流影視(OTT)平台就在這樣特別的時刻,彰顯它打破時間限制的優勢,時間的主導權回歸到用戶手中,他們可以逕自安排,就算是24小時連續觀看也都是可能的。

個人化設計

再者,在這麼多類型的影視作品當中,每個人一定有其觀看的內容偏好,透過平台的特性,用戶可以輕易的集結所有自己喜歡的節目或影集,完全不需要勉強接受觀看那些自己不鍾愛的片段,更可以打造個人化推播模式,讓自己即時追蹤影片上架的時間,這是過去電視節目完全無法做到的服務模式。

體貼的平台服務

另外,解放過去以電視或電影院為載體的播放模式,串流影視(OTT)平台能提供跨渠道和設備的觀看體驗,用戶不論是連結電腦、手機或平板,只要能聯網都可以在任何時點觀看,且平台能輕易蒐集到其觀看偏好與時程數據,進行個人化推薦或適時的提醒功能,用戶在疫情時期加強使用密度,也會同時增加對平台的依賴,因而加快電視收看習慣被取代的速度。

三、OTT平台如何延續火苗

可以說串流影視(OTT)平台挾其既有優勢,又得益於抗疫的特殊期間,讓用戶數量與依賴度大增。但長久來看,在強敵環伺的產業競爭樣態下,未來還能否維持此一榮景,是每個平台經營者應該要看到的隱憂。目前就全球市場而言,大型平台如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Apple TV+、Disney+及HBO Max等均有各立一方霸主的野心,而他們又在這一關鍵時刻,做了哪些努力,以延續疫情帶來的紅利,值得我們持續掌握。

1. 多管道布局,增加用戶接觸機會

為了增加訂閱用戶接觸到更多影視內容的機會,平台通常會鼓勵新加入者開啟推播功能,並在臉書或社群網站的廣告上行銷新影片上架消息,同時將上映清單透過電子郵件寄出給用戶。而除了外部管道外,平台內部還會在用戶正在觀看影片的下方,提示下一集播放時間或推薦相關的影片內容,有助於增加用戶駐足於平台上的時間。

2. 個人化分析,縮減用戶搜尋成本

根據數據顯示,18~34歲的用戶會花9.4分鐘來找尋自己有興趣的影片;35~54歲則會在8.4分鐘後作出決定;但有更多用戶或50歲以上的年齡族群若無法在5分鐘內找到符合自己胃口的內容,就會放棄、立馬跳出平台。因此,為縮短這類的搜尋成本,平台通常會設計一個橫幅,透過AI大數據置入該用戶獨一無二的推薦清單;或者設計清晰的搜尋入口,讓用戶透過輕鬆篩選的過程,進入貼近自己喜好的分類選單;或者自動提供常看內容的新片推播,特別是運動賽事或音樂會直播,讓用戶不漏接自己感興趣的演出內容,進而仰賴平台的服務。

3. 簡化介面呈現,用戶輕鬆掌握規則

在競爭激烈的產業情況下,為增強用戶付費訂閱數,平台採用不同的訂閱等級區分可以觀看的權限,如VIP會員與Premium會員,並一目了然地顯示於選單頁面,有助用戶快速地做出正確的付費決定。另外,有些平台會提供「推薦朋友」的簡易按鈕,用戶能藉此獲取優惠,同時達到平台向外開拓訂閱數的功效。

Netflix

除了上述幾項策略之外,作為疫情延燒時期美國市場中近一半的使用者認為是「不能沒有(must-have)」的影視串流(OTT)平台-Netflix,於五月底宣布一項看似與用戶增長目標背道而馳的決策,其將『針對一年或以上沒有觀看的非活躍用戶寄發email或App詢問是否繼續訂閱,若無得到回應,Netflix將自動取消用戶的會員資格』。

這個做法看似白白地把到手的寶藏(付費會員),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甚為可惜。但事實是,這些僅僅幾十萬用戶與Netflix全球動輒1.8億訂閱戶相比,不足掛齒。且Netflix能透過此舉贏得「為用戶著想」的平台口碑,已然大大地提昇外界對平台經營的好感度,反而更有助於用戶的黏著度。由此可見得,在疫情結束後的未來,各大平台決勝關鍵就在於「平台服務」,是否能創造出非凡的用戶體驗、打造用戶忠誠;否則,在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的時代,用戶就好比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光是平台上獨家的影視內容是不足以與用戶培養安然長久的互惠關係的。

四、台灣本土的OTT平台

疫情間逆勢成長,與國際趨勢一致

目前若撇除免費渠道,台灣本土共有12個付費觀看的影視串流(OTT)平台,包含CATCHPLAY+、愛爾達ELTA.TV、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Giloo紀實影音、中華電信Hami Video、LiTV線上影視、台灣大哥大myVideo影音隨看、三立Vidol影音、民視四季線上影視4gTV、歡樂看FainTV及遠傳friDay影音等。

而疫情時期,國內影視串流(OTT)平台大致與國際趨勢一致。根據凱度洞察(Kantar)與LifePoints進行一份關於《台灣OTT市場隨選影視戰況分析》的調查顯示,防疫期間有21%的台灣民眾增加了線上觀看影片的頻率;但也有平台表示,因疫情衝擊經濟,也連帶使得廣告主預算下降,部分採用免費觀看搭配投放廣告的平台,整體營收反而受到負向衝擊。

時事助攻,再掀巔峰

1. 全台最大盜版網站遭偵破

歷經半年時間佈局,追蹤廣告公司的金流、資訊流後,終於今年4月8日由刑事局電信偵查大隊偵破台灣最大的線上盜版串流平台「楓林網」,陳姓、莊姓兩位創辦人被捕,總計涉侵權金額高達新台幣10億元。而這關乎於影視串流(OTT)平台的大事,一時間也引發其他盜版平台的寒蟬效應,為避風頭紛紛緊急關閉網站,如小鴨影音、劇迷、伊莉論壇、pttplay、momovod等。

相對於未取得版權的盜版網站,國內12家OTT平台則順勢發起「#我就正」的活動,進一步對閱聽大眾推廣觀賞正版影片的理念。根據INSIDE對OTT平台的專題報導可知,大多平台在此一事件後的短期內能看到免費的會員流量明顯增長,且一個禮拜後,如myVideo、friDay跟LiTV等,均尚能保持事件前的熱門度。只不過,免費會員要如何轉化為付費會員,仍是各大平台需要努力的短期目標。

2. 台劇大爆發

經過好多年的努力,集結台前幕後的從業人員,台劇終於從2015年《麻醉風暴》及2016年《植劇場》開始,打開另一光彩的扉頁,直到《通靈少女》上架HBO Asia平台,成功推向全球其他23個國家,總算是初嘗OTT平台所帶來的威力。接著,《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同樣藉由HBO Asia在全球特定區域首播,更在日本影音平台U-NEXT及HBO Go上映,讓我們看見捲土重來的台灣文創實力逐漸受到國際市場青睞,也讓HBO、Netflix及FOX等大型平台積極地佈局台灣在地市場。今年,還有《誰是被害者》及工地喜劇《做工的人》延續精彩的花火,戲劇國際化之餘,也同時開拓了本土OTT平台吸引更多國際用戶的機會。

挖掘利基市場,打造自己的主場

根據凱度洞察(Kantar)對台灣OTT用戶的調查,可知大多仍以免費觀看為主,僅有26%的民眾願意付費訂閱。而付費用戶中,平均會訂閱1.7個平台,排名在前的多為全球主流平台,以Netflix的比例最高(41%),其次為愛奇藝,以及剛推出不久的YouTube Premium,本土OTT平台則排名後段班。(如下圖)

因此,我們要問的是,當全球串流影視服務商攀升至400多家;Netflix等大型OTT業者已採用大量AI的技術,針對每個不同的使用者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化影片推薦,成功吸引更多新的用戶造訪之際,我國平台要如何挖掘自己的優勢,找尋定位、創造主場。有幾個觀察與整理如下:

1. 眾志也能成城的浪漫

相比於好萊塢電影或美日韓劇,藝術取向較濃烈的影展片,以及霹靂布袋戲等都是收視族群較為小眾的類型,遠傳friDay影音則看重小眾之間的連結與彰顯平台差異化的考量,將這樣的內容完整收錄,希望能集結小眾成大眾,使差異化成為平台的優勢。

2. 多元價值成就品牌力

關於同志的類型片,同樣也是小眾,主流OTT平台不會特別經營,全球更有許多國家電視仍無法播映;因此,台灣藉著自由多元的文化特色與法律優勢,挖掘到屬於自己的利基市場。

2020年5月,GagaOOLala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LGBTQ影視串流平台,還於5月24日,通過同婚一周年之際,正式上線台灣第一部婚姻平權紀錄片《同愛一家》,讓全球195個國家都看得到。不知道是否正好滿足一群想看同志議題的觀眾,或是疫情期間觀看時間拉長,GagaOOLala上線至今已收獲一批東南亞的粉絲,特別是在菲律賓的付費用戶暴增,不久的將來,還將推出台菲共同創作的同志題材作品,值得拭目以待。

3. 一路向南的淘金戰略

台灣本土CHOCO TV從2018年底與LINE TV完成整併,推出全新LINE TV服務,所有服務內容將由巧克科技新媒體公司負責營運。挾著LINE超強的滲透率,如今LINE TV不只擁有OTT平台上不可少的綜藝、電影、動漫領域,更專攻亞洲戲劇,引進其他平台較稀缺的東南亞片源,打造出包含中、韓、台、日、泰、星的多元劇庫,為的就是看上東南亞市場的人口紅利與多元需求,佈局台灣影視的「新南向政策」。

五、結語

從影視串流(OTT)平台用戶在這段非常時期的漲幅,就可以知道全球疫情期間的「宅」指數。同時,我們也看見OTT平台是如何打破了以往電視節目播映的時間、空間與載體的藩籬,拯救全球因居家隔離而苦悶的靈魂。雖然我們尚不知這樣的疫病時期還將延續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OTT平台的競爭只會越發劇烈,不僅是全球大型平台急於討好用戶,致力強化平台的貼心服務;台灣本土平台,也在差異化、多元性與國際推廣上做足了功課。未來短時間內,無可避免的一番全球商業性廝殺與台灣即將推出的OTT專法會將我們帶往何方,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下去。

參考資料

1.  Useinsider(2020),” Streaming Now: 10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Video OTT Businesses to Increase Engagement and Revenue”,2020/04,https://useinsider.com/effective-strategies-for-ott-video-streaming-services/

2.  YouGov(2020),” Who’s winning the COVID-19 streaming wars?”,2020/05/27,https://today.yougov.com/topics/media/articles-reports/2020/05/26/covid-streaming

3.  管理知識中心(2020),”後疫情時代回不去的改變》OTT為什麼成為防疫新生活大贏家!?”,2020/06/08,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23407

4.  INSIDE(2020),”【OTT 新紀元】GagaOOLala:同志作為一種分眾市場,是最好的國際語言”,2020/07/01,https://pse.is/TLD4W

5.  INSIDE(2020),”【OTT 新紀元】盜版的楓林網被破獲後,正版OTT平台有撿到便宜嗎?”,2020/07/01,https://pse.is/TWQAX

6.  INSIDE(2020),”【OTT 新紀元】在疫情之下、盜版被破之後,各大影音平台怎麼說?”,2020/07/01,https://pse.is/REGLW

7.  林志杰(2020),”不怕疫情衝擊,台灣本土OTT串流服務如何逆勢成長?”,2020/06/01,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4605828

8.  Kantar凱度洞察(2020),” 台灣OTT市場隨選影視戰況分析(上/下篇)”,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