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0.05.25

【新興領域:5月焦點3】機會或命運?談瘟疫下的健身科技

武漢肺炎(COVID-19)對於全球產業鏈和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全球各國紛紛封城鎖國,傳出一波波員工解雇潮,產業表現也重新洗牌。根據Crunchbase報告指出,在2020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間,共有280家新創解僱了21,609位員工,主要集中在食品、消費者服務、房地產、金融與旅遊產業。儘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產業受惠於疫情,出現嶄新商機。本篇引用私募股權與創投資料庫Pitchbook分析報告,帶領讀者一覽疫情下的健身與心靈健康科技新創的發展。

根據Staista市場調查,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上健身房的頻率大幅下降。2018年,國際健身、球拍及運動俱樂部協會認為運動科技產業價值上看940億美元,但受到疫情衝擊,實體健身房和小型工作室受到牽累紛紛關閉。疫情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場適者生存的淘汰賽,健身產業行之有年,早已擁擠不堪,而市場上有哪些新創能熬過這場無法預期的嚴冬?本篇引用私募股權與創投資料庫Pitchbook分析報告,帶領讀者一覽疫情下的健身與心靈健康科技新創的發展。

由於各國所實施的封城以及自主避難(shelter-in-place)命令,傳統健身產業無可避免地受到衝擊,許多消費者暫停前往健身房。然而固定有運動習慣者,則改變模式,轉為數位/在家健身。許多創投所支持的新創,如家用健身器材相關新創Hydrow、Mirror、Tonal也看準這波需求下的商機,希望能藉著這次疫情鞏固勢力。另外尚有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得起昂貴的健身器材,偏好使用數位健身應用程式服務,因此提供健身內容訂閱服務的新創也可望受惠。與此同時,傳統健身房也將積極強化數位服務的提供,例如增加數位內容的生產和串流工具,以協助內容發行者在不同頻道發布相關影音內容。在運動科技當中,原先首當其衝的是當屬原本集中於經營傳統健身房生態系為主的新創,但幸而這幾家新創可望利用租金減免、振興刺激方案以及降低開支成本等方式度過難關。

健身新創的表現明顯受到疫情影響,另一方面,由於長期閉門不出造成了身心靈的壓力,許多消費者需要尋求心靈健康的應用程式服務來放鬆心情,主打心靈健康的新創的需求則呈現增長趨勢。以下就健身與心靈科技新創在疫情襲來後的近況進行剖析:

家用健身器材

家用健身器材包括提供使用者動態性調整訓練內容,以及資訊追蹤的所有設備器材。整體而言,疫情對於家用健身器材的影響為正面的。瘟疫效應下,家用健身產品需求隨之提升,進而使該市場隨之拓展。Pitchbook分析指出,雖然疫情帶動的是短期現象,但長期而言,後續市場仍然前景可期。Peloton本季營收大幅成長66%,訂閱服務者數量創下886,000的新高,甚至上修2020年的營收預測至17.4億美元。雖然多數家用健身器材費用高昂,至少需要2,000美元左右,但也代表其所吸引的市場客群,不容易受到疫情後的蕭條景氣所影響。除此之外,在實體零售店被迫關閉之下,新創業者可藉機削減行銷費用以及其他間接成本,也有利其後續發展。專家也分析,即使傳統健身房重新恢復營業,此類型市場仍然地位穩固,因為保持社交距離將成為今後的日常禮儀,更多消費者會傾向於在家運動以降低可能的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物流問題是這類型新創在疫情下的罩門。因原物料供應鏈中斷、運輸受到拖累,一旦產品無法如期抵達,消費者很有可能就會因此「移情別戀」,畢竟同業者眾,消費者很容易找到其他替代產品。為了降低肺炎傳染風險,Peloton暫時中止跑步機的運送,Nordic Track避開特定區域的運送,只有Tonal仍然想方設法的使命必達,據說其訂單需求為過往的三倍以上。如果企業無法在這波消費需求上鞏固客群,勢必也將流失後續訂單。即使家用健身器材市場往後有新入者的威脅,但短中期內,訂單需求強勁,可望讓這波存活下來的新創攻城掠地、搶攻市占率。下圖為家用健身器材目前主要市場競爭者,以及其截至2020年5月為止的募資狀況:

健身應用程式服務

健身應用程式供應商,主要提供使用者不受場域限制的隨選影音直播,或者健身課程服務。疫情對於此類型的企業影響相對正面。疫情使得消費者在家進行健身訓練的比例增加,健身應用程式的下載量因而也顯著提升。提供健身訓練課程的Aaptive表示,其非設備類型的課程參與度在三月中攀升了50%;其他像是在家進行瑜珈體驗的Downdog則提供了免費體驗服務,希望能吸引目標客群,並將其轉換為付費使用者。雖然不排除此類型新創的聲量可能會因為疫情過去而消退,但一旦消費者理解到相較於回到實體健身房,在家進行健身訓練的種種好處,包括花費成本較低、彈性較高、細菌接觸量低等,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固定客戶。因此健身應用程式的市場預估未來波動仍然不會太大,能有一定的市場。

儘管如此,由於此類型服務的供應商多,轉換成本相對低廉,使用者很容易在不同產品服務中相互切換。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該應用程式能圈出獨有的社群,提升使用者的留客率,鼓勵其與朋友分享訓練內容,對於使用者黏著度的提升是相對有助益的。Strava即符合此一設計,讓使用者將其當天的訓練內容分享到平台上,增加與朋友的互動機會,JeFit則讓使用者的朋友之間相互連線,如此一來就可以收到彼此的回饋、建議和支持。

較特別的是近期健身應用程式也開始打入兒童市場。數位訂閱服務Obe就提供會員一天內不限次數的登入14堂直播課程以及4,000堂隨選課程,近期也推出了主打給兒童的內容服務。不過專家分析,此類型服務內容為因應疫情所設計的暫時性課程,主要針對學校停課而必須待在家的孩童。未來一旦學校恢復開課,孩童可以在體育課或公園等公眾場所運動,這類型課程的需求度勢必限縮。下圖為健身應用程式主要競爭者截至2020年五月的募資近況,由於健身應用程式在市場上已出現多年,募資輪次相對成熟。

實體健身設施

實體健身設施包括提供實體健身設備或者課程場域的場所,疫情對於此類型的企業影響為負面。由於實體健身房被迫歇業,使該產業受到巨大衝擊,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陸續傳出瀕臨破產的消息,原本預定於今年上市的F45也必須將其計畫延後。時局艱困,對於健身房而言,申請破產、租金減免或遞延給付、振興刺激方案或者降低開支成本可能會是存活下來的可行之路。

近期流行的精品健身房/工作室主打團體課程,則因為多了數位服務的選項,提供直播或可下載的串流課程,因此受到疫情的波及較少。以Orange Theory和F45為例,原先提供的訓練課程可免費透過社群媒體平台Facebook、Instgram進行動態撥放,但後來轉為收費課程或者會員註冊繳交會費後才能至其他串流平台參與。未來健身房結合數位裝置或影音串流服務,仍然會是一項重要的趨勢,且目前已有多家影音平台新創正與健身房結盟合作。實體健身房的募資狀況及主要競爭者可見下圖:

健身平台服務

健身平台服務包括能將消費者透過網路連線至實體場域的新創,疫情對於此類型的企業影響短期內為負面,中長期而言偏正面。市場上的競爭者及募資狀況請見下圖。這類型的平台供應商,所面臨的挑戰也與實體健身設施相似,但因為數位商業模式並無實體設施,因此能更快的降低成本,並將業務集中至數位服務。舉例來說,不久前才躋身獨角獸的全球最大會員制健身課程訂購平台ClassPass,在美國90%的健身房關閉後,重新推出2018年的產品ClassPass Live,讓合作的健身房可以透過其應用程式來進行線上課程直播。由於ClassPass並未特別針對此類型服務向健身房抽取額外費用,因此很快成為數位健身課程的服務大宗,這是疫情爆發前難以預料到的發展。儘管ClassPass的營收乾涸,近期公司大舉裁員並讓員工放無薪假,但ClassPass今年一月剛完成2.85億美元的募資,預期公司仍有能耐熬到疫情結束。

網紅數位內容行銷平台

網紅數位內容行銷平台主要協助網紅和品牌端創造內容,找到目標客群,並提供各種管理工具,包括成效分析、活動管理、預算付款的控管以及相關數據指標的分析。疫情對於此類型的企業影響為中性。市場上競爭者及截至五月為止的募資狀況請見下表。

武漢肺炎使得消費者花更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且不少消費者也會轉而向網紅來尋求健身或自我照護的相關內容課程。所謂的微型網紅(micro-influencer)順勢崛起:越來越多人會自行上傳相關內容影片到社群網站上。在增加商機的同時,對於品牌端而言,則需要重新挖掘最適合合作的網紅。但這對於開發相關工具和平台來協助品牌端管理「網紅經濟」的新創企業而言,又是別有洞天的商機。

當網紅吃下主要的行銷預算,為品牌端帶動促銷及流量,也反映了疫情後的現實狀態:短中期內,難以避免的經濟蕭條,將使該產業主要競爭者營收明顯下降。但長期來看,網紅市場仍然是廣告行銷一個很重要的手段,能為品牌帶來獨特性。HYPR和Traackr是影響力市場中知名度較高的新創,近期剛完成募資,能否撐過此波疫情將十分關鍵,如順利存活,未來仍然前景可待。

心靈健康

心靈健康的新創主要透過行為訓練的方式,降低使用者的壓力和焦慮感。疫情對於此類型的企業影響為正面。心靈健康看似跟健身無直接關係,但卻是健康產業很重要的一環,且在疫情嚴峻之下,需求明顯升溫。從下圖可見,目前市場上已有許多競爭者,且半數已發展至晚期的募資階段,如Headspace、Calm、Giger.io等。自疫情爆發以來,多家相關服務的提供商的業績就明顯提升,今年三月份時,TalkSpace的使用量相較於二月中大幅增加25%,糖尿病數位健康新創Livongo所推出的心靈健康專案,使用量相較於2019年九月,增幅高達140%。

雖然疫情所帶動的需求量可能短暫,但對於使用者而言,仍然需要長期仰賴心靈健康服務調整步伐,以重新回到原本的生活,因此規律的行為訓練就顯得相當重要,例如冥想。長期而言,未來企業也很有可能將心靈健康的相關服務納入員工福利。

因應疫情,許多供應商都紛紛推出免費體驗服務,以增加使用者,並拓展未來銷售管道。知名新創Calm和Headspace也藉此推出期間限定的免費體驗服務來提升品牌知名度。例如Simple Care則特別針對疫情提供相關服務,例如如何自我照護、與家人溝通、消除恐懼、照顧幼童等,希望能協助更多因疫情受創者度過難關。Ten Percent Happier所提供的就是每天可以免費使用的直播引導式冥想服務,健康醫療從業人員甚至享有免費訂閱的優惠;冥想新創HeadSpace持續提供頭兩週免費體驗的服務,並提供教育界人士以及健康從業人員免費訂閱服務。該公司同時也與紐約州合作,為當地居民及企業會員提供免費服務。除此之外,原為數位健康新創的Hims&Hers,也涉足心靈健康領域,加速產品上市進程以把握商機;Omada則提供因應武漢肺炎,由醫師所引導的團體諮商服務。

心靈健康的需求和服務增長,剛好能讓市場進行各類型商業模式的驗證。鑒於人工智慧平台的應用,目前看來,需要人力進行行為教練(behavioral coaching)的模式,將面臨無法擴大規模營運的挑戰。雖然以現況而言,人力尚能應付龐大的需求量,但長期而言,人力會流動,有些可能還是因為疫情而失業或無薪假而前來任職,遲早會找到其他工作,如果持續依賴人力作為商業模式的一環,較不利於未來發展。

小結

疫情仍然對於健身產業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與影響。值得慶幸的是,這項轉變對於先前專注於數位健身的新創而言,則是另一種商機的崛起。但經營實體健身房生態系的新創,則必須在業務上有所調整,或者審慎整頓財務,才能靜待疫情後的春天。至於先前已燃起熱度的心靈健康產業,又再度因疫情而扶搖直上。整體而言,雖然疫情爆發後,產業被迫進行體質調整,但具備彈性和多元選擇的數位串流服務仍然是大勢所趨,不會輕易被一場瘟疫所撼動。

參考資料

1. Azevedo, Ann. “Layoff Data Report: Startups Under Fire Amid COVID-19 Pandemic.” Crunchbase News, 10 Apr. 2020, news.crunchbase.com/news/layoff-data-report-startups-under-fire-amid-covid-19-pandemic/.

2.Bloomberg.com, Bloomberg,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5-06/peloton-sales-jump-66-on-covid-19-boost-for-home-workouts.

3.Kunthara, Sophia. “Meditation Apps Address Stress of COVID-19.” Crunchbase News, 23 Mar. 2020, news.crunchbase.com/news/meditations-apps-address-stress-of-covid-19/.

4. “Q2 2020 PitchBook Analyst Note: The Effects of COVID-19 on Fitness and Mental Health Technology.” PitchBook, pitchbook.com/news/reports/q2-2020-pitchbook-analyst-note-the-effects-of-covid-19-on-fitness-and-mental-health-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