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19.12.15

【新興領域:12月焦點2】動手理財好難?試著利用新科技如何?

速度是此世代的重要決勝點,Deposit Solutions、NerdWallet、Cadre、Robinhood等國際企業以破壞式創新的理財應用切入市場,而我國理財科技的應用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現存中大企業進行研發與業務拓展,另一類則是擁有彈性與肩負創新與顛覆市場天職的新創企業。從市場的機會窺探到產值,以及組建事業生態系,可強化原創性與多樣性,而透過物聯網、雲端計算、AI等技術的導入,使金融市場的服務蛻變,新金融科技邁入戰國時代,亦揭開「理財要靠科技」的新視野!。

動手理財好難?試著利用新科技如何?

理財(Financing)或稱之為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指的是對組織內的資金(包含財產和債務)需求及資金籌措提供可能性的調整,以實現財務的保值與價值提升。而理財又可劃分為公司(機構)理財、家庭理財以及個人理財等類型。在以大數據與量化方法為基礎的金融科技(FinTech)驅動之下,理財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可謂一日千里,相關的研究也支持此股潮流將愈演愈烈的看法。

CB Insights於2019年11月11日發布2019年第三季全球金融科技報告(Global Fintech Report Q3 2019),報告中指出2019年第三季金融科技募資總額高達88.75億美元,如果扣除螞蟻金服在2018年第2季所獲得的鉅額投資140億美元,則2019年前三季募資總額246億美元,已超過2018年前三季累計獲投金額191億美元。至於財富管理或稱為財富科技第三季獲投金額反彈回升至19.68億美元,為近五季次高。2018年10月22日CB Insights曾對金融科技前250大新創企業進行分析,而依據其觀察與歸納,金融科技包含了19種類型;其中金融服務與自動化、薪資與福利、個人財務與儲蓄、房地產投資、散戶投資與次級市場、財富管理等六個類型與理財關係最為直接。稍早的研究,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5年6月的報告中指出,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業在支付、保險、存放款、資本募集、投資管理及市場資訊供應等六個領域產生巨大影響;此六大領域中與理財領域有直接相關者為投資管理。

金融科技,創造出新型態的解決方案,對於理財服務業的產品、流程、業務模式甚至於應用系統以及基礎設施,都具有強烈顛覆性。上述的報告指出理財的發展將日益重要,無論是銀行、一般企業乃至於個人與家庭,都應該持續關注。有鑑於此,本文將彙整理財領域中主要參與具破壞式創新能耐的國際新創作為分析對象,並描述台灣理財領域主要參與者,以及我國理財新創發展現況,最後提出理財科技未來發展的契機與挑戰。

 國際理財科技的應用,以市場需求導向為根本

依據前述理財以及財務管理的定義,使用者可能是企業、家庭或是個人為單位;要能一窺理財科技發展的前沿,就必須了解理財創新者的發展階段以及正在挑戰的問題。以下針對國外理財領域新創發展概況進行說明。

(一)存款還要貨比三家?免啦!

對於日本與台灣這些低利率的國家,銀行間的利差或許不吸引人;但是對於利率不低,尤其是經濟成長仍有一定實力的國家,或是金流較大者,利息收入是企業與個人資產增值的來源之一。

資料來源:Deposit Solutions (2019), http://www.deposit-solutions.com/。

圖2-1  Deposit Solutions主要服務

成立於2011年的Deposit Solutions是一家德國新創,其開發了一項特有的服務與技術,徹底改變銀行和儲戶的價值鏈。Deposit Solutions的開放銀行平台允許銀行透過現有帳戶向客戶提供第三方存款產品,從而改善客戶體驗並加強客戶關係。如此一來,尋求資金的銀行就可以從新市場和客戶群中收集存款,而無需自己建立和營運接觸新客戶的管道,且存款人可以找尋最佳的存款優惠,以獲得市場最優惠的利率,無需不斷地切換銀行帳戶,減少不必要的開戶行為。

這類存款解決方案的創新,屬於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的概念,為的是使銀行相互連接並開放;為客戶銀行、產品銀行和存戶創造多贏的局面。

Deposit Solutions最近一次的募資為2019年9月19日,獲得來自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約5,444萬美元(5,000萬歐元)的投資,這筆交易使Deposit Solutions的估值上升至11.2億美元,成為獨角獸公司。該公司累計募資金額達1.989億美元,歷史投資人包括知名美國創投Peter Thiel(著名投資案例Facebook,Elon Mask創辦的SpaceX、Tesla,同時也是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合夥人)、Vitruvian Partners(歐洲私募股權集團)、Greycroft(美國創投公司)、e.ventures(美國全球性創投平台)以及Kinnevik AB(瑞典投資公司)等。新一輪的募資用途,將用於新市場開發走出德國,優先瞄準的市場則是美國。

(二)超級比一比,連理財機器人都能比

資料來源:NerdWallet (2019), https://www.nerdwallet.com/。

圖2-2  NerdWallet主要服務

「Life's a beach」是NerdWallet網頁上的廣告詞,作為一家個人理財公司,其提供理財網站與應用程式並用以幫助使用者做出個人財務決策。過往理財的決策給人刻板印象,先是一連串的數字,接著是許多人生上的風險與課題;然而NerdWallet似乎不這麼覺得。

關於問題的解決,NerdWallet如此描述:「美國人每年錯過的免費旅行價值超過277美元」,「想知道再吃一頓午餐會超過我的預算嗎?」、「在網路上進行儲蓄,帳戶最多可獲得15倍的利息」、「有錢的問題嗎?到NerdWallet的SmartMoney數位電台,了解信用卡駭客攻擊、投資方法以及更多理財訊息」;「無論您是新手還是股市資深投資者,都可以輕鬆找到最好的線上經紀人」、「以下這些銀行支付的利率最高」。上述問題聽起來非常接近使用者的需求,「解決市場痛點,創造價值」,對新創企業而言,是亟需思索的重點。

NerdWallet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加州舊金山,該公司的主要服務是提供能協助用戶進行財務決策的資訊;執行方式則是透過金融產品的審查和比較,來做到這一點。例如:信用卡(年度最佳信用卡、最佳回饋卡、最佳現金卡、最佳旅遊卡、最佳餘額轉帳卡、最佳免年費卡以及最佳學生卡等)、銀行(最佳儲蓄帳戶、最佳支票帳戶、最佳回饋和促銷、最佳利率、最佳貨幣市場帳戶、最好的銀行)、投資專案(最佳股票經紀人、最佳新鮮經紀人、最佳退休金帳戶提供商、最佳理財機器人顧問)、貸款專案(年度最好的抵押貸款、對首次購房者最佳的貸款機構、最優惠的線上貸款、最佳低首付方案、最佳次級貸款、最佳低信用貸款)等類型的比較。

在各式服務與產品的比較中,以理財機器人的評比最引人注目。NerdWallet最近公布九名最佳機器人顧問的時間為2019年10月,項目的類型涵蓋整體最佳、投資組合、社會責任投資、無最低開戶金額帳戶等(表2-1)。

表2-1  2019年10月最佳理財機器人排行榜

排序

產品/服務名稱

類型

評等

1

Wealthfront

整體最佳

5.0星

2

Ally Invest Managed Portfolio

投資組合

4.0星

3

Ellevest

社會責任投資

4.5星

4

Betterment

課稅帳戶

5.0星

5

NerdWallet rating

投資組合

4.0星

6

Sofi Automated Investing

財務諮詢顧問

4.5星

7

Blooom

401(k)退休儲蓄管理

4.0星

8

Vanguard Personal Advisor Services

財務諮詢顧問

4.5星

9

Wealthsimple

無最低開戶金額帳戶

4.5星

資料來源:NerdWallet (2019), https://www.nerdwallet.com/。

機器人不只能輔助投資決策,還能針對個人避稅或退休生活需求,來提供更長期性的理財計畫;對於使用者來說,針對訊息進行對等式揭露,了解不同公司所提供的理財機器人資訊,能公平地被用戶檢索,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服務。

(三)買賣房地產,信手拈來就好

成立於2014年的Cadre是一家美國房地產科技新創,總部位於紐約,主要的服務是協助投資者和房地產經營者進行線上媒合;此外還為投資者提供預測分析功能,投資者能夠在二級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資產。透過對Cadre解決方案的採用,可增加房地產透明度、效率和流動性,並得以做出以數據為基礎的決策。

 資料來源:Cadre (2019), https://cadre.com/。

圖2-3  Cadre主要服務

Cadre希望透過對App的採用,讓商業房產交易像在網路購物一樣方便,在近年來也成功掀起了人們對房地產平台的熱潮,該平台使個人能以最低5萬美元的資金投資商業地產,使房產投資更加親民化。自2014年推出服務後,截至2019年上半年,Cadre擁有約兩萬名投資者,擁有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房地產,並為投資者帶來了1億美元的回報。

2017年6月6日Cadre獲得來自A16Z (Andreessen Horowitz,美國知名創投)領投的C輪6,500萬美元資金,其他歷史投資人包括:Breyer Capital(美國創投,專注於科技、媒體、通訊、教育和零售領域的投資)、Ford Foundation(致力於人類福利促進發展的私人基金會;持有福特汽車公司90%的無表決權股份)、General Catalyst(美國創投)、Khosla Ventures(美國創投,專注於投資網路、行動科技、生技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早期公司)、Thrive Capital(專注於網路和軟體投資的美國創投)、Goldman Sachs Investment Partners(高盛旗下基金)、Class 5 Global(專注於新興市場投資的美國創投)等;累計獲投金額1.33億美元,估值則為8億美元。

(四)普惠金融實現在買賣股票上

普惠金融率先由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所提出,概念是要讓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而與Cadre同負盛名的Robinhood做到這件事了。

Robinhood為一家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金融服務公司,藉著手機App的提供,使個人投資者得以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而無需支付手續費。Robinhood的優勢在於開戶只要20分鐘、無最低開戶金額限制、零手續費、貸款利息固定,甚至能交易數位貨幣。Robinhood希望能成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金融機構,並進行全球性布局,只要是各地銀行能找到的產品,Robinhood都希望能提供,進而透過帳戶利息與加值服務獲利。

資料來源:Robinhood (2019), https://robinhood.com/。

圖2-4  Robinhood主要服務

Robinhood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2019年7月22日獲得來自DST Global(俄羅斯投資集團)領投E輪的投資,歷史投資人包括:Thrive Capital、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專注於前沿技術和醫療保健領域投資的美國創投)、Ribbit Capital(美國創投)、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單位。Robinhood估值從D輪時的50億美元上升到76億美元,累計募資金額達到8.62億美元。

上述四家國際新創所提供的服務各有其特色,而能使其服務與價值獲得認可,並獲得投資,最重要的是市場獲利能力以及創造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這與台灣追求科技純熟與應用的新創,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科技含量或技術純熟度高,若不能以市場能接受的價格生產或是提供服務,是不容易被市場所接受的。再者,無論是面對消費者或是企業需求,上述案例都能找到共存共榮的商業模式,並加以複製快速擴張。

台灣理財科技的發展與應用

在觀察國際理財發展的方向與個案後,令人好奇的是,我國理財科技應用的發展究竟如何,是否受到市場認可,以下本文將針對上述重點進行分析。

觀察我國理財科技的應用,以參與者來區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為現存的中大企業進行研發與業務拓展,另一類則是擁有彈性與肩負創新與顛覆市場天職的新創企業。 

(一)理財科技參與者-現存企業

理財科技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主要投入開發者為現有銀行,在數位化浪潮下銀行面對金融科技的挑戰,莫不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的應對。台新銀行打著「年輕人的數位銀行」口號,推出「Richart」這項產品服務,在投資理財與信用卡及個人金流管理等服務提供建議。

中國信託的「中信智動GO」,榮獲2019年《今周刊》最佳智能理財獎,以知名投資理論並輔以大數據分析及智能演算模型,配置多檔基金,打造使用者專屬的投資策略;其所開發的理財機器人也能與使用者進行簡單問答,以了解使用者需求,提供適合的投資策略。另一個例子則是永豐金控,其積極提升數位化金融服務,推出「永豐ibrAin」,以及機器人理財服務,以其獨創的功能,讓智能理財更進化。

在環境方面,凱基銀行從2017年起推出「KGI inside」開放API,以利與其他銀行或第三方金融業者合作,串接多項金融服務,期許新創或是第三方金融或理財服務業者,能提供更加個人化的金融理財服務。

除了台新銀行、中國信託、永豐金控、凱基銀行外,台灣瑞銀亦嘗試採用機器人(UBS Advice)幫高資產客戶理財,並期許未來AI銀行服務,能運用在第一線,直接面對所有客戶,以提供服務滿足顧客需求。

(二)理財科技參與者-新創企業

理財科技新創中相對成熟者,為公司成立於2015年,2019年7月登錄創櫃板的高曼計量財務管理顧問。其服務與營運重點包含兩部分:(1)金融科技技術開發,該服務以金融數據科技為核心,整合隨機市場模型、投資組合理論、大數據分析,以及計量演算法,開發智能資產管理模型與系統;著重在行動平台與雲端運算的整合,提供完整的商業化服務;(2)金融科技管理顧問服務,此部分業務以量化資產管理的專業為核心,協助規劃新金融產品的設計,以及創新金融系統的評估。

除高曼計量財務管理顧問外,成立於2014年的群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少數獲得外部投資(種子輪,新台幣350萬元;資料來源FINDIT平台)的理財新創企業,其優秀的商業模式使其有機會參與AppWorks之初創投加速器計畫。此外,該公司與玉山證券合作,打造數位證券服務。

整體來說,我國理財方面新創在2014年之後有日益活躍的趨勢,整體應用方向以理財機器人以及財富管理為熱門應用方向,對於理財科技應用我國尚處於萌芽階段。

表2-2  當前我國具代表性理財科技新創

分類/簡述

公司名稱

成立時間

財富管理

好好投資科技

2016年

財富管理

群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理財(交易)機器人

銓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

財富管理&理財機器人

唐吉軻德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

理財機器人

精宏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

金融聊天機器人

思達特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

旅遊金融

智囊團有限公司

2015年

雲端數據

摯誠知的資訊有限公司

2014年

借貸資訊平台

高文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財富管理

揪探吉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

投資

蒙地卡羅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財富社群管理

立鼎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財富投資管理

安永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

理財機器人

微股力ScanTrader

2017年

機器學習交易技術

源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

理財機器人

大拇哥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

資料來源:Fin Tech Base, https://www.fintechspace.com.tw/、FINDIT平台,https://findit.org.tw/、本研究整理(2019)。

未來發展的契機與挑戰

透過物聯網、雲端計算、AI等技術的導入,使金融市場的服務蛻變,進入數位化網路化的競爭模式;然而,行動載具的普及化,加速了產業間競爭的激烈程度。企業所推出產品,除了需兼顧安全、優質、吸引力強等特性外,速度變成更重要的決勝點。數位化服務需要貼合市場需求,解決關鍵目標的痛點問題,並結合適當的商業模式以利價值創造的展現,此間須搭配合理的收費模式,將價值的創造轉化成金錢。

(一)市場機會看產值,不一定要看人口數

依據2019年8月底主計總處統計資料,中華民國人口為2,359萬餘人;如果以人口數作為市場規模衡量依據,我國消費性市場相對不大。

然而,依據工研院2019年3月21日的報告指出,2019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預估可達新台幣2.64兆元,優於全球平均水準,有望超越韓國,重回全球第二名,市占率達20%;半導體產值占台灣GDP則超過15%。2018年金融及保險業產值占GDP比重為6.81%,金融及保險業產值新台幣1.21兆元。對於台灣的新創來說,應該注重的是產品與服務為誰創造出價值,解決了哪些問題。以半導體為例,其在世界供應鏈中占有領先的位置,雖然產值與金融業相比逾一倍,但是不表示沒有後續發展機會,反而應加足馬力,將價值撐大,再推展到國際市場。

(二)強化原創性與多樣性,組建事業生態系

目前我國理財科技的應用發展方向,以理財機器人以及財富管理為熱門應用方向。雖然現階段我國整體理財科技的發展仍屬萌芽階段,但原創性與多樣性不足,難以吸引重量級投資人青睞;以NerdWallet為例,靠著比較出差異性與排行的推薦,就創造出吸引使用者以及同業目光的效果,甚至吸引同行的合作,打造自己的合作夥伴生態系。

我國新創或是現有企業,多半單打獨鬥,即使有好的解決方案,多半是現有企業與新創企業合作,希望有加乘效果;然而對於競爭激烈的數位市場來說,仍是形單影隻,影響力薄弱。如果單一事業體原創性與多樣性不足,更應設法組建起事業的生態系,方為快速拓展的最佳策略。

註:本文改寫自作者在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19.11)「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理財要靠科技!」一文。

參考文獻

  1. Arielle O'Shea, '9 Best Robo-Advisors of October 2019', 2019/09/30, NerdWallet, https://www.nerdwallet.com/best/investing/robo-advisors
  2. CB Insights, '$1B+ Market Map: The World's 390+ Unicorn Companies In One Infographic', 2019/08/28,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 unicorn-startup-market-map/?utm_campaign=Social%20Market%20Maps&utm_content=76320696&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
  3. CB Insights, 'The Fintech 250: The Top Fintech Startups Of 2018', 2018/10/22,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fintech-250-startups- most-promising/
  4. FINDIT資料庫平台,https://findit.org.tw/。
  5. Hayden,“價值百億的房產平台Cadre想顛覆傳統房地產業!這位31歲創業家挑戰才剛開始”,科技報橘,2019年6月21日,https:// 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9/06/21/ryan-williams-cadre/。
  6. Ryan Browne, 'Deutsche Bank buys stake in a fintech company months after major restructuring', 2019/09/19, CNBC, https://www.cnbc.com/ 2019/09/19/deutsche-bank-buys-stake-in-fintech-startup-deposit-solutions.html
  7. Rey Mashayekhi, 'Real Estate Tech Startup Cadre Hits $100M in Investor Returns With Chicago, Atlanta Property Sales',  2019/09/26, Fortune, https://fortune.com/2019/09/26/proptech-startup-cadre-investor- returns/
  8.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re reshaping the wa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tructured, provisioned and consumed', 2015/06, http://www3. weforum.org/docs/WEF_The_future__of_financial_services.pdf
  9.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工研院:台灣半導體產值有望重回全球第2”,中央通訊社,2019年3月21日,https://www.cna.com.tw/ news/firstnews/201903210130.aspx。
  10.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創櫃板公司資訊,https://www.tpex.org.tw/web/ gisa/company/company_detail.php?l=zh-tw&id=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