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19.11.13

【新興領域:11月焦點4】重新定義新金融服務輪廓的金融科技新創

金融科技功能在金融業務內嵌科技,促進金融服務流程的數位化、智慧化、脫媒化、去中心化,從實體走向虛擬,從線下走向線上,從限時限地走向無所不在,普惠金融的落實,讓消費者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體驗。有鑑於金融科技新創的崛起,使得各種金融服務創新逐漸落地實現,本文將分析金融科技投資趨勢、風口與16類次領域獲投樣貌,並進一步掃描近兩年內在早期資本上獲得鉅額投資的12家金融科技新創,剖析其為新金融服務帶來何種顛覆。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響。隨著網際網路、行動通訊、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到區塊鏈的科技革新,愈來愈多非金融的科技新創,從傳統金融機構的協助者,轉變為傳統金融服務業的挑戰者,以鯰魚之姿不斷顛覆整個金融服務生態,重新定義今日的金融服務,也宣告傳統金融機構壟斷價值鏈利益的時代結束,進入全新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

金融科技不斷地推陳出新,讓人眼花撩亂,究竟各種應用場景能否真正落地或只是曇花一現呢?這個答案,從洞悉科技發展與市場前景的早期智慧資金(Smart Money)投資人的投資動向,已經給出明確且肯定的答覆。根據本文研究,2014~2019年9月間全球早期巨額投資(單筆投資超過一億美元)的案件中,金融科技不僅拿下投資交易件數的亞軍,僅次於健康醫療領域外,更是登上巨額投資總金額的榜首,反映出專業投資人對金融科技的高度興趣。

有鑑於此,本文將藉由早期投資數據與個案分析,觀測金融科技領域近年發展變化,更以近兩年代表性獲投案例來闡釋其新金融服務帶來的改變,最後為新金融服務展望與挑戰。

一、金融科技定義、範疇與功能

根據CB Insights的定義,金融科技是透過網路、行動通訊、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於支付清算(Payments/Billing)、借貸(Lending)、保險(Insurance)、貨幣移轉/匯款(Money Transfer/Remittances)、個人金融(Personal Finance)、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s)、區塊鏈/加密貨幣(Blockchain/Crypto)、監理科技(Regtech)等十大金融領域。

金融服務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透過網路與行動通訊,改變用戶利用金融服務的方式與習慣,從實體走向虛擬,從線下走向線上,從限時限地走向無所不在,如支付、保險、轉匯等。另外,透過大數據的導入,消弭資訊不對稱的鴻溝,縮短消費者與專業距離,讓用戶更有效率與更低成本獲得所需的產品與服務,如保險、借貸、抵押/不動產、投資。而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的引入,透過演算法進行優化與預測,提供適合用戶因應各式情境需求的無縫貼心服務,如個人金融、財富管理服務,也協助金融機構業務流程簡化、自動化、安全化、智慧化、最優化,如保險業、監理科技、資本市場投資與風控。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認許制帳本(Permissioned Ledger),透過自身分散式節點進行數據的傳遞、交流、驗證和存儲,提升跨境匯款、保險理賠等業務的運作效率(圖4-1)。

金融科技功能在金融業務內嵌科技,促進金融服務流程的數位化、智慧化、脫媒化、去中心化,讓消費者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體驗外,更發展出新形態的金融服務和商品,讓更多消費者參與或享有金融服務,落實「普惠金融」真義。

二、金融科技早期投資概況

(一)金融科技早期投資金額在2018年創新高,2019年前三季投資尚稱穩健

根據Venture Scanner的報告《Financial Technology Report Highlights – Q3 2019》,可以發現2014~2018年間,金融科技新創投資金額一路攀升,尤其2018年在螞蟻金服C輪140億美元獲投的挹注下,金融科技總投資金額更推升至43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2019年累計前三季投資金額為310億美元,雖較2018年同期衰退,若扣除去年第二季螞蟻金服超鉅額交易,2019年金融科技早期投資仍相當穩健(圖4-2)。

(二)金融科技平均投資規模持續上升

從平均投資規模來看,2019年平均交易規模逐季攀升,第三季達640萬美元,僅次於2018年第二季,更為2014年第三季平均交易規模的3倍,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商業模式落地,並開始至國際市場複製擴張,所需募資的金額愈來愈龐大;二是產業逐漸成熟,資金投向中後期階段的案件或獨角獸企業(圖4-3)。

(三)金融科技次領域的獲投概況

金融科技的早期投資風口吹向何方是大家關注的議題,根據Venture Scanner研究(2019),從2013年至2019年6月,共收錄2,701家金融科技新創獲投資料,累計獲投(投資人不限創投機構)金額達1,480億美元。在金融科技領域下的16個類別中,累計獲投金額最高的為消費信貸,其次是支付後台、消費支付與商業信貸,此代表這四個類別用戶對於金融科技的需求最大,因此,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撐,讓這類解決方案供應的新創,成為投資人追逐的焦點。(圖4-4)

三、新金融服務的創新趨勢與代表性新創

Venture Scanner針對2013年至2019年9月間獲投的16個類別新創,計算各類別企業的平均成立年數(縱軸,成熟度)以及各類別平均募資金額(橫軸,受市場歡迎程度),將其切分為四個象限,不同象限表示企業不同發展程度與機會(圖4-5)。以下針對四個不同創新象限做一分析,並篩選各象限次領域中近兩年獲得巨額交易的公司為代表性分析個案。

(一)重量級巨星(Heavyweights)

「支付後台」是此象限唯一出現的類別,主要服務企業端用戶,提供支援企業線上收付的軟體,讓交易更為便利與安全。最具代表性新創為Stripe、Klarna、Adyen、Paytm、Checkout.com等公司。值得關注是Stripe與Klarna兩家累計獲投都在10億美元以上,且近兩年獲投金額也都上看五億美元以上,是技術與市場的領頭羊。

1.Stripe—全球金融科技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Stripe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根據Crunchbase的資料,截至2019年第三季,Stripe累計獲投10億美元,估值已達225億美元,不僅是金融科技身價最高獨角獸,也名列全球第六大超級獨角獸。其核心業務是對商家提供便捷的線上支付接口API,讓商家在自家網站後台使用現成的SDK範本,將支付功能整合到App或網站上。身為金融科技的領頭羊,當然創新作為絕非如此。近年來Stripe擴增提供信用卡的防詐騙技術與銀行基礎設備的建設服務,同時服務對象由跨境電商擴大至電商以外的行業,並積極擴展國際市場,讓規模與營收加速成長,獲利來源更多元化,並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才能在近兩年又完成5.95億美元的PE輪募資。

2.Klarna—歐洲金融科技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Klarna於200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創立,Klarna累計獲投達12億美元,近兩年獲投金額為5.73億美元,估值為55億美元,為歐洲金融科技身價最高獨角獸。Klarna以電子商務平台線上支付服務起家,簡化線上付款及消費金融服務流程,協助電商提供消費者「直接付款」、「先買後付」和「分期付款」便利的服務。2017年6月獲得瑞典金管局核發的銀行執照,並將公司名改成Klarna Bank,更將業務進一步擴大為提供金融卡及薪資帳戶等服務,目前更積極進軍國際市場。

(二)獲市場認同者(Established)

此一象限的企業通常是進入市場一段時間,雖規模不一定很大,但具有特定利基與市場認同度,並準備與現存或新的企業合作,產生化學效應,包括:金融基礎設施、金融交易安全、金融研究與數據三個類別的供應商。

1.銀行基礎設施:代表性新創—Symphony

此一類別是指為銀行業務提供軟硬體設施,包括:雲端設備、協作通訊軟體、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等服務,代表性廠商如:Kyriba、Alkami與Symphony等。其中Symphony Communication Services為美國加州新創,開發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可作為企業(如銀行)協作通訊流程之平台,同時加入自訂機器人、工作流程自動化及整合等功能,協助用戶透過Symphony的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在全球開發了超過500個獨立機器人,是銀行重要的合作夥伴。從2014年成立迄今已獲投4.6億美元,近兩年則獲得2.32億美元。

2.金融交易安全:代表性新創—同盾科技

金融交易安全為金融業提供安全交易、辨識用戶與預防詐欺等服務,代表性廠商如Guardian Analytics、ForgeRock、同盾科技等。其中同盾科技於2013年10月,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中國專業的智慧風控和分析決策服務提供者,將人工智慧與業務場景深度結合,為金融等行業提供智慧用戶分析、智慧信貸風控、智慧反詐欺、智慧營運等智慧決策產品&服務,提升金融行業的科技營運效率、優化人員成本、抵禦詐欺及信用風險。成立迄今獲得2.5億美元,2019年4月完成D輪一億美元的投資。

3.金融研究與數據:代表性新創—Plaid

金融研究與數據類別的廠商,主要為金融機構、投資人與其他相關機構提供財務或公司相關數據、資料分析與預測、信用評等服務,或是數據介接API技術或雲端解決方案。代表性廠商包括:Xignite、Plaid、Credit Benchmark、VELA、Aphasense、Second Measure等。其中Plaid是這類新創的佼佼者,成立於2012年,主要業務是提供企業API的構建服務,幫助該企業用戶能夠透過應用程式(App),直接連接到個人的銀行帳戶。該公司的產品包含:讓用戶可以在單一應用程式中,核准用戶身份、即時認證帳戶、管理多個帳戶、查詢餘額,甚至分析信用數據等多種服務。2018年12月獲得2.5億美元C輪投資,該輪投資由網際網路女皇Mary Meeker領投,本輪投後估值為26.5億美元,晉身獨角獸。

(三)「市場顛覆者」(Disruptors)

此一象限的企業是相對年輕的公司,找到市場的突破點切入,快速擴張掀起革命,並獲得投資人認同,願意重金投資的領域,包括:消費支付與消費信貸等兩個類別。

1.消費支付:代表性新創—Marqeta

消費支付是以信用卡/金融卡發行者和消費者為中心的支付公司,包括:行動支付、智慧手機錢包或P2P點對點支付,這類企業累計獲投名列第一,是需求較大的市場。代表性新創有MyCheck、Boku、MobiKwik、Clip、Marqeta。其中Marqeta為美國加州一家提供電子支付平台解決方案的公司,產品還包括虛擬卡、支付對帳、即時資金轉帳以優化公司現金的最佳利用、客戶互動語音答覆服務等。從2010年成立迄今,累計獲投3.78億美元,其中3.05億美元為近兩年獲投。

2.消費信貸:代表性新創—Sofi

消費信貸是獲投第三大的類別,業務涵蓋為信用評等較低與無信用資料的人士提供融資服務,或提供信用與風險評等服務等。代表性企業為Sofi、Kreditech、Avant等。其中Sofi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美國知名的線上貸款機構,主打有潛力在未來賺到高薪的學生貸款之服務,而後業務擴充至個人貸款、住房抵押貸款等。迄今Sofi累計獲投達25億美元,2019年5月獲得私募股權基金五億美元的注資,估值達45億美元,為美國金融科技估值第三高的獨角獸企業。

(四)「先驅者」(Pioneers)

此一象限的企業通常是年輕的技術型或嘗試創新商業模式公司,還在找市場切入點,或是已有受到市場認同的利基,惟市場不如重量級巨星、市場顛覆者。處於該象限的金融科技類別相當多,包括:POS支付、國際轉帳/匯款、個人金融、機構投資、散戶投資、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回饋型群眾募資、股權型群眾募資、商業信貸、數位銀行等十類。

位於「先驅者」象限中,最能抓住投資人目光與錢包的,非「商業信貸」與「數位銀行」類別莫屬了,以下以這兩個類別作為先驅者象限中的分析重點。

1.商業信貸:代表性新創—Judo Bank

商業信貸是獲投第四大的類別,業務涵蓋為不易從傳統銀行取得融資的企業提高借貸,或提供信用與風險評等服務。2007年次貸危機後中小企業借貸需求復甦,提供線上商業信貸的企業迎來春天。代表性企業如:Kabbage、Funding circle(已上市)、BlueVine、Judo Bank等。其中Judo Bank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澳洲墨爾本,在2019年4月獲得澳洲金融監理署(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APRA )核發的銀行執照,成為澳洲首家面向中小企業的數位銀行,透過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靈活的線上商業貸款、小額信貸、設備貸款、融資租賃和房屋貸款服務,其貸款利率與大銀行相當。近兩年已獲得10.66億美元投資,其中股權投資為6.2億美元。

2.數位銀行-挑戰者銀行的崛起

近兩年中「挑戰者銀行」(Challenger Bank)或稱為「數位銀行」(Digital Bank)的新創頻頻出現在金融科技巨額投資交易清單中,包含:英國Atom Bank、OakNorth、Monzo、Revolut,來自美國Chime與Varo Money,以及德國N26、巴西Nubank與澳洲Judo等,其中OakNorth股權投資獲投超過10億美元,Nubank與N26也分別獲得7.28與6.83億美元(表4-1)。根據CB Insights的統計,在2018~2019年9月間,創投公司投資數位銀行新創共145件投資案,合計投資47.40億美元。同時,也展示這些銀行的開戶數大幅快速成長,反映新崛起的數位銀行模式,抓住投資人目光與錢包。

表4-1  數位銀行代表性新創獲投概況

公司名稱

總部

成立時間

累計股權投資金額(億美元)

估值(億美元)

Atom Bank

英國

2014/03

5.34

10

OakNorth

英國

2015/01

10.41

24

Monzo

英國

2015/02

4.18

25.5

Revolut

英國

2015/07

3.36

17

Chime

美國

2013/01

3.09

20

Varo Money

美國

2015/11

1.73

-

N26

德國

2013/02

6.83

30

Nubank

巴西

2013/05

7.28

100

Judo

澳洲

2017/03

6.20

10.4

註:-表無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2019/10)。

(1)英國數位銀行代表:Atom Bank

Atom Bank 2014年在英國創立,是首家獲得銀行執照的英國數位銀行,鎖定慣於使用手機App的年輕人為目標客群,以透明的方式創新銀行業務,改變世人對銀行業的刻板印象,包括:提供客製化功能的介面設計上,如顏色及呈現方式;在註冊及登入流程上,客戶可自行選擇以密碼、面部或語音識別三種不同方式登入APP,吸引重視便利性的年輕人。Atom Bank 由線上定期存款業務擴大至帳戶管理、房屋貸款、現金卡和信用卡等一系列產品,並設有結合AI及機器人學習的客服團隊,為客戶即時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2)美國數位銀行代表:Chime

美國Chime成立於2013年,允許客戶在其線上平台上存款,並使用借記卡消費,以不需月費及透支罰款,加上其App簡單易使用等特性,吸引年輕數位原生代。Chime每月吸引了大約十萬名使用者,公司目前擁有300多萬個銀行帳戶。

(3)德國數位銀行代表:N26

德國N26成立於2015年,2016年取得歐洲全銀行牌照,成為歐洲第一家擁有此牌照的數位網銀。N26號稱開戶只要八分鐘,上傳證件、填完個人資訊後,再透過視訊驗證即可完成,金融卡還會自動寄送到家。N26透過與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P2P匯款服務、儲蓄帳戶、買保險及辦信用卡等項目。

(4)巴西數位銀行代表:Nubank

巴西Nubank成立於2013年,由於傳統銀行掌握主要金融服務業務,但仍有高達5,500萬人口沒辦法享受好的金融服務,加上金融服務使用的體驗差,例如:巴西治安差,去銀行需要機場等級安檢;信用卡申請手續繁雜,年利率還高達400%。在這樣背景下,Nuban允許無銀行帳戶的人在手機就能申辦信用卡,且不收年費,還可以直接讓用戶在App上管理帳戶和消費,除了門檻降低,也可以避免治安不佳的恐懼。Nubank深受巴西年輕人的歡迎,截至2019年已經拿下850萬信用卡用戶,成為巴西五大信用卡發行商之一,並打算向國際市場積極擴張。Nuban成立六年多的時間,就累計獲投超過11億美元,估值已達百億,進入超級獨角獸之列。

(5)綜合分析:數位銀行崛起的原因與特色

從數位銀行代表性新創獲投概況不難發現,英國在數位銀行發展的腳步領先其他國家,此源自200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讓人們對傳統銀行產生不信任感及不滿。為此,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展開一連串的數位改革,其中包括放寬銀行執照的申請手續及門檻,以及展開「開放銀行」各式沙盒實驗,鼓勵更多競爭者加入,為英國金融業注入一股活水,也成為其他國家效法的對象。

考慮到傳統銀行獲客成本過高,數位銀行先鎖定對金融需求更短期、更及時、也更容易接受新服務的年輕消費者開始,並選擇更加頻繁、門檻更低的金融場景,例如:短期借貸款、信用卡、日常支出管理、支付、小額存款等羽量級的金融場景,以手機App遠端實現新形態的銀行服務。數位銀行掌握傳統銀行服務缺口,將產品設計及操作流程訴求個性化及透明化,並利用病毒式行銷模式,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客戶,進而從監管者手中獲得銀行業務執照;隨後用低營運成本推出更高回報的金融產品,大規模獲得客戶,經營方式澈底顛覆傳統銀行。

 

四、無所不在的新金融服務願景與挑戰

這幾年金融科技浪潮席捲全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測在未來十年,金融服務將會變得無所不在(From Bank to Banking),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概念將成一大重點。

Nubank的傳奇訴求的重點不在「黑科技」,而是能依使用需求、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來客製化、個性化服務。如同金融創新教父,布雷特Ÿ金(Brett King)提出Bank 4.0概念所強調的,金融服務業者必須重新從客戶角度思考,即時、即地提供切合當下情境的服務,讓金融服務將會變得無所不在。

至於實現「無所不在的金融服務」,更多客戶消費行為的取得與分析是關鍵,如何把過去被銀行視為重要資產的客戶資料解放出來,以API的方式授權給第三方業者使用,或是透過AI演算法洞悉消費者在各種情境的需求,開發出更符合客戶各情境下所需的產品與服務。實現「無所不在的金融服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易,需要政府、銀行業者、非銀行的金融科技服務者跨界協作,才能在金融服務創新的賽道中大幅前進。

註:本文改寫自作者在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19.11)「從Fintech早期投資剖析金融服務創新趨勢與變革」一文。

 

參考文獻

  1. Brett King (2018),“Bank 4.0: 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8/12.
  2. Cara Waters (2019), “Challenger bank Judo raises $400 millio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9/07/29, https://pse.is/KZXY2.
  3. CB Insights (2019), “Global Fintech Report Q2 2019,” Research Report.
  4. Venture Scanner (2019), “Financial Technology Report Highlights Q2 2019 ”, https://pse.is/K66SD
  5. 周蕾(2019),“全美 FinTech 新創估值第一,Stripe 能否坐穩交椅?”,雷鋒網,2019年4月15日,https://pse.is/KGV6S
  6. 高彩紅(2019),“Klarna再融資4.6億美元,成为欧洲最大的未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億歐網,2019年8月8日,https://pse.is/L2BUN
  7. 高敬原(2019),“開放銀行浪潮席捲各行業,資策會MIC:未來10年金融服務將無所不在!”,數位時代,2019年9月19日,https://pse.is/H57HZ
  8.  熊子川(2019),“挑戰者銀行的邏輯”,ThoughtWorks洞見,2019年2月20日,https://pse.is/LPS9M
  9. 墨騰創投(2018),“騰訊2億美元入股的巴西Nubank,是何方神聖”,每日頭條,2018年10月10日,https://pse.is/F8L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