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大廠紛與自動駕駛公司合作開發自駕車
1. 傳蘋果收購自動駕駛新創公司 Drive.ai,只為招募人才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將出資收購自動駕駛新創公司 Drive.ai,此舉主要是為了招募更多有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經驗的工程師,完成收購後,Drive.ai 的團隊將與蘋果現有的自動駕駛團隊整合,不會使用 Drive.ai 任何技術專利。據悉近日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新創公司 Drive.ai,後者成立於 2015 年,累計獲得約 7,700 萬美元投資,2017 年募資時估值約 2 億美元。由於 Drive.ai 近兩年募資並不順利,且進行自動駕駛技術測試次數不多,蘋果最終收購價格可能遠低於 2 億美元。由於蘋果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程度高於 Drive.ai,後者研發團隊可能只有少部分工程師加入蘋果團隊,完成收購後蘋果會選擇保留哪些 Drive.ai 員工,不會使用後者任何技術專利。(https://reurl.cc/aYV4Q)
2.飛雅特宣布結盟新創公司 Aurora,打造自駕商用車
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與法國雷諾汽車(Renault)的合併案可能生變,飛雅特克萊斯勒將目光投向別處,宣布與自駕車技術新創公司 Aurora 合作,共同打造自駕商用車。CNBC、TechCrunch 等外媒報導,Aurora 是獲得亞馬遜和紅杉資本(Sequoia)資金支持的矽谷新創企業,致力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根據飛雅特克萊斯勒與 Aurora 達成的協議,Aurora 的自駕運算平台將導入飛雅特克萊斯勒旗下的 RAM 皮卡和 Fiat Professional 商用車型,雙方將聯手生產自駕車,為物流、運輸等市場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報導指出,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市場趨勢,但開發這類技術需要投入大量資本,讓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尋求結盟,有時甚至與競爭對手建立合作關係,以分擔高昂成本。(https://reurl.cc/br9Dd)
3. 福斯、福特合作自駕和電動車,福斯與Aurora結束合作關係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集團 13 日透露,預計與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簽署新的合作協議,未來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和電動車技術。隨著汽車產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這項合作將幫助兩大車界巨頭應對市場變化。今年 1 月,福斯和福特達成協議,宣布共同開發商用貨車和中型皮卡。兩家公司希望擴大合作範圍,延伸至自動駕駛和行動服務(Mobility Services)等領域,以及共用福斯所研發的 MEB 電動車模組化平台。不過,不久前福斯才傳出與矽谷新創企業 Aurora 分道揚鑣的消息。或許也因福斯與福特的合作,而福特本身旗下就自動駕駛子公司ArgoAI,致使福斯與自駕車技術新創公司 Aurora 已結束合作關係。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已是市場趨勢,但開發這類技術需要投入大量資本,讓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尋求結盟,有時甚至與競爭對手建立合作關係,以分擔高昂成本(https://reurl.cc/pN6a4)
4.Waymo與雷諾-日產聯盟簽署協議 提供自駕車技術
Google旗下自駕車部門Waymo 20日宣布,與雷諾-日產聯盟達成協議,將共同開發自駕車及自駕卡車於法國和日本使用,未來可能拓展到其他亞洲國家。這是Waymo首度簽署提供技術與服務給車商的協議,為車商打造自駕車及相關服務。(https://reurl.cc/E0ojA)
5.Uber與Volvo合作!全球第一輛可量產完全自駕車公開亮相
近期為Uber Elevate高峰會,叫車平台Uber除推出空中計程車外,也宣布與汽車品牌Volvo一起打造新自駕車。於第三屆 Uber Elevate 高峰會上, Uber 自動駕駛集團(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 ATG) 展現與安全性舉世著名的Volvo一起打造的最新款自駕車(SDV)。自2016年9月起,Uber 與歐洲汽車品牌Volvo便一起進行工程合作,開發出數款自駕車原型。在高峰會亮相的Volvo XC90 SUV為雙方共同研發出的第三輛車款,也是第一輛可完全自駕且可量產的車款。此XC90車款搭載重要的安全功能,能讓 Uber 輕鬆安裝自動駕駛系統,使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可能可提供自駕共乘服務,成為Uber 平台網絡中的其中一項服務。除了Volvo內建的備用系統,車頂上和車內一系列感應裝置能讓 Uber 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城市環境中安全上路。(https://reurl.cc/VxL06)
6.豐田將加入百度自動駕駛開發計劃
豐田將加入百度推動的自動駕駛開發聯盟「阿波羅計劃」。在中國,政府正在主導推進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豐田將通過加入阿波羅計劃,加速技術實用化進程。在中美高科技主導權之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豐田還希望構建在中國國內完成技術開發的體制。(https://reurl.cc/1ROVQ)
7.華為將觸角伸向 AI,結盟奧迪、豐田打造自駕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華為首席戰略架構師黨文栓表示,華為正在為多家知名汽車製造商提供訓練自駕車的 AI 軟體,其中包括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子公司奧迪(Audi),以及日本豐田(Toyota)與中國國有汽車製造商 GAC 的合資企業「廣汽豐田」(GAC Toyota)。此外,中國北京新能源汽車和長安汽車據悉也正在與華為合作。據黨文栓指出,華為與合作夥伴聯合開發的自駕車,預計將於 2021 年或 2022 年出貨,並率先在中國和歐洲市場上市。(https://reurl.cc/NM0On)
二、貨物運輸及自駕計程車為巨頭看好自駕車的兩大應用場域
1.Volvo 的 Vera 自動卡車將在公共道路運輸貨物
近日,瑞典汽車巨頭 Volvo 已與渡輪和物流巨頭 DFDS 合作,使用 Volvo 卡車「Vera」在瑞典的物流中心和港口之間運輸貨物。Volvo 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加強自駕卡車運輸,並參與多個試點項目,包括一輛自動轉向卡車,幫助巴西的甘蔗農民提高作物產量和自動收集垃圾。早在 11 月,Volvo 還透露首批商用自駕卡車將用於採礦,沿著 5 公里的道路和隧道從礦山運輸石灰石到附近港口。去年 9 月,Volvo 推出名為 Vera 的全新概念電動自駕卡車,一開始就是為自動駕駛設計,沒有駕駛室,但保留了標準載具和拖車能力,類似瑞典同行 Einride。身為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和世界最大的卡車製造商之一,Volvo 正在推進計劃在各行業啟用自駕車。DFDS 將使用 Volvo 的卡車在公共道路以預定的路線運輸集裝箱,最高時速為 40 公里。卡車將由控制室的操作員遠程監控。值得注意的是,Vera 並非設計用於越野旅行,所有這些都是關於工廠、港口等物流中心的短暫「重複」旅行。(https://reurl.cc/RVz9z)
2.英特爾旗下 Mobileye 預計 2020 年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
全球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近年揮軍自駕車市場,兩年前豪擲重金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研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英特爾 16 日向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表示,該公司打造的自駕計程車將於 2020 年在以色列率先上路,未來也會陸續擴展至其他國家。以色列媒體 Globes 報導,英特爾執行長 Bob Swan 17 日告訴彭博新聞,旗下自駕車事業 Mobileye 計劃首先在以色列部署自駕計程車試驗,然後擴展至全球其他國家,相關軟體預計將在今年底前完成開發工作。Swan 受訪時表示,預計接下來 5 年,自駕車將發展飛速,邁入普及化階段。去年 10 月英特爾宣布,Mobileye 與德國汽車巨頭福斯(Volkswagen)及以色列汽車經銷商 Champion Motors 公司建立結盟關係,合力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https://reurl.cc/mODkj)
3.全球首件! 韓設設5G自駕車測試場開放民眾試乘
韓聯社報導,南韓科學與資訊科技未來規畫部(Ministry of Science ICT and Future Planning,MSIP)表示,首爾西部上岩洞(Sangam)的 5G 自駕車測試場,6月22 日開幕,裡頭有一切必須設施,包括電動車充電站、3D 地圖、並設立控制塔台──「未來行動中心」(future mobility center)。此一測試場將對大眾開放,採取 24 小時營運,可以測試 5G 網路的合作智慧運輸系統(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場內有 4 輛巴士、3 輛轎車,會在 1.1 公里的測試道路上行駛,民眾可以自由搭乘,感受自駕車辨識交通號誌、避開障礙物的能力。南韓力推 5G,計劃今年底前在境內 85 個城市提供 5G 訊號,涵蓋 93% 人口。(https://reurl.cc/rq50N)
三、台灣自駕車之眼開發大突破
1.預測後方 3 秒內超車,交大首創自駕車智慧之眼
交大教授郭峻因結合 AI 人工智慧與自駕車開發出「嵌入式 AI 物件辨識系統」,包括高效率的自動化標記,可偵測 200 公尺外車輛,還能預測後方車輛未來 3 秒內是否超車,目前已獲 28 家廠商合作。科技部6月12日上午舉行「自駕車智慧之眼深耕八年有成,嵌入式 AI 物件辨識系統技術領先國際」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教授郭峻因表示,團隊藉由分析影像實現自駕車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成功開發嵌入式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技術,透過快速自動化標記工具,產生大量 AI 人工智慧學習的資料庫,搭配團隊開發的即時軟體演算法,降低了 AI 電腦視覺所需的運算平台成本,且無需昂貴的 GPU(繪圖處理器)運算平台。他說,AI 可替人類分析與辨識影像內的各式物件,但必須先有「工人智慧」,要有人去一一標記各種物件,建構足夠的資料庫。而郭峻因團隊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套快速視訊資料自動化標記工具(ezLabel 2.0),用來標記並提供 AI 學習的資料,標記效率超過目前現有手動資料標記工具達 10~15 倍以上,並獲得於 AUDI 奧迪汽車主辦的第一屆台灣 AUDI Innovation Award 兩項大獎,國內已有多家廠商試用。郭峻因表示,團隊所產出的嵌入式 AI 自駕車快速資料標記工具、自駕車圖資、物件偵測與行為預測深度學習技術的產業應用潛力龐大,目前合作廠商已達 28 家,未來潛在的合作廠商包含 AI 晶片公司、車電系統公司與自駕車圖資公司等。他說,嵌入式 AI 系統除了應用在自駕車,對於未來智慧城市、交通的應用非常廣,只要有照相攝影的地方,都可以導入,像大家常用的掃地機器人也有裝鏡頭辨識前方物體,他笑稱,「擁抱嵌入式 AI,才會發大財。」(https://reurl.cc/NM0L6)
2.勤崴「虎頭山創新園區」發表自駕車成果
勤崴國際(6516)發表自駕研發成果,將在「虎頭山創新園區」完整呈現。「虎頭山創新園區」為亞洲矽谷方案的一部分,由桃園市政府經發局主辦,勤崴國際科技負責園區營運,園區為首座結合「車聯智駕中心」與「資安物聯網中心」的測試研發基地,第一期於6月18日正式開幕。勤崴國際營運的「車聯智駕中心」,提供智慧駕駛及自駕車研發環境及測試場域,並提供多場景自駕模擬環境,免去自駕車上路遇到的危險與降低練習成本,另外,也透過國際級AI深度學習超級電腦,發展自動駕駛演算法,未來「車聯智駕中心」將串聯北台灣的汽車電子產業鏈並與財團法人車輛測試中心(ARTC)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接軌國際的自駕車實證場地,建立自駕車與車聯網生態系。(https://reurl.cc/e2D7j)
四、6月份重要獲投新創
1.Innoviz獲1.7億美元C輪投資,將用於開發機械視覺感知軟體
MEMS光達供應商Innoviz Technologies,於6月份宣布完成由Shenzhen Capital Group所領投的1.7億美元C輪投資,使Innoviz的總獲投額達到了2.52億美元。新的資金將支持Innoviz增強的感知軟體開發。Innoviz的感知軟體是其相比競爭對手的重要差異化優勢,為車輛提供對周圍環境3D場景的深入感知服務,。與此同時,Innoviz還聘請了兩位計算機視覺行業專家Raja Giryes博士和Or Shimshi擔任產品和軟體團隊的戰略合作夥伴,利用他們豐富的計算機視覺經驗、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技術,發展Innoviz的感知軟體。(https://reurl.cc/W9Orx)
2.自動駕駛決策公司Aurora獲現代汽車領投7,000萬美元B輪投資
Aurora是前Google自駕車負責人Chris Urmson所創辦的L4無人駕駛公司,過去的投資人包括紅杉資本和亞馬遜等知名企業,公司甫成立便積極與大型車廠合作,例如現代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等。2019年6月Aurora獲合作對象現代汽車集團領投之7000萬美元B輪投資後,估值達到了25億美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L4乘用自動駕駛公司之一。(https://reurl.cc/rWEMk)
3.自動駕駛決策安全評估新創Edge Case Research獲700萬美元種子輪資金
美國自動駕駛決策公司Edge Case Research宣布獲得了Aurora創辦人700萬美元投資。此次投資將幫助該公司擴大開發是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評估平台(Hologram),可評估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自動駕駛決策軟體。自動駕駛汽車車隊正在全球城市迅速擴張,但是該項新興技術仍存在不確定性。Edge Case就正在研發產品和標準,以讓汽車製造商獲得公眾對該項新技術的信心和信任,確保此類車輛能夠在公共道路上安全行駛。(https://reurl.cc/XnAYM)
4.B2B短途物流的自駕車Gatik獲450萬美元種子資金
成立2年的Gatik主要研發用於B2B短途物流的自駕車,今日宣布融資450萬美元種子輪,Innovation Endeavors領投,Trucks Venture Capital、Dynamo Venture Capital、Fontinalis Partners和AngelPad參投,已與Walmart達成合作協議。 (https://reurl.cc/g5YpQ)
參考來源:科技新報、聯合新聞網、新頭殼、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自動駕駛之家、騰訊網、MEMS.me、KKnews、日經(張嘉玲摘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