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EN
2019.06.18

【2019.06健康醫療動態】我的老天鵝!全球最貴的藥居然要價超過210萬美元

一、【美國FDA動態消息:2019.5.11-2019.6.10】

以下以環球生技雜誌、科技新報、動脈網、工商時報、自由時報等新聞與報導為參考來源,整理FDA重要的核准項目與其他最新動態消息。

(一)新藥核准

#1. 全球最貴的藥!諾華基因療法單劑要價超過 210 萬美元

2019年5月24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一款全世界最昂貴的藥劑-諾華(Novartis)專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 SMA)開發的一次型基因療法「Zolgensma」,單劑要價高達 212.5 萬美元。諾華在 Zolgensma 獲得 FDA 核准後,立即宣布價格。此藥劑是治療遺傳型神經肌肉疾病的創新療法,這種疾病具有相當破壞性,肌肉會喪失機能,可能導致兒童在嬰兒時期就不幸死亡。Zolgensma 可修復基因,讓身體自動製造體內缺失的蛋白質。相較之下,諾華對手 Biogen 販售的競爭藥物「Spinraza」,使用第一年費用為 75 萬美元。Zolgensma 的臨床試驗中,一開始接受投藥的患者年齡皆不到 2 歲,兩年後所有接受高劑量藥劑的患者全部存活,且不須仰賴永久呼吸器,四分之三患者可在沒有支撐下坐著至少 30 秒,有兩人甚至可以自行站立並行走。(詳見:https://pse.is/GQ94D)

#2. 一次兩種重量級藥物獲批 諾華晚期乳癌藥物alpelisib獲FDA通過

2019年5月24日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除了基因療法Zolgensma外,晚期/轉移性乳癌藥物alpelisib (Piqray)也同時受到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24日一天便通過了諾華今年預計上市的四種重量級藥物中的兩種。Alpelisib (Piqray) 原代號為BYL719。主要用於治療帶有PIK3CA突變的HR(+)/HER2(-)晚期及轉移性乳癌患者,並與荷爾蒙藥物fulvestrant搭配使用。在三期臨床試驗SOLAR-1中,接受alpelisib + fulvestrant合併治療的患者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為11個月,相較之下,接受安慰劑搭配 fulvestrant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僅為5.7個月。總緩解率(ORR)則為35.7% vs 16.2%。FDA腫瘤卓越中心主任暨FDA藥物與評估中心血液腫瘤學產品代理主任Richard Pazdur表示,Piqray是第一種在此類乳癌患者中表現出具有臨床正面意義的PI3K抑制劑。目前針對患者特定基因突變或生物標誌物治療的能力在癌症治療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詳見:https://pse.is/H8W2H)

#.3. FDA批准15年來首款惡性胸膜間皮瘤新療法-Novocure公司NovoTTF-100L系統

惡性胸膜間皮瘤(MPM)是一種罕見的胸部惡性腫瘤,在胸膜中形成,即肺周圍薄薄的一層組織發生惡性的增殖,通常是因暴露於充滿石綿的環境下所引起的罕見癌症。每年約有3,000人罹患MPM,只有10-20%的患者能夠接受手術切除腫瘤,通常,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間皮瘤患者只能依靠安寧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來緩解症狀。

2019年5月23日,Novocure公司宣佈,其NovoTTF-100L系統獲FDA批准,NovoTTF-100L是Novocure公司所研發的一種非侵入性的醫療設備,利用電場治癌法(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在體外施加低強度、中等頻率的交流電場,改變電場方向,擾亂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使其無法增殖,甚至可能自行凋亡。NovoTTF-100L系統可與愛寧達注射劑(Pemetrexed)和含鉑藥物的化療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聯用,為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惡性胸膜間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提供一線生機。(詳見:https://pse.is/FSRWPhttps://pse.is/FFQUX

#4. AbbVie與Genentech聯合開發白血病新療法!首個無化療組合療法獲FDA批准

2019年5月15日,艾伯維宣佈,AbbVie與羅氏集團成員Genentech共同研發的Venclexta(venetoclax)與Rituxan(rituximab)組合療法獲得FDA核准上市,該療法是FDA批准的首個無化療聯合治療方案,這也是首款口服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無化療治療方案,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

由AbbVie與Genentech共同開發的Venclexta是一款選擇性的BCL-2抑制劑,抑制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中表達過量的BCL-2蛋白。該蛋白為細胞凋亡重要調控因子,抑制其過量表現,有望重塑細胞的關鍵訊號通路,讓癌細胞進行自我摧毀。而Rituxan則是一款針對CD20的單克隆抗體,能有效對非霍奇金淋巴瘤進行治療。(詳見:https://pse.is/GM52Yhttps://pse.is/F4HZ9)

 (二) 醫療器材

#1. GRAIL技術獲美FDA突破性醫材設計認可 一次抽血可早期發現多種癌症

2019年5月14日,液態檢體醫療公司GRAIL宣布其多種癌症的早期篩檢技術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醫材設計」方案肯定。GRAIL檢驗技術選定的生物標記為甲基化DNA。他們開發出一套甲基化定序的血檢技術,在循環游離基因體中尋找是否有多種癌症發生的甲基化DNA存在,並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找出癌症組織的起源位置。GRAIL在先前已在他們的循環游離基因體圖譜(CCGA)研究的初步結果中指出,他們所設計的三種次世代定序(NGS)血液檢測技術,僅憑抽一次血就能夠偵測多種致命癌症,且準確率相當高。GRAIL為Illumina控股的子公司,在2018年完成高達3億美元C輪募資受到矚目。 (詳見:https://pse.is/HN4RY)

#2. Amprion早期偵測帕金森氏症技術 獲FDA突破性醫材認可

2019年5月7日FDA宣布批准eMurmur ID,是一款架構於手機上的人工智慧平台,可透過第三方設備與機器學習來分析心雜音,提供醫師診斷依據,準確率可達85%以上。eMurmur所開發的平台有別於以往醫師只透過聽診器聽取心音(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來進行診斷,該平台可讓醫護人員在各地,且不須受過聽診器之培訓,就能利用手機,獲得高準確性的心音評估結果。其可使用第三方設備,搭配數位聽診器,紀錄心音後通過APP上傳到符合HIPAA標準的雲端平台,與具有心臟病學家診斷各年齡層的心音大型數據庫來進行分析,可在幾秒內獲得專家級的準確結果。 (詳見:https://pse.is/DREXA)

(三)  人工智慧軟體與演算法

#1. FDA 將更新AI軟體醫材產品監管架構,以適應快速的AI産品更迭

美國FDA希望針對AI快速迭代的技術特性,擬議有關AI軟體醫材產品監管架構,並於 2019年4月發表以 IMDRF(國際醫療器械監管機構論壇)對軟體醫材的分級為基礎之討論文件,為AI驅動軟體醫材上市前審查奠定潛在監管原則,FDA也提出問題討論,期望相關廠商對此提交意見。

目前FDA監管架構中,將AI驅動醫療設備軟體做為軟體醫材(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SaMD)進行上市前審查。FDA基於風險分類來判斷SaMD在每次軟體更新,或進行其他對設備性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軟體變更時,是否需進行FDA上市前審查。就AI而言,演算法可不斷利用新獲取的資料精進系統性能,產品可能隨著時間與新數據的重新訓練而改變,且無需透過傳統的軟體更新,因此 FDA 目前對 SaMD 監管模式並不適用於快速更迭的AI技術。FDA採用IMDRF「基於風險」的分類方式,依據SaMD「提供的訊息對醫療照護决策的重要性」與「適用之醫療照護情境」(分為危急、嚴重、非嚴重)進行SaMD分級,AI軟體醫材的分級亦與 SaMD 類似,此種風險分級並非取代醫材分級,而是區分並提供適合產品的參考建議。FDA不僅依據風險進行AI軟體醫材分級,也根據產品的自主持續學習程度,將產品分為鎖定(Locked)或適應性(Adaptive)/持續學習(Continuously Learning)演算法,並有不同監管方式。鎖定演算法如靜態查表或複雜疾病分類等,由開發人員進行演算法手動更新,更新後的產品功能需再經驗證;而適應性/持續學習演算法,可透過自主學習與自動化驗證提高產品性能。觀察FDA目前核准的AI醫療影像 SaMD,以鎖定演算法產品為主。(詳見:https://pse.is/HBJLW

#2. Biofourmis旗下心律失常檢測軟體獲FDA批准,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高檢測準確率

2019年5月數位健康公司Biofourmis雲端軟體RhythmAnalytics獲得FDA核准,用於檢測心律失常。該軟體採用深度學習模型,可檢測和分析超過15種類型的心律失常疾病,包括心室心律不整、心室性異位搏動、心房顫動等在內的所有非節律性心律失常疾病。Biofourmis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新加坡,該公司致力於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從患者身上收集到的醫療資料(這些資料來源於可穿戴設備、醫院資料庫、個人實驗室報告等),從而為患者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協助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提高患者安全性。(詳見:https://pse.is/F69XK

二、【國際動態消息:2019.5.11-2019.6.10】

#1. 川普本週將發布重大醫療政策 強制揭露藥物定價

美國時間2019年5月24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在該週發布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醫療健康行業必須揭露處方藥定價,這項命令將對行業造成重大的影響。定價揭露是當前美國持續努力方向的目標之一。在美國,藥價不僅是由藥廠和醫療體系決定,醫療保險公司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協商角色。據《華爾街日報》表示,有一未具名消息來源指出川普政府將利用聯邦政府的權力,強制將價格揭露當成降低醫療保險費用策略的一部分。川普政府透過發布美國勞工部規則,來強迫保險業者公布他們支付醫療服務的協議費率。除此之外,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目前也就病患有權在尋求醫療協助時事先得知折扣價權利的政策方向,持續尋求社會大眾的意見。

去年,川普政府就已釋出一項降低醫療花費的規劃藍圖,稱作「American Patients First」。這項計畫包括四項降低醫療花費的策略:促進競爭、強化協商、制訂激勵低價方案及降低自付費用。白宮並不是唯一在美國推動大規模藥價揭露的政府機構,美國國會兩院都已經提出立法要求,美國參議院最近也剛提出一項兩黨法案,希望終止醫院和保險公司之間的契約封口條款(contractual gag clauses),讓患者也能獲知藥物的花費資訊。同樣在本月,參議員Ron Wyden也提出了一項法案,將強制保險公司告知病患他們的藥物或網絡內醫療程序的現金價。儘管川普總統與眾議員對美國醫療保健政策立場嚴重分歧,但兩黨議員對於解決醫療帳單劇升的問題卻是有志一同。(詳見:https://pse.is/EGT59

#2. 神奇發現!《Nature》膠水成分可大幅改善造血幹細胞培養效率

根據2019年5月29日發表於《Nature》的研究,來自日本東京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幹細胞體外培養的過程中假如加入「膠水」的成分之一,聚乙烯醇(PVA),便能成功使幹細胞的數量放大數百倍。對這樣的結果,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也驚訝的表示非常難以置信。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在實驗室中大量培養造血幹細胞(HSCs),然而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人能夠成功創造出能夠有效生產出有足夠用於注射數量的幹細胞的方法。本次,幹細胞生物學家Hiromitsu Nakauchi領導東京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新型培養方式,成功在一個月內將小鼠HSC放大到原本的近900倍,再注射進不同的小鼠中,這些幹細胞隨後在小鼠體內發育分化為血液成分。過去研究人員使用了各種方法,包括在培養時加入細胞生長因子以增加HSC的產量,然而都沒有取得成功。Nakauchi發現,幹細胞之所以不能存活的是因為細胞培養基中的白蛋白(albumin),抑制了細胞生長。為了找出改善方法,Nakauchi篩選了一系列物質以取代培養基中的白蛋白,最終找到了,聚乙烯醇(PVA),這種常用於膠水的化合物。這也表示,你可以輕易地到書局去買到這種物質,而研究人員也實際買了膠水來測試。Nakauchi表示,實驗室級的PVA效果比較好,不過膠水也有用。(詳見:https://pse.is/HSXQP

#3. 《Nature》心臟再生領域新突破!基因療法重啟心肌梗塞後的心臟再生修復

2019年5月8日,發表在《Nature》期刊的研究,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以人類基因療法microRNA-199a,成功誘導心肌細胞進行分化和增殖,刺激心肌梗塞豬的心臟細胞再生修復。此篇論文為首次成功在大型動物上看見心臟修復。倫敦國王學院 Mauro Giacca 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使用25隻誘發心肌梗塞的實驗豬,透過腺病毒相關載體 (AAV serotype 6 vector) 將人類 microRNA-199a 注射至左心室壁,進行基因治療,並在一個月後觀察到實驗豬心臟整體及區域收縮能力改善、心肌肌肉質量增加與結痂尺寸的縮小。(詳見:https://pse.is/H8GGR

#4. 藥命效應是真的?科學家使用光遺傳技術可控制大腦記憶

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透過人工活化大腦海馬底部的記憶細胞,負面記憶會變得更負面。相反,如果刺激活化海馬頂部的記憶細胞,就可以消除這些不良記憶。波士頓大學神經科學家使用一種稱為光遺傳學 (Optogenetic) 的技術,測試當雄性老鼠對正面、中性和負面體驗產生新記憶時,海馬體中哪些細胞被活化,接著他們使用雷射光再次以人工觸發儲存區域,啟動裡面的特定記憶。正面經驗如讓雄性老鼠遇到母老鼠,負面經驗如受到微小電極。研究發現海馬體頂部和底部的作用非常不同。活化海馬體頂部似乎可以減輕不良記憶的創傷。但刺激海馬底部可能會帶來與恐懼和焦慮相關的行為變化,顯示當記憶使人衰弱時,這部分大腦可能會呈現過度活躍的狀態。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刺激大腦中的一個小結構可以成為治療憂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未來治療技術關鍵。或許有朝一日,臨床醫生就可以人工方式活化正面記憶或抑制消極的負面記憶,該研究已發表在《Current Biology》。(詳見:https://pse.is/G7TV5

#5. 5月國際重要醫療M&A案件

(1)JP Morgan宣布收購InstaMed,收購金額超過5億美元,將整合醫療數位支付技術進軍醫療市場(https://pse.is/JQYQL

(2)美國時間2019年5月21日,默沙東宣布以10.5億美元收購Peloton ,將使默沙東獲得一種實驗性口服HIF-2α抑制劑。默沙東的免疫療法Keytruda才剛於上個月在美國獲批可用於治療腎細胞癌,此次收購,將加強鞏固默沙東在腎細胞癌領域的地位。(詳見:https://pse.is/F6M84

(3)3M斥資67億美元收購Acelity及其子公司KCL,獲得手術傷口護理先進療法(詳見:https://pse.is/H8CSU

(4) 輝瑞以8.1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Therachon,推動軟骨發育不全治療進程(詳見:https://pse.is/G38LG

(5)醫療器材公司波士頓科學以4.65億美元收購Vertiflex,擴充其疼痛管理產品組合(詳見:https://pse.is/HHD5R

 

三、【台灣健康醫療動態消息:2019.5.11-2019.6.10】

#1. 新旭生技獲美帕金森氏症基金會支持 加速腦神經退化疾病示踪劑開發

新旭生技(APRINOIA Therapeutics)在2019年5月23日宣佈,近期獲得美國Michael J. Fox 帕金森氏症研究基金會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for Parkinson's Research, MJFF) 的研究經費獎項,所獲資金將用於公司目前所開發中的alpha-synuclein蛋白正子造影示劑 (alpha-synuclein PET tracer)。

創立於台北的新旭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針對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藥物和影像診斷工具。新旭生技針對不正常堆疊蛋白質的結構建構了一個小分子藥物開發平台,這些蛋白包括tau 與alpha-synuclein等。新旭從這個平台中挑選出來的一組與alpha-synuclein有選擇性的化合物,將有可能開發成顯示劑。Alpha-synuclein 正子造影示劑能運用在精準診斷alpha-synuclein蛋白相關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症、路易氏體型失智症和多重系統退化症,以及有助於這類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藥物開發。 (詳見:http://chinatim.es/FLWTE)

#2. 「看你臉,知你心」-交大團隊AI人臉測心跳技術獨步全球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吳炳飛花費5年時間,研發「影像式生理訊號健康管理系統」技術,獲得科技部價創計劃協助創業,成立鉅怡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非接觸方式量測心跳、血壓等生理訊號,達到醫療級精準度,在醫療、金融等領域應用潛力高,獲得國內大廠聯發科投資,並取得上海商銀訂單,公司商業估值已達5億元。交大團隊是全球第一個用影像來辨識生理資訊的技術,透過拍攝方式觀察微血管,再用演算法來分析資訊,即使在跑步狀態下也可以使用,而且不需要高精度攝影機,拍攝速率30fps等級攝影機即可量測心跳,可以應用於智慧金融、智慧交通、安防、智慧照護,例如在醫院特殊病患身分辨識級門禁管理、老人居家照護、嬰兒照護和監測呼吸中止症等等。目前團隊在金融領域與上海商銀合作,運用生理資訊強化情緒辨識,加強銀行對客戶的KYC身分認證、ATM防詐騙行為與VIP專屬服務。例如:開戶最怕遇到人頭戶,如果用戶異常出現緊張情緒,就會進一步了解,此套系統將在上海商銀新設立的智慧方行中導入技術,目前台中與新竹數位分行已經開始使用。(詳見:https://pse.is/FNS3L

#3. 整合醫材研發與後端製造 台生材做出台灣設計 美國製造

2019年5月21日,工研院舉辦上櫃公司台灣生醫材料的技術發表會,台生材以技轉自工研院腦部手術材料「泡沫式人工腦膜」,翻轉以往台廠只能幫醫材大廠代工的思維,從市場需求出發,將台灣設計美國製造的原創產品,為全球腦部材料手術開創新頁,也建立台灣神經外科手術里程碑。新廠將於明年六月完工,將建立可達10萬套產能的量產線,供應國內各大醫院。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分享目前台生材的產品,他表示,台生材研發的全球首創泡沫人工腦膜,以高壓二氧化碳和膠原蛋白製作泡沫式人工腦膜,膠原蛋白在常溫下呈現液態,透過腦膜注射槍擠出、碰到人體溫度即會產生均勻、高密度的泡沫孔洞結構,只要數十秒鐘即能凝固成為固態膠體迅速覆蓋、貼合腦膜缺損區域,獲得全球專利,也已通過台灣衛生福利部認證。(詳見:https://pse.is/G82QP

#4. 陽明、交大、中研院催生國內首個『數位醫學聯盟』

2019年5月14日,陽明大學國際產學聯盟以「Digital Medicine」為題舉辦國際級論壇暨產學媒合會,並在會中啟動國內首發成立的「數位醫學聯盟」(Digital Medicine Alliance),結合陽明大學、交通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的三方合作,期藉此催生運用AI的數位醫學創新應用。第一波將鎖定高居台灣第四大死因的腦中風進行精準預防與治療研發。(詳見:https://pse.is/HMFH7)

參考來源

環球生技雜誌、科技新報、動脈網、工商時報、自由時報(林秀英摘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