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20/02/24

【創新創業與產經政策】金管會建置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

近年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積極推動普惠金融,不論於政策規劃執行或引導金融市場發展之方向,均接軌世界銀行(World Bank)、二十國組織(G20)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國際組織所倡議之促進普惠金融政策,並將發展金融科技列為重點政策,透過多項措施,營造友善的發展環境,引導金融業、新創業者運用科技積極創新,努力達成世界銀行所定義之「普惠金融」境界─即滿足所有個人和企業需要,以負責任且持續的方式提供其有用且負擔得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交易、付款、儲蓄、貸款和保險),最終實現經濟包容性成長、改善貧富差距與生活水準、促進社會公平及社會福利等目標。

觀諸金管會目前所推動金融改革措施,增加金融體系韌性;優化金融業治理與行為,提升社會信任度;管控金融科技相關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落實負責任創新,鼓勵發展符合社會需求之服務等,均係增進公眾福祉之普惠金融政策,與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之方向相一致。為進一步接軌國際,金管會參考「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並依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現況,將建置「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從金融服務可及性、使用性及品質等三面向,評估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狀況及政策執行成效。初期訂定下列21項衡量指標,未來將依發展現況據以調整:

一、金融服務可及性:瞭解金融消費者(包括偏鄉及特殊族群)接觸金融服務之便利性及友善性,計有7項衡量指標。

二、金融服務使用性:調查成年人使用銀行服務(包括存款、貸款)、數位金融(行動支付、數位存款及網路投保)及保險商品(壽險保單及微型保險)之程度,計有8項衡量指標。

三、金融服務品質:瞭解金融教育宣導是否遍及全國各鄉鎮與消費者、科技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公平待客之落實及糾紛解決機制等,計有6項衡量指標。

此外,金管會為鼓勵本國銀行加強對小型及新創企業等更多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自2005年7月推動「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迄今,成效尚稱良好,為持續瞭解中小企業融資辦理情形,訂定2項觀察指標;又投資交易雖非「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所建議之衡量項目,為觀察我國民眾使用數位金融投資工具之狀況,亦訂定證券及期貨市場民眾電子下單交易比率2項觀察指標,俾作為金管會評估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及數位投資交易政策之參考。

參考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s://pse.is/LN3A7)

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