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T
2019/12/15

【創新創業與產經政策】無形資產融資三案成功 3個月吸80家躍躍欲試

台灣的專利申請已連續4季正成長,但智財權收支卻持續呈現赤字,顯示台灣專利運用與活化不如預期,但今年中已正式推動無形資產融資制度,工研院透露,8月底三家新創業者成功融資後,至今吸引約80家中小企業登記、有意參與無形資產融資。

專利師公會副理事長廖鉦達表示,台灣經濟要持續成長,企業思考要從Cost down應轉換為Value up,而IP(智慧財產權)就是最重要武器,以韓國來看,今年就投入2,200億韓元設立智慧財產權基金,又以專利商業化達1,250億韓元最多。

產業創新條例在去年底修正通過,明定企業可用專利技術取得融資,今年在工業局、工研院與台企銀、中小信保等合作下,八月底協助三家業者取得融資,工研院無形資產評價專案計畫主持人翁國曜透露,目前約有80家業者提出申請,且各行各業都有。

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表示,無形資產融資制度今年剛上路,鑑價、保險、市場3大要素缺一不可,像專利的價值就很難估算,專利公會未來將進一步與銀行公會合作,培養專業的無形資產鑑價人員,而保險制度國內尚未推行,他也建議可先從台灣智財法院的判決賠償金額研究。

台大GMBA執行長許文馨指出,專利是財報中看不見的隱形資產,包括蘋果、Google等都是無形資產最具價值,呼籲金融業者要勇敢踏出;台企銀副理施國財提到,金融業者多年前就想投入無形資產融資業務,但在鑑價方面欠缺人才,已積極鼓勵行員投入取得相關證照。

參考來源:自由時報 (https://pse.is/N4CUG

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