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專區

【創業園地專欄-陳駿憲】2026 全球未來新創指南

陳駿憲 | 宏騰國際娛樂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
點閱次數:185

2026年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轉機的時代。人工智慧逐漸普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及消費者行為快速轉變,加上環境永續的議題持續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除此之外,俄烏及中東的戰爭及歐美各國的政治角力所延伸出的關稅問題,讓創業者既面對高度不確定性,卻也擁有前所未有的機會。本篇筆者旨在提供有志創業者一套思考框架,從心理建設、自身能力到產業趨勢,全面掌握未來創業的關鍵要素。

一、心理建設:創業者的心態升級

創業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一場長期的心理戰。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並非產品不好,而是創業者在時間及資源不足等各種壓力下崩潰、缺乏持續動力,進而無法堅持下去。2026年的創業環境更加複雜,也更加難以預測,在AI的推波助瀾下,許多行業的門檻被直接歸零,競爭對手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現,這便是許多傳統產業“看不見的敵人”,如何面對更加瞬息萬變的外在環境,才能在創業路上走的更遠。而創業者的心理素質便是關鍵之一。

1. 長期抗戰vs速戰速決

如果你選擇的賽道是資金成本高、競爭者多的市場環境,那麼就要有「三到五年」才能站穩的心理準備。反之,如果你選擇的賽道資金成本不高,競爭者不多的話,快速試錯、修正與持續迭代,便是規劃的重點,而非一步一步慢慢來。筆者認為,勇者百戰不殆,智者百戰百勝。因為智者懂得審時度勢,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場,選擇打有把握嬴的戰爭。

2. 擁抱不確定性

以前的時代資訊不發達,早期創業者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然現今的時代資訊爆炸,雖然還是存在資訊落差,但科技與政策的變動速度愈來愈快,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方向。成功的創業者往往能「快速嘗試 → 失敗 → 再調整」,比追求一開始就完美更重要。

3. 領導與協作

新世代創業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故事,更多的是「資源整合」跨界打劫市場的案例。創業者的能力,不是單一專業,更重要的是其個人領導力能否吸引、協調各界資源與人才,而非僅靠自己拼搏。未來的創業者需要知道的是時間成本遠比資金成本來的昂貴許多。2026 年的創業者需要懂得如何帶領團隊、整合外部合作夥伴,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二、未來創業者的創新能力

隨著每年科技的進步,發現人類進步的速度,主要取決於全球從事創新工作人才的進化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在2026年未來的創業者相對重要的並非是資金和資源,而是自身的創新能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筆者在此所指的創新能力並不是單指新的點子或想出新的商模而已,而是包含了更多層面的核心關鍵能力。其中包含以下四點,不論產業都可參考。

1. 數位能力

不論產業,數位化已是基本門檻。懂得數據分析、AI 工具應用、網路行銷,將是不可或缺的競爭力。尤其是創業前的市場現況分析和未來趨勢預測,未來的創業者少了這個步驟,無疑是用瞎子摸象的市場認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創業,將會大大增加創業失敗的風險。

2. 跨域學習

自2024年開始許多上班族都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從事“斜槓事業”。2026年單一專業已不足以應付複雜市場。未來創業者自身的 品牌思維 + 創新商模 + 科技應用的跨域能力,將成為新創公司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3. 永續與社會責任

在聯合國及各界地球環保組織的努力下,碳權的觀念的普及已經導致各國政府及消費者愈來愈重視 ESG(環境、社會、治理)。創業者若能在商業模式中融入永續思維,不僅增加品牌價值,也更容易獲得政府補助及投資方青睞。更有許多新創公司已經開始針對碳權進行商業模式的規劃及布局。

4. 學習與適應能力

未來國際市場與技術變化迅速,創業者必須具備快速學習與適應新工具、新趨勢的能力。例如,數位行銷、AI 技術或產業新法規的理解與應用,往往決定企業能否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對於未來創業者的優勢便是及早洞察這些大企業的問題及轉型需求,精準的提供大企業所需的服務或關鍵技術。 

 

三、2026 的國際市場與未來趨勢

當你有良好的心理建設和強化自身的能力後,筆者認為做為一個未來創業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對賽道。針對這個部分,因為每一個人的出身背景,生長環境,個人特質等等…,都有本質上的差異,所以“選對賽道”並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在於對自我認知的程度及後天學習成長的環境和對什麼事情有熱情

在基於以上三點的內在基礎上,再加上下列四點的外在趨勢,透過和專業顧問的分析討論後,相信可以協助創業者更加精準的選對更符合自己,更容易成功的賽道。

1. AI 驅動的新藍海

AI 不再只是輔助,而是未來許多產品與服務的核心。例如:AI 客製化專業教育課程、AI 驅動的健康管理及數據分析服務、AI智慧娛樂產業等等… 。

2. 健康與長壽經濟

全球人口老化加速,「健康管理、養生科技、樂齡娛樂」將成為創業熱門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國家及地區有相關的政策法令,市場上也早已有許多大集團布局規劃在此領域中。

3. 虛實整合的消費體驗

Web3、AR/VR、沉浸式體驗正在重塑零售與娛樂。2026 年的消費者更重視「體驗 + 互動」而非單純商品。且全球前幾大科技公司在明年也將陸續推出更實用的科技眼鏡和相關穿戴裝置,市場勢必迎來新一波的競爭和挑戰。

4. 綠色與永續商機

從能源、食物、包裝到交通,綠色創新將是政策與市場共同推動的主流。「解決環境問題」同時符合地方創生及政府環保政策,勢必也是未來的新創機會。

 

四、創業策略建議

筆者認為2026年將是未來十年的一個“科技商務新時代”的開始,許多建立在科技之上的創新商品或服務將會更加競爭。所以針對明年想要創業的朋友們,筆者在此先簡單扼要的提供四點建議給大家參考。

1. 先驗證,再擴張

未來許多資訊瞬息萬變,在創業時務必先以最小可行產品(MVP)測試市場反應,再投入資金。零到一最難,學會用小規模的失敗,快速調整修正,找出市場所在,才能換取大規模的成功。

2. 資金靈活配置

資金鏈往往是許多新創倒閉的主因。測試完市場後,應著手規劃合理的營收預估及成本預估,一旦確定要投入,建議準備預估成本約 18 個月以上的資金週轉能力,並提早規劃募資或後續合作對象及投資人會想看到的簡報資料。

3. 打造社群與品牌影響力

在資訊洪流的時代,單靠廣告早已不足以建立信任。更受限於社群平台的演算法,經營社群除了一個好的品牌故事,完整且長期的線上線下,跨平台的年度行銷規劃,是 2026 年創業者必修的行銷課。當然也可以雇用專業行銷人才或外包給專業團隊,但如何找到真正專業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4. 建立彈性團隊

承上,未來創業大多不需要龐大組織,小而靈活的團隊反而能快速應對市場。透過外包、合作夥伴、共享經濟模式,也能降低固定成本。然而這部分就完全考驗創業者的識人和選人的能力了。許多新創倒閉的另一個主因正是團隊的內部溝通協調問題。

 

五、行動建議

2026 年的創業環境將更複雜,也更激烈。在未來想要創業的朋友需要建立強大的心理建設、培養全方位的自身能力,提升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然而這一些都是要先開始做出行動。要知道漁夫在出海捕魚前,並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滿載而歸,但還是會選擇出海。因為很多時候選擇了才會有機會,先相信了才有可能。許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先行動了,才會有機會在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航道。筆者建議未來想創業的朋友可以嘗試從以下三步驟開始。

  1. 盤點自身優勢與資源,並時時觀察市場趨勢,找到切入市場的角度。

  2. 幫助身邊有想法有能力的朋友。許多機會都是從幫助朋友開始。 

  3. 多多參加商務聚會及關注國內外新創展會動態及參展廠商。

 

結語

回顧人類的發展歷史,不管在哪一個時代,每一個產業的創新都是累積了許多創業者努力的成果。而一個產業的創新也常常會帶動週邊產業的進化,當然也會淘汰掉部分的傳統產業,但這就像是新陳代謝一樣,是無可避免的自然現象。

在未來這個情況也不會改變,愈來愈多的新型企業提供新型態的服務和商品,提供新的工作,取代傳統的服務,淘汰過時的產品,換掉過時的系統,遣散無法與時俱進的人力。

或許這段文字看起來非常無情,但我們回顧過去到現在,筆者學生時代從臺北的表哥那獲得的第一個電子商品 : 蘋果綠的BB-call,到現在汰舊換新了多少個消費性電子商品,這都在在証明進化是趨勢,改變是常態。身為創業者,只有不斷的學習進化,才有機會比別人更早一步,看見未來的商機。提早布局未來市場,你的新創就能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道路。

然而成功不是終點,它只是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記錄著每個成功者的來時路,讓後世的人們持續學習進化。它也是人類進步的軌跡,讓未來的創業者有跡可循,也提供了創業路上的養份和動力,期許未來的創業者們能夠少走一點冤枉路,並記取前人的經驗,不要一昧追求利益而迷失了方向。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記得當初為什麼而創業,莫忘初衷。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