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專區

【新創園地專欄-黃沛聲】創業綻放競賽全攻略,成功爭取300萬支持金的參賽指南

黃沛聲 | 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 Taiwan Global Angels (TGA) 共同創辦人
點閱次數:55

2025年8月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史上規模最大的創業競賽計畫—「創業綻放:創業大聯盟競賽」。此計畫規模前所未見,讓我聯想到《七龍珠》中,眾多高手齊聚「天下第一武道大會」的場景,引起各大新創社群的熱烈討論。計畫將選出100組獲獎團隊,前三名(總統獎)、前六名(院長獎)的1,000萬與600萬元獎金,其中91組「綻放獎」,每隊可獲得300萬的創業支持金。更重要的是這項計畫所提供的是「純補助獎金」,無需釋出股權,亦無需如SBIR的核銷審核,怎能不讓平常拮据的創業者興奮?

基於過去20年輔導新創、擔任創投法律顧問,以及新創競賽業師與評審的經驗,在此將分別從主題領域、評審偏好、撰寫策略、商業簡報、資金使用以及常見失分原因六個部分進行剖析,其中在「撰寫策略」上,會以本次競賽的「創投觀點」為核心,並依據評選的五大審查面向,包括解決方案、市場分析、商業模式、團隊潛力及財務規劃與管理,提供全面性的建議。

一、主題領域

在題材不限的情況下,選對主題是成功的一半,以下為較具入選優勢的題材:

1.前瞻科技(Future Engine):具突破性、前瞻性與深度技術,儘管尚未廣泛商用,但具高度顛覆潛力,如AI(人工智慧)、半導體、生醫科技、工業4.0及新能源等。

2.生活消費與應用(Lifestyle Driven):聚焦於成熟且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創新產品服務,如數位影音內容、教育或健康科技、餐飲新零售及App服務等。

3.永續與社會創新(Green & Sustainability):關注資源有效利用、碳管理、環境友善的創新應用,如綠能科技、循環經濟及農業科技等。

基於以上分析,團隊應結合自身優勢選擇「熱度」與「成熟度」適中的題材。例如:「AI+綠色能源」等跨域創新,既踩中科技趨勢又符合社會剛需。

二、評審偏好

評審通常擁有豐富投資或業界經驗,要贏得評審青睞,可參考以下幾個層面:

1.創投視角:評審以VC(創投)標準審查項目,尤其看重市場吸引力、商業可行性與成長潛力。

2.聚焦解決痛點與創新性:根據我的觀察,近年來評審越來越強調故事性和使命驅動,真正能解決痛點且創新的方案才會脫穎而出。

3.數據與證據驅動:在市場分析和財務預測部分,評審喜歡看到有理有據的數據支持,而非主觀臆測。

4.團隊背景與執行力:許多評審偏好經驗豐富且能互補的團隊。在創投眼中,「投資即投人」,一流團隊可以把二流點子做好,反之再好的點子給不了解市場的人做也難成功。

三、撰寫策略

參賽團隊需在商業計畫簡報中完整呈現五大面向,每個面向都是評分關鍵,必須有標的地準備。以下逐一說明各項指標的撰寫策略:

  • 評選指標一:解決方案

評分要求:聚焦市場痛點、產品/服務定位、創新性、核心競爭力以及競品比較。

撰寫策略:

✔開門見山指出具體痛點

✔簡潔有力的說明產品或服務如何解決痛點

✔列出競爭優勢與競品比較

✔務必強調產品的成熟度

  • 評選指標二:市場分析

評分要求:評估行業現況、目標市場規模、擴張性以及國際化潛力。

撰寫策略:

✔引用市場報告、數據分析產業發展,讓評審了解你的解決方案正是市場趨勢

✔以量化的方式點出市場規模

✔說明目標客戶,並以數據展現團隊深度理解客戶需求

✔競業分析,強調解決方案的差異化

✔描述未來市場的擴張計畫

  • 評選指標三:商業模式

評分要求:評估商業模式設計與可行性。

撰寫策略:

✔清楚交代獲利來源,證明商業模式已獲市場驗證

✔說明成本與利潤空間,讓評審知道何時達成收支平衡

✔以圖像化與簡單文字說明呈現商業模式

✔誠實說明商業模式的實際反饋,若不如預期,也請說明調整方向

  • 評選指標四:團隊潛力

評分要求:評估創業者經驗、團隊協作能力、執行力與決策力。

撰寫策略:

✔精簡且有重點的介紹團隊成員

✔除了個人專業外,也要說明如何分工與互補

✔以時間軸或清單展示團隊重要的里程碑

✔需提及是否有導師或其他有力的支持者,以及未來的招募計畫

  • 評選指標五:財務規劃與資金管理

評分要求:除了財務預測外,本競賽還需提出300萬元獎助金的規劃方案,並至少列出三項量化成果指標。

撰寫策略:

✔準備未來3至5年的財務預測

✔說明300萬運用計畫,明確指出用途、金額、順序與預期成果

✔製作時間軸列出未來12至18個月的階段性目標,列出各階段所需資金與來源

✔加入創投熟悉的量化指標或分析模型,如客戶經濟數據、損益平衡分析等

四、商業簡報

光有好內容還不夠,簡報結構與表現形式也會影響評審觀感。著名創投家蓋伊・川崎(Guy Kawasaki)曾在《募資簡報中,你只需要10張投影片》(The only 10 slides you need in a pitch)提出「10/20/30法則」——簡報只需要10張投影片,20分鐘內講完,且字體不能小於30pt,以下將從幾個面向提供實用的簡報策略:

1.簡報頁數與時間掌控:謹記「10/20/30法則」,若真的超過,也務必在20分鐘內結束,寧可留下更多時間與評審互動。

2.頁面結構與順序:故事流暢且要把亮點放在前面,建議可參考創業簡報的黃金順序:「標題/摘要→痛點→解決方案→商業模式→市場規模→競品分析→團隊介紹→財務與募資需求→計劃進度→結尾」。

3.視覺設計與易讀性:保持每頁一個主旨,謹記「10/20/30法則」,字體至少要30pt。

4.內容強調與演說技巧:可多著墨評審重視的部分,如痛點、市場前景等。

5.現場表現與時間管理:練習、練習、再練習!熟練到不用看稿也知道下一頁是什麼。

五、資金使用

本節將從評審角度進一步說明,如何提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資金運用計畫:

1.對準關鍵里程碑:優先將資源放在能驗證商業模式、打開市場等事項。

2.分段分層的資金配置:建議將300萬的用法分段敘述,並排出資金用途的重要性。

3.強調資金利用效率和配套資源:評審喜歡精打細算的團隊,亦可說明300萬與其他資源如何搭配運用。

4.以成果導向敘述:使用成果導向的措辭,而非僅列舉投入項目,舉例來說,你要說的是「我們投入100萬進行AI模型優化,預計模型精度提升至98%」等。

5.突出300萬帶來的里程碑躍升:可在最後做如下的總結:「有了這300萬支持,我們將在12個月內實現從Prototype到正式產品」。

六、常見失分原因

創業競賽中,許多優秀團隊常會因一些可避免的疏失而痛失高分,最後為各位歸納常見的失分原因,讓團隊在所有環節都能滴水不漏:

1.未對準評選指標:遺漏評審注意的重點,如只講技術,而忽略商業模式和財務計畫等。

2.數據或事實錯誤:簡報或計畫書出現錯誤數據或張冠李戴。

3.過度吹捧與不切實際:把未落實的合作說得斬釘截鐵,或誇大產品效果,這通常只會適得其反。

4.簡報冗長雜亂:簡報資訊過多且沒有組織,請謹記「商業簡報」的關鍵策略。

5.忽視評審提問與反饋:不正面回答評審提問,或甚至答不出來。

6.違反競賽規則:這是嚴重失分甚至失去資格的紅線,如團隊資格或文件格式不符,超過截止時間等。

7.心理素質和臨場狀況失誤:時間掌握不佳,講話結巴,或者技術問題手忙腳亂等,都會影響評審評價。

結語

創業是一場長跑,而創業競賽只是其中一座里程碑。這不僅是為了在競賽中勝出,也是為創業項目打下扎實基礎。評審最終挑選的,往往是那些真正做好創業準備的團隊,他們能切中痛點、方案創新且具可行性、團隊能征善戰、數據可信嚴謹及資金規劃明確等。希望以上建議能幫助團隊朝這個方向前進。在比賽當天,全力以赴、自信展示,讓評審感受到你們的潛力與決心。祝各位參賽順利,創業之路綻放光芒!

 

**創投律師 Bryan:https://bryan.law/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