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食譜食材外送新創Blue Apron完成IPO,但未來仍充滿挑戰

點閱次數:590

美國食材配送服務商Blue Apron於6月1日送交IPO申請,並於6月29日正式於紐約證交所公開上市,當天共售出三千萬股,獲得3億美元資金(約新台幣91.3億元),其公司市值目前約為18.9億美元 (約新台幣575.2億元)。然而在 IPO 的 12 小時前,Blue Apron 最終宣布他們的 IPO 發行價從原來的每股 15-17 美元降低至每股 10 美元。發行價的降低表示其估值降至 18.9 億,比最後一次融資時的 22 億估值還要低。

據路透社報導,知情者表示Blue Apron 之所以調低發行價,是因潛在的投資者並不認可每股 15-17 美元這個價格,並表示對亞馬遜收購 Whole Foods,以及 Blue Apron 的營銷成本和缺乏盈利能力表示擔憂。

Blue Apron 是美國最大的半成品食材公司,也是這個領域第一個上市的公司。商業模式為用戶自網站選擇自己想吃的菜以及人數,Blue Apron 購買原料、半加工、打包、送貨上門。用戶收到包裹之後,再按照 Blue Apron 所提供的食譜做菜。雖然做菜還是要花點時間,不過要比自己買菜、全程製作要快多了。另外, Blue Apron直接與農場合作,以求掌握食材的新鮮品質。

而 Blue Apron 的訂單增長以及收入增長表現不錯,其訂單數從 2015 年 3 月的 84.1 萬增加到今年 3 月的 427.3 萬,而營收則是從 2014 年的 7780.6 萬美元上升到去年的 7.95 億美元,訂閱用戶則由約21萬人成長至104萬人。但 Blue Apron 的營銷費用增長也相當快。由2014 年的1,396 萬美元大幅增長至2016年的 1.44 億美元,令 Blue Apron 成為半成品食材電商中最有名的公司之一,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市場營銷的費用卻已經占了公司營收的 25%。

除了營銷以外,物流的成本也不低。成立於 2012 年的 Blue Apron 至今還未盈利,去年虧損 5488.6 萬美元。不僅如此,Blue Apron 未來的盈利能力也存疑。專家估算約有 60% 的顧客在訂閱服務六個月後退訂,取消訂閱的誘因可能是訂閱費用,或是餐廳外送服務的成長,降低消費者自己煮菜的慾望。而專門分析准 IPO 公司的調研公司 Triton Research 的數據專家則表示,鑒於食物派送很複雜和顧客忠誠度低,目前還不清楚 Blue Apron 怎樣才能成為一家利潤率高的公司。

另外,除了維持消費者持續訂閱的意願,Blue Apron也面臨相當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美國有許多同質性的新創服務,此外,還得與餐廳外送、生鮮雜貨外送等服務競爭,亦面對專攻素食者,強調食材有機、非基改的業者,還必須抗衡原物料的波動、衛生監管,雖然人以食為天,從市場現況來看,難以保證Blue Apron的未來順遂成長。且從去年開始,美國半成品食材配送的市場開始萎縮,至少有6家相關業者在去年倒閉或重組,將都可能是Blue Apron即將面臨的挑戰。

參考來源:數位時代、鉅亨網、明報(周佳寧綜整)

原文標題:

食譜食材外送新創Blue Apron完成IPO,但下一步挑戰正要開始

Blue Apron 首日上市 股價原地踏步

美國最大半成品食材電商終於上市 但投資者都挺謹慎

生鮮食材配送服務Blue Apron正式申請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