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另開新視窗前往「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前往「Youtube」
登入
登入
電子報
語言
English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資料庫
新創生態概況
交易事件
新創企業
投資機構
研究專區
活動專區
海外落地專區
各國資訊
關鍵名單
關於我們
搜尋
搜尋
網站選單
搜尋
關閉選單
最新消息
資料庫
新創生態概況
交易事件
新創企業
投資機構
研究專區
活動專區
海外落地專區
各國資訊
關鍵名單
關於我們
另開新視窗前往「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前往「Youtube」
最新消息
:::
首頁
最新消息
關鍵字搜尋
搜尋
不拘
國內
國外
請選擇發佈時間
3個月內
6個月內
1年內
2年內
國內
國外
共享汽車在台正式上路! 在台灣能存活嗎?
2017/07/13
分享
臉書分享
Line 分享
Linkedin 分享
Mail 分享
點閱次數:868
共用汽車在中國的發展早於台灣,目前在中國的營運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有企業背景,所運營的汽車均為企業自有,為使用者提供配套的充電服務、預約服務等。另外一種是互聯網型企業運營,企業主要提供車輛租賃服務,集中調配有車一族且願意共用汽車來創收的車輛。然而自2015年上路以來,共用汽車整體而言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窘境,在中國時常與共用單車放在一起比較,一般認為,3公里內是單車市場,30公里以內是打車市場,20至100公里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50公里以上則是傳統長租市場。
但在使用體驗上,共用汽車用時長+里程數疊加的收費形式,整體租車金額會比計程車便宜30-40%左右。儘管價格便宜,但由於據點少、車輛少,分時租賃對用戶來說不如想像中便利。車輛數量少,一線城市停車位成本高居不下,再加上充電設備尚未完全覆蓋,目前一些汽車共用公司採用的是定點租還,使用者常常無法達到最終目的地,還需要借助地鐵、共用單車等「接力」。不僅如此,由於停車收費問題,不定點租還,難免會產生停車費,使用者在想要租車的地點找不到車,在能找得到車的地方卻要支付租車以外的停車費用,「隨地還車」和「隨地借車」並未真正實現,假使停車位置遠,也容易導致車輛閒置時間過長等問題。汽車原本不同於單車,投入成本就高,租賃費用主要則包括起步費、里程費、時間費、異地還車費以及不計免賠費等,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算,其日租收益遠低於運營成本。除此之外,監管問題難以把關、使用者權責問題難以界定,如以上問題無法妥善解決,共享汽車未必能確實緩解資源閒置、改善交通出行,因此在中國仍然被認定為賠本生意。
和中國不同的是,共享租車服務在六月才正式登台,Zipcar在全球擁有百萬會員、服務超過500個城市,之所以選擇台北做為前進亞太的第一站,是注意到台北符合發展共享汽車的三大要素:人口密度、大眾交通工具發達程度、和塞車、停車的情況,加上台北市擁有龐大機車騎士人口,換言之開車花費過高、停車位一位難求,顯示共享租車在台如能改善停車問題,有機會做為大眾交通的延伸、旅遊採買或是雨天的最佳替代方案。
在使用功能方面,Zipcar 於各國的規範都不盡相同,在台灣目前採用「甲地借甲地還」的站點服務,必須回到原點還車,和
Uber
類似私家計程車的共享模式不同,Zipcar 則是聚焦租車,Zipcar 暨 Avis 租車台灣董事長彭仕邦表示,Zipcar 在台灣與同一集團的 Avis 合作,合法提供租賃服務,保險與稅務完全遵照規範。但同地租還在便利性上是否打了折扣?隨地借車則尚未落實,共享租車在台北目前引起使用者興趣,接下來就要看能否有效運用公有停車場以及監管的能耐。
參考來源:INSIDE、數位時代、投資界(楊孟芯綜合整理)
原文標題:
我走了,你们随意!共享汽车的死穴这么明显,赔本的生意谁愿意做谁做吧!
Zipcar全球總裁馬西默:從台北的機車,我們看到共享汽車的潛力
【CONNECT TO CHANGE】50 年後台灣交通革命,共享車輛 Zipcar 破解「車輛共享」的重要性
深度解析:共享汽车会像共享单车一样火吗?